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這個被稱為大唐第一公主的女人,這個在大唐最受寵愛的女人,她的第一次婚姻卻以悲劇結束。恩愛的夫妻,一轉眼卻陰陽兩隔,她的馬薛紹莫名其妙地以謀反的罪名,被她的母親武則天判了死刑,而她很快又走上了再嫁之路。七年的相知相愛,卻在頃刻之間灰飛煙滅。那麼,這段婚姻悲劇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從小長得乖巧可愛,像極了武則天小時候的樣子,父母兄長都非常喜歡她。因為武則天生下的第一個女兒已經早,所以,她把對那個女兒的愛,都給了太平太平公主極受寵愛,被稱為“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
太平公主八歲的時候,武則天為了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讓女兒代替她出家為女道士。太平,就是她的道號。雖然言稱出家,但是她卻一直住在宮中。直到她長到16歲,吐蕃向大唐求婚,要求迎娶高宗的女兒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則天可不想讓愛女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再三為難之中,想了一個法子。武則天派人修了一座道觀,取名太平觀,讓太平公主人住。以此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吐蕃,告訴他們,太平公主已經入道。
慢慢的,太平公主長大了。情竇初開的太平,開始有了心事。然而,高宗和武則天一直把她當孩子看待,並沒把公主出嫁的事情提到日程上來。太平不見父母對自己的婚事進行張羅,心裡不悅,卻又不好明說,就決定暗示一下父母。有一天,她身穿紫衫、腰圍玉帶、頭戴皁羅折上巾、身上佩戴著邊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飾物出現在父母面前。太平公主這身打扮,不但是男裝,而且還全副武裝。她在父母面前載歌載舞,逗得父母哈哈大笑。武后對她說:“女子不可以當武官的,你幹嗎打扮成這樣?”太平公主立刻介面說:“那這身服飾用來賜給駙馬,還是不錯的吧?李治和武則天一愣忽然明白過來,懂得了寶貝女兒的心思:女兒長大了,想嫁人了。於是,駙馬的遴選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挑選,駙馬終於被選了出來。他就是高宗的親外甥——薛紹。薛紹出身高貴,他的母親是城陽公主,這個公主可不是普通公主,而是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長孫皇后生過四個女兒,一個早天,其他兩個都嫁給了長孫家。而薛紹本人也是儀表堂堂,文武全才。太平公主對於這個笑起來的時候宛如“春天裡最亮麗的一束Sunny”的駙馬相當滿意,於是,婚期如約而至。
永隆二年(681年),太平公主嫁給了自己的表哥、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萬年縣的縣衙舉行。長安城非常大,被分為了兩個縣管理,一個長安縣,管西半城;一個萬年縣,管東半城。萬年縣的縣衙在陽宣坊,位於東市以東,平康里以南。而太平公主的府邸就在平康里。這個地方,也正是長安城最繁華的中心送親的隊伍是如此龐大,以至於萬年縣衙的大門都嫌太窄,通行不便。主辦官員都打算拆除大門。高宗說,這個門還是宇文愷(長安城的設計者)親自設計的,不要毀了,還是拆牆吧。於是,威嚴的萬年縣衙的大牆就被推倒了一整面。晚上親迎公主的時候,從興安門(長安城東北部)到萬年縣衙,一路上都燃滿了巨大的火燭,燒得通紅如晝。這大火甚至把路邊的槐樹全都給燒焦了。
婚禮過後,公主和薛紹倒是情投意合。在七年的婚姻中,太平公主和薛紹相親相愛,在愛情的薰陶下,太平完全沒有公主的霸氣,她甘願為自己愛的這個男人生兒育女,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七年的時間裡,太平公主為薛紹生了二男二女。然而,幸福的日子,漸近尾聲。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姻僅僅持續了七年。
當時,為了給武則天的改朝換代作輿論宣傳,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偽造了一塊帶有“聖母臨人,水昌帝業”字樣的石頭,謊稱是從洛水打撈出來的,並說這代表著上天降下的祥瑞,派人獻給了武則天根據當時的觀點,“河出圖,洛出書”,這可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重要標誌,屬於國家一級祥瑞。這杜撰出來的祥瑞正合武則天的意,她立刻決定,大張旗鼓地操辦這件事,讓臣民們都知道,她當皇帝可是天意!怎麼操辦呢?她把這塊石頭命名為“天授寶圖”,同時宣佈在十二月的時候要親臨洛水,舉行受圖大典,並在明堂裡接受百官朝賀。為了辦好這件盛事,她詔令各州的都督刺史以及李唐宗室都在典禮舉行之前的十天,必須到洛陽集合!
