首頁>歷史>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曾經擁兵十萬,在反清復明的戰鬥中勢如破竹。他是一位戰鬥天才,在後來歸降清朝後,依舊被清政府以禮相待。歸降清朝廷後,他鎮守雲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土皇帝。雖然,在漢人的角度來講,他是一名千古罪人,但是,這並不能否認他出色的軍事才能。

他也曾經有過自己的王朝,在衡州稱帝,自立周王。聽筆者講到這裡,大家一定猜到了這個人是誰了吧,不錯,他就是平西王蘇三貴。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手握重兵的戰鬥天才,為何在最後卻一敗塗地了?吳三桂可以稱為一代梟雄,他可打下江山,卻不能坐擁打下的江山。

吳三桂自幼受父輩薰陶,很早就開始學習兵法知識。少年時期的吳三桂文武雙全,不僅擁有著過人的武藝,而且,在兵法造詣上也是遠勝同齡之人。自身條件過硬的吳三桂因為顯赫的身世,很快就隨父親進入軍隊中磨練。

與少年時期練武不同,戰爭中的刀光劍影讓吳三桂快速的成長起來。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期間,清兵根本無法入侵中原半步,吳三桂也因此被晉升為遼東總兵。崇禎十七年,吳三桂降清,後來,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戰中又擊敗了李自成,被封為了西平王。

這一時期的吳三桂十分逍遙自在,順治十六年吳三桂坐擁雲南,就像一位土皇帝一樣。之後,他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康熙元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然而,手握重兵的吳三桂並不甘心坐擁雲南,他渴望著更大的版圖。在康熙整治“三番”期間,吳三桂起兵造反,自立為帝,建立自己的政權。在這裡,筆者一直十分好奇一個問題,如果,吳三桂甘心偏安一隅,坐擁雲南不出兵北上,能不能安穩的度過一生呢?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意義,筆者不是吳三桂,吳三桂也並沒有這樣做,那麼,還是回到原來的問題,吳三桂究竟因為什麼而敗給康熙呢?以往史學界對三藩之亂眾說紛紜,或者認為它是一場“清廷與其‘老牌奴才’之間的‘大火併’”,或者,認為它是明清之際民族矛盾的繼續和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對三藩之亂再做一些分析和考察。

分析這個問題之前,筆者先對吳三桂的一生簡單的評價一二。根據歷史記載,吳三桂一生多次易主,並沒有堅持的去做任何一件事。從這個角度上分析,吳三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牆頭草。吳三桂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想要依附於其他勢力生存,可以說,吳三桂的這種做法就不是一位合格帝王的所作所為。

吳三桂沒有魄力,稱帝也是在康熙的逼迫下迫不得已而為之。從這個角度來看,吳三桂的失敗是從開始就註定的。拋開吳三桂個人性格的缺陷,筆者就當時局勢分析吳三桂敗給康熙的原因。吳三桂起兵造反肯定是有一定資本的,如果手中沒有相應的兵力支援,吳三桂絕對不敢升起造反的心思。然而,吳三桂雖然有著雄厚的兵力支援,但是,卻師出無名。

不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中,挑起戰火都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而反觀吳三桂,竟然打著“反清復明”的大旗起兵造反,這不是可笑至極嗎?在當時漢人的眼中,吳三桂就是一個漢奸,如果,當初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清軍想要江山易主可能還需要多費一些力氣。

而吳三桂放清軍入關的這件事,在百姓看來完全就是一個不可以原諒的錯誤。得民心者的天下,吳三桂不但師出無名,而且,還得不到百姓的一點擁戴,沒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就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並且,吳三桂沒有為帝者的政治魄力和決心。

在康熙宣佈整治三番的時期,吳三桂還妄想著作為一個牆頭草,希望康熙能根據自己提出的建議做一些妥協。然而,康熙的決定卻讓吳三桂大失所望,吳三桂低估了康熙的政治魄力,這也為吳三桂日後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再來看吳三桂當時攻打清朝時的情況,吳三桂擁有幾十萬的鐵騎,在攻打清軍時無往不利。驍勇善戰的吳三桂軍隊很快就將清朝的領土奪去大半。然而,吳三桂並沒有乘勝追擊,在打到長江流域的時候,吳三桂選擇了駐軍觀望,此時,吳三桂期望著康熙能夠因為自己的強大而妥協。

從吳三桂的這一舉動我們就可以看出,吳三桂是想要和康熙分江而治的,他並沒有想坐擁整個大清江山,這就是吳三桂政治魄力不足的表現。而康熙在吳三桂駐兵期間得到喘息,反過來攻打吳三桂,吳三桂由於後勤補給不足等原因,最終敗亡。

其實,從吳三桂多次易主就可以看出吳三桂最終的結果。吳三桂是一位梟雄,善於帶兵打仗,爭奪領土。然而,缺少政治手腕的吳三桂卻不會經營江山。

雖然,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贏得了不少漢人和對滿清朝廷心懷不滿的人支援,得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席捲長江以南地區,但是,由於他曾經親手引清軍入關,親手殺害永曆帝,實乃無以自圓,所以,並未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

再加上,其根本目的在於搞分裂割據,起事諸將皆為其朋黨,吳三桂一死,登時土崩瓦解。所以,吳三桂的敗亡早已註定了。

參考資料:

『《三藩之亂》、《平西王吳三桂傳》』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