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01

劉基,字伯溫,是明代歷史裡比較出圈的人物,即使不熟悉明代歷史的人也知道他的名字。

劉伯溫之所以這麼出圈,全在於他的一項稀缺技能——懂天文。在古代人眼中,懂天文的人可以解讀上天的旨意,未卜先知。

而劉伯溫不僅懂天文,還曉兵法,二者結合在一起,在古代軍事領域簡直跟開掛了一樣,為朱元璋出謀劃策,無往不勝。

所以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是智計百出,料事如神的大預言家,甚至朱元璋的天下全靠劉伯溫的計謀才打下來的。

要知道,上一個擁有同樣“神力”的人還是三國時候的諸葛亮,這隔了一千多年才出現第二個,能不被人追捧嗎?

民間有諺語云: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但是,這樣一個被捧上神壇的人,是否真的樁樁件件料事如神,沒出過差錯?是否真的不食人間煙火?是否真的在萬人敬仰中愉快地度過一生?

答案,是否定的。

02

劉伯溫被神化要從一篇《誠意伯劉公行狀》說起。

這是一篇為劉伯溫寫的傳記,裡面提到了劉大預言家對未來天子的預測。

說劉伯溫曾與三五好友同遊西湖,見西北方向有異樣形狀的雲,眾人都以為是吉祥之兆,紛紛賦詩唱和,只有劉伯溫不屑一顧。

平日裡最愛賦詩的人,今天竟然一語不發,實在不正常。只聽劉伯溫解釋道:“這是天子之氣,方向上應該落在金陵,十年之後必有王者出現,到時我要去輔佐他。“

嘗遊西湖,有異雲起西北,光映湖水中。時魯道原、宇文公諒諸同遊者,皆以為慶雲,將分韻賦詩。公獨縱飲不顧,乃大言曰:“此天子氣也,應在金陵,十年後有王者起其下,我當輔之。”

看,大預言家多厲害!

這篇傳記的作者叫黃紀善,與劉伯溫的兩個兒子是好友,作於洪武十六年,劉伯溫剛去世八年。無論從時間上還是人物關係上,作者說的都像是真的。

但事實上,劉伯溫不僅曾幫元朝打擊過反元勢力,甚至根本沒看上元末這些農民起義軍。要不然也不會等到自己都50歲高齡了,農民起義已經持續了八九年,才去輔佐朱元璋。

換句話說,劉伯溫出山輔佐朱元璋實際上是被迫的。

現在把時間調整到元至大四年,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劉伯溫前半生的人生軌跡。

劉伯溫出生於書香世家。祖上劉延慶是北宋鎮海軍節度使,劉光世是南宋太師,封楊國公,父祖也是文化程度很高的讀書人。

這樣好的基因傳到劉伯溫這兒更加出類拔萃。劉伯溫小時候就有“神童”的稱號,晦澀難懂的《春秋》,他看兩遍就能背下來,瞭解其意,教過他的老師都說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如何才能成大器?

考科舉,入朝為官!這是古代讀書人出人頭地成大器的唯一途徑。

儘管當時的元政府並不咋地,政治混亂,漢人飽受欺凌,但沒辦法,你如果想有所作為,只能效忠元政府。

年少時的劉伯溫對元政府的統治感受並不深。劉伯溫的家鄉在浙江青田縣南田山的武陽村,南田是個好地方,《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說:“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劉伯溫自己也曾作詩描繪過自己的家鄉: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所以跟小時候吃不上飯,沒讀過書的朱元璋相比,劉伯溫的生活環境是相當好了,又這麼聰明,不考科舉追求一下前途就可惜了。

23歲這年,劉伯溫與眾多讀書人一樣,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入京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舉考中進士,正式踏入社會。

讀書考試靠智商,做官升遷靠的就是情商了。

劉伯溫的情商很不行,劉伯溫做官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倒是為老百姓做不少好事,但同時也得罪了不少人。

劉伯溫第一份工作是江西高安縣丞,把地方土豪劣紳得罪個遍,不斷遭人陷害,幸虧得長官信任,才倖免於難,幹了五年,沒升官辭職回家。

第二份工作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不到一年,因檢舉監察御史,又得罪了上邊,只好辭職。

之後數年,劉伯溫閒居杭州,正好有時間觀觀天象,預言未來,於是就編出了那個天子氣的預言。

不過,那個預言之所以打臉,是因為沒過多久,劉伯溫又接受了元朝政府的起用,這次是做江浙省元帥府都事,負責平定海盜方國珍。

這個方國珍是元末第一個農民起義軍領導者,比劉福通、徐壽輝、郭子興等人早了三四年。

而且這個方國珍是屬不倒翁的,元政府來鎮壓他,他打不過就請降,投降沒幾天又反了,反反覆覆的。

當時劉伯溫就認為,方國珍是第一個反元的,又這樣反反覆覆,理應誅殺,以儆效尤。所以當方國珍在劉伯溫這兒沒討到什麼便宜時,又故技重施,賄賂劉伯溫請求投降,遭到劉伯溫斷然拒絕。