這道詔令一出來,誰反應最強烈呢?李唐宗室。他們首先坐不住了,他們覺得,太后用意不善啊。唐高宗死後,武則天廢了一個皇帝,軟禁了一個皇帝,殺了一個顧命大臣,現在又搞自我封神運動,這一系列活動的含義太明顯了,傻瓜都明白她的真實目的是想要改朝換代,何況是在政治旋渦中摸爬滾打的李唐皇室呢。現在,武則天又讓他們到洛陽集合,李唐宗室認為這恐怕是想要趁機把他們一網打盡。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他們之中,有人就開始暗中運作。
這密謀造反的人裡面,有琅琊王李衝。薛紹的哥哥薛與李衝交情很深。李衝將舉兵討伐武后的行動計劃寫信告訴薛,希望他參加,共舉大業,匡扶唐室。薛出於對武氏篡國的義憤,積極打造兵器,招募士兵,準備起事。然而,李衝起兵不久後便失敗了。這件事情因此牽連到駙馬薛紹。
薛凱參與謀反,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在太平公主和薛紹成親前,武則天本來對太平公主的婚事相當滿意。可是,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時候,武則天忽然發現一個問題:薛紹的兩個嫂子成氏和蕭氏,不是大族出身。於是,武則天馬上發難了,找到薛家說,這兩個沒有身份的女人怎麼配和我的女兒做娌,不如把她們了。幸好,這時有人出來說,薛凱的太太,出生於江南貴族蘭陵蕭氏,也是大族,而且祖上也和皇室聯姻過,是老親了。薛紹的兩個嫂子這才逃過一劫。這樣一來,薛一家差點被武則天弄得妻離子散也許,薛從那時開始,心裡對武則天就有了一些恨意。現在宗室聯合造反,薛在群情激憤下積極響應,並不奇怪。
武則天下令將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還懷著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她向母親百般請求,苦苦求她寬薛紹,然而,武則天並沒有被女兒的眼淚打動,她有自己的打算。薛紹在監獄被餓死,僅僅被留了個全屍。
太平的悲痛難以言語。在薛紹的靈前,她還能清晰地回憶起她和他初見時候的心動。那個如此明亮的面孔他剛毅面頰上徐徐綻放的柔和笑容,讓太平在青春歲月裡孕育的對於異性的嚮往,第一次有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形象。那個時候的她,目瞪口呆,彷彿面對的是整個幽深的男人世界。而就是這個男人,最後竟然成了她的丈夫。太平幸福得快要落淚了。
然而,此刻,那個曾給她如許溫暖的男人,卻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棺材裡面。她摸摸自己的腹部,那裡面還有他的一個孩子呢。這個時候的太平,眼淚已經流盡。那個時候的太平公主還是個嬌弱的女人,母親的遺傳給她的強勢,還沒有完全凸顯。而母親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封戶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其實,太平公主也不過是母親手中的一顆棋子,可以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目的無非是為她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當初太平公主嫁給薛紹,是因為他的母親是唐高宗的姐姐,這門婚事的意義在於鞏固李唐江山。而現在,武則天要改李唐為武周,需要加強武家的力量,這時候太平公主要承擔新的政治使命,所以薛紹必須讓位。
新的女婿人選,據說武則天一開始考慮武承嗣,武承嗣是武家的領袖人物,曾經積極謀求武周朝太子的位置。如果這個婚姻實現,說不定武承嗣就真成了太子。不過,可能是因為武承嗣生病也可能是因為太平公主看不上他,這事沒成。武則天選了另外一個武家子弟——武攸暨。
武攸暨是武則天的伯父武士讓的孫子,此人性格比較謙和退讓。雖然身處政治中心,卻未見有任何政治活動,做的官也都是清閒官。武則天曾經要封他為定王,但他堅決推辭了。可以說,相比其他熱衷於權力爭奪的武家子弟,武攸暨是個異數他在太平公主最後失敗之前一年去世,他的一生,可謂波瀾不驚。
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是以殺戮開場的。武則天將武攸暨原來的妻子毒死,然後把太平公主嫁給了他。這個新的家庭組合,看似富貴榮華無比,背後卻有著兩條鮮活的人命做代價。其實,他們都明白這樁婚姻的實質,因此,倒也相安無事。太平公主失去薛紹以後,她逐漸明白了作為公主,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她逃脫不了政治。
那個陶醉在深閨愛情的太平公主消失了,一個熱衷政治、沉迷色慾的太平公主,從此出現在大唐的歷史舞臺上。從選擇第二個丈夫開始,太平公主就積極投身到政治運動中,積極投身於母親武則天的麾下。
雖然是武家的媳婦,然而,太平公主在政治上是支援李家的。神龍元年(705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退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後來被中宗李顯封為“鎮國太平公主”。
唐中宗復位之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受到中宗的尊重,中宗曾特地下詔,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
在中宗在位期間,韋后與安樂公主想要謀取皇權,她們誰都不怕,就是怕太平公主。
景龍三年(709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謀反。安樂公主與宗楚客想趁機陷害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便向中宗誣告他們與太子同謀。這個時候,主審官御史中丞蕭至忠流著眼淚對中宗進諫:“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太平公主與李旦在蕭至忠的力諫之下,才倖免於難。但是,從此,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的敵對越來越明顯。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后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后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同年七月,太平公主派她和薛紹的兒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后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為唐睿宗。
李旦當上了皇帝,對這個妹妹感激涕零,不但大加封賞(連她的三個兒子都一律成了郡王),而且許多政事都要由太平公主來參與決策。從此,太平公主越發權傾朝野。
後來甚至出現這種局面:每當宰相有事要請皇帝蓋印頒行時,李旦只問宰相:“跟太平商量過沒有?”如果商量過了,就再問一句:“跟三郎(太子李隆基)商量過沒有?”如果也商量過了,李旦連看都不看,便取出玉璽,一蓋了事。
慢慢地,太平公主的權力慾望開始增長她開始想擁有母親那樣號令天下的權力。因此,也漸漸和太子李隆基互不相容。
太平公主受不了李隆基過於英明的表現,決定廢了這個侄兒,還策劃讓宮女元氏在李隆基的補品裡下毒。
她還直接對哥哥說,希望哥哥把李隆基廢掉。但是,廢立太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李隆基的親信大臣們都強烈抵制,甚至要求睿宗李旦放逐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怒不可遏,跑到太子府裡,當面斥罵了李隆基。李隆基只好賠罪道歉,並將自己的親信姚崇、宋景貶謫。
睿宗李旦對這種雞犬不寧的情形感到疲憊厭倦,於是想要傳位給太子,自己去當清靜的太上皇。
這個決定自然讓太平公主難以接受。她開始祕密準備,想要謀反。當初與李隆基共同起兵的薛崇簡對母親的所作所為深感不安,力勸她放棄謀反的計劃。太平公主見兒子不聽話,怒火中燒,常常打罵他。但是太平公主的起兵計劃,卻因丈夫武攸暨逝世而耽擱了下來。先天二年(713年),得到太平想要謀反訊息的李隆基突然出兵,擒獲了太平公主的親信及家人。太平公主逃入深山,請求侄兒放自己一條生路。太上皇李旦也為妹妹向兒子求情。
但是李隆基不為所動,將太平公主賜死在公主府裡。她的兒女只有薛崇簡一家被饒過。這一年,太平公主大約五十出頭。
太平公主的一生,並不太平。她的容貌、性格酷似其母,才智、能力不遜其母,而她的母親武則天能夠度盡劫波,最終榮登帝位,盡享九五之尊,死後也能安葬乾陵。而她,卻連安享太平也未能做到。不管曾經如何叱吒風雲,最終,她卻只能以三尺白綾結束性命。
這真是一個令人駐足神往又令人扼腕嘆息的紅裝時代。太平離去以後,李隆基即位,唐朝又迎來“開元盛世”的短暫“太平”!
太平公主的前半生,因為有著溫暖的愛情,權力於她,倒沒有太多的吸引力。然而,當薛紹從她的生命離開以後,她開始不遺餘力地攫取權力。似乎只有擁有了至高的權力,她才能更加心安。當初沒有辦法留下薛紹的性命,讓她漸漸明白權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她的後半生,她逐漸把自己推上權力爭奪的道路,並且樂此不疲。
終其一生,她都在尋找愛情和權力的平衡,卻在最後才明白,原來,她一生的愛情,早已死在薛紹離開之前她放不開命運牽定的愛情,也註定生命悽豔的艱辛!而最終,那早的愛情卻只能在殘酷的鬥爭中,遠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