可以看出,此次出山的劉伯溫還是真心實意地幫元政府做事的,可是,元政府並不買賬。

方國珍見在劉伯溫這兒說不通,乾脆走水路上京師大都一通賄賂,最終元政府同意再次招安方國珍,同時還指責劉伯溫擅作威福,劉伯溫一氣之下再次辭官。

三年後,不死心的劉伯溫再次接受元政府的任命,出任江浙行省樞密院經歷,守處州。不久,又升任行省郎中。然而劉伯溫雖然守土有功,但因前次方國珍事件,朝廷的人故意抹去劉伯溫功勞,故只升劉伯溫為處州路總管府判。

劉伯溫在官場混跡二十多年,最後只得了個正六品的府判,這個一次次讓他抱有期望的元政府徹底讓他失望了,這次他決定徹底辭官回鄉了。

這一年,劉伯溫已經46歲了。古人講究“立功、立言、立德”,在官場四起四落的劉伯溫覺得立功已不可能了,回鄉後便專心著書。

不過,劉伯溫的家鄉青田縣歸屬於處州,雖然還是元政府管轄,但卻並不太平,處州東面是方國珍,北面是張士誠,西面是朱元璋,都在互相爭地盤。

劉伯溫雖然不願意再效忠元政府,卻也沒選擇任何一方起義軍勢力,反而在亂世中組織鄉人自保,只求家鄉安寧。

可是,亂世中想尋求安寧是奢侈的。終於在至正十九年十一月, 朱元璋攻下處州,劉伯溫的安寧沒有了。

劉伯溫聲名在外,朱元璋自然要請他出山相助,即便如此,劉伯溫仍然沒有算出朱元璋是未來的天下之主,推脫不願出山。

或許是劉伯溫覺得在亂世中,很難置身於外,而朱元璋又是相對最靠譜的那個;又或許是朱元璋派去請他出山的使者孫炎,一番壯志豪情的言論再次激起了劉伯溫想建功立業的渴望。最終,劉伯溫同意出山輔佐朱元璋。

不管怎麼說,劉伯溫輔佐朱元璋是半逼半就促成的。

明代學者王世貞就說: “ 元朝不用劉基, 等於是將劉基送給了太祖朱元璋。”或者說,元政府如果重用劉伯溫,他一定會選擇效忠元朝。

03

說完劉伯溫的假預言,來說說劉伯溫觀天象的真本事。

劉伯溫的確是天文地理的愛好者,也十分精通,但這並不等同於可以預測到些什麼。

古代的天文學應用,最重要的就是總結、修訂曆法,古時候的歷法是很重要的,農業活動的開展是依照二十四節氣規劃的。

所以,朱元璋稱吳王的第一年,劉伯溫便呈上了《戊申大統歷》,這是應用天文學知識幹得最靠譜的一件事。

至於其他的夜觀天象,當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古代時人們透過觀察、總結經驗,概括出的一些規律,但要是非要和天災人禍結合起來,就有人為利用的因素了。而且這種預測也是有機率的,並不作準。

劉伯溫觀天象就有不準的時候,兩次。

一次是劉伯溫還是元臣在杭州時,雖然沒有觀測出天子氣,但也確實夜觀天象。

在《和王文明》絕句中,劉伯溫寫道:“夜涼月白西湖水,坐看三臺上將星。”

古代觀天象看的三臺,三臺分上臺、中臺、下臺。上臺指的是司命,主壽,其上星護助天子。

所以劉伯溫觀的三臺上將星,實際上是站在元朝的角度看是否有將星護助天子,再一次證明了天子氣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第二次是朱元璋已經登基了,任命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劉伯溫再次發揮他剛正不阿,嚴肅執法的勁頭。有個叫李彬的是宰相李善長的人,犯了事,劉伯溫沒管那個,堅決要求處死李彬,結果得罪了李善長。

行刑那天正好趕上朝廷在祈雨,李善長的人就藉機說劉伯溫不敬上天,果然老天爺也沒下雨。

在天象方面,朱元璋當然更願意想象劉伯溫的話,就問劉伯溫這大旱的天氣怎麼才能下雨啊?

劉伯溫上奏說:“士卒亡故者,他們的妻子全部遷往他營居住,共有數萬人,致使陰氣鬱結。工匠死後,腐屍骨骸暴露在外,將投降的吳軍將吏都編入軍戶,便足以協調陰陽之氣。”

朱元璋便信了他。

結果事辦妥了,過了十天,還是沒下雨,朱元璋就怒了,劉伯溫一看又得罪了好多人,便請辭返鄉,朱元璋也沒挽留。

事實上,劉伯溫大概覺得已經這麼多沒下雨了,再等十天也該下了吧,什麼協調陰陽之氣,只是他想妥善安置那些軍戶工匠們的藉口罷了。

04

如前所述,我們已經知道劉伯溫並沒有什麼預言家的神通,前半生裡也和普通人一樣為了自己的前途起起伏伏。

既然是普通人,就有生老病死,最後,我們來看看劉伯溫的身體健康狀況。

大概擁有非一般才華的人同時也要失去些什麼,才高八斗的劉伯溫可以說是百病纏身,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

雖然古代並不知道具體的一些病症,但是可以從劉伯溫的詩文中推斷一二。

首先劉伯溫的肝很不好。

劉伯溫在《送龍門仙子入仙華辭( 並序) 》一文中說: “ 予弱冠嬰疾, 習懶不能事, 嘗愛老氏清靜, 亦欲作道士, 未遂。”

古代男子20歲稱弱冠,一個20歲的大小夥子,正是血氣方剛,意氣風發的時候,況且劉伯溫又是有大志的人,但他的描述卻說自己懶得動,甚至想做道士,只能說明這是生理反應,不是精神狀態的懶散。

不止這一處,劉伯溫多次提到自己“ 筋懶肉緩, 體倦志怠”、“形神枯瘁, 精氣消鑠”、“ 發言遲滯, 舉趾侷促” 。可見這種狀態是時刻伴隨著他存在的。

另外,劉伯溫喜歡吃蔬菜,很少吃肥肉。“ 蔬菜可以飽, 肥甘乃鋒刃。”

而肝炎的主要症狀就是疲乏無力、懶言少動, 下肢酸困不適,而且食慾不振、厭油、噁心、嘔吐及腹脹等。

基本與劉伯溫的描述相符。

這種肝炎慢慢發展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之後,肝臟會有出血現象。後面劉伯溫的確發病表現出來了。

還記得前面提到,劉伯溫平定方國珍時一片真心實意提醒元政府要誅殺方國珍,以防後患,卻遭元政府指責,一氣之下辭官,辭官之後的劉伯溫還被羈管在紹興。

我們知道“怒傷肝”,有肝病的人最忌生氣,劉伯溫這次遭遇對他傷害很大,以致於每次想起都很氣憤。有一次竟然“公發憤慟哭, 嘔血數升, 欲自殺, 家人葉性等力沮之。”

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咳嗽兩聲一捂嘴,就是一口血,這種叫做咳血,是肺或者氣管出血,所以量不是很多。劉伯溫是嘔血數升,就是來自與消化道相關疾病導致的,與肝硬化對得上。

肝硬化發展到後期就是肝癌了。所以劉伯溫最後很可能是死於肝癌,史料記載的劉伯溫最後“有物積腹中如卷石”,這個很可能是腫瘤,而並非是後人所說是胡惟庸給他下的“蠱”。

除了肝病,劉伯溫還得過中風,只是小中風。

劉基在《送宋仲珩還金華序》說自己“ 左手頑不掉,耳聵,足跟踔不能趨”。意思是左手麻木不能動,耳朵聽不清,走路踉蹌,不能跑動。到後面還出現了視力減退,期盼 “ 天公若復可憐生, 乞與寸光分粟菽” 。這些都是小中風的症狀。

最後劉伯溫還有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症的表現就是失眠。從劉伯溫的詩中可以看出,劉伯溫經常睡不著覺。

天冷時睡不著:“桂花吹冷眠不成”、“水妃骨冷不能眠”、“無酒可飲, 寒不能眠。枯腸飢鳴, 百慮交煎”

征戰時睡不著:“枕戈不能眠”、“聽盡殘鍾成不寐, 那無飛羽入玄間”、

惆悵時睡不著:“都來肺腑作愁城。惟覺寐難成。”

有病時睡不著:“人生一世邯鄲夢, 老病無眠夢亦稀。”

有時候失眠是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不寐坐聽雞唱盡”、“ 起坐待天明”。

可見劉伯溫的抑鬱症不輕。

這主要還是跟劉伯溫的境遇相關。前半生空有一身才華,無處施展,自己又想不開,否則也不會在紹興羈管期間,想要自殺。

後來好不容易碰到明主,施展了才華,建立了功勳。但自己剛正不阿的性格依舊在官場上吃虧,濟世之心又讓他不能瀟灑的隱居田園,加上朱元璋又是一個猜忌的君主,自己有功高蓋主之嫌,讓劉伯溫享受晚年生活都成了一種奢望,只能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強顏歡笑,這讓劉伯溫如何能不抑鬱。

05

洪武八年,劉伯溫病逝,享年65歲。

劉伯溫可能也沒想到,他死後會不斷被抬升到神壇的高度。劉伯溫為明朝所作功績不可否認,他的軍事成就、文學素養也首屈一指,只是除了這些之外,他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我的父親焦裕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