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縱觀歷史,任何一個王朝的更替都離不開戰爭,崛起於我國東北地區的清朝也不例外。明末天下大亂,李自成攻入京師,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吳三桂降清與清軍一同擊敗李自成以及其他抗清勢力。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國祚296年。清朝在近三百年時間裡,從興盛到衰落,發生過無數次戰爭,有些戰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平定三藩之亂

這場戰爭發生在1673年—1681年,持續8年時間。清初,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助清滅明被封王,分別鎮守雲南、廣東、福建,三藩王擁兵自重,成尾大不掉。受康熙的削藩之舉刺激,三藩起兵反叛。叛軍很快就佔據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川、湖南、福建等省,席捲近大半個中國,讓朝廷焦頭爛額。康熙透過分化瓦解三藩,各個擊破,最終用了八年時間才平息叛亂,避免了國家出現分裂。

二、統一臺灣之戰

這場戰爭發生於1681年-1683年,持續兩年時間,此戰的重要意義自然無需多言。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入我國臺灣島,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攻上臺灣島,趕跑了侵略者,收復了臺灣,設定府縣進行管理。鄭成功去世後,參與三藩之亂的鄭經退守臺灣。

1683年,施琅受命率水師三萬進軍臺灣,奪下澎湖列島後,鄭氏集團見大勢已去,投降清朝,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朝廷設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三、雅克薩之戰

這場戰爭發生在1685年—1688年。沙皇俄國為了得到出海口四處擴張,沙俄侵略者侵入我東北地區。康熙皇帝兩次下令對沙俄入侵者予以痛擊,收復了雅克薩,遏制了沙俄進一步南侵的勢頭,對維護領土有積極意義。

雅克薩之戰清朝是勝利方,但由於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反叛,為避免兩線作戰,清朝被迫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未能在東北加強防禦部署,給沙俄在晚清時侵吞我東北大片領土留下了隱患。

四、平定準噶爾之戰

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從1690年至1757年,用時約67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付出了不少心血。

清朝雖然取代明朝,但是盤踞在我國新疆地區的準噶爾勢力對初生的清朝威脅最大。為了消除這個威脅,康熙、雍正、乾隆爺孫三代從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開始,就不斷地同準噶爾勢力作鬥爭,發動昭莫多之戰、安定西藏之戰等一系列的戰爭,最終消滅了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噶爾丹策零、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等為代表的準噶爾勢力,將新疆地區納入掌控。

五、平定青海之戰

這場戰爭發生於1723年-1724年,青海和碩特部固始汗及其子達什巴圖爾均接受清廷冊封,表示臣服,但是羅卜藏丹津(達什巴圖爾之子)繼位後,不願意受清朝統治,鼓動青海和碩特各部反清,妄想獨霸青藏高原。

雍正皇帝派年羹堯率軍2萬擊潰叛軍,羅卜藏丹津在嶽鍾琪長途追擊下,逃入新疆,投奔準噶爾部,青海反叛勢力被平定,清朝在青藏高原的統治得到加強。

六、平定新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之戰

清朝時,新疆天山南路的大致範圍為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帕米爾高原以東的南疆地區。在準噶爾部勢大的時候,大小和卓被準噶爾軟禁在伊犁。清朝平定準噶爾達瓦齊叛亂後,釋放了大小和卓,並護送大和卓返回葉爾羌(今新疆莎車),統領舊部。

小和卓霍集佔留在伊犁,但他野心比較大,阿睦爾撒納叛亂時,他也趁機起事,返回葉爾羌,於1757年自立為巴圖爾汗,公開反叛清朝。1758年-1759年,乾隆皇帝派軍平叛,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使新疆重歸平靜。

七、反擊廓爾喀入侵西藏

這場戰爭發生在1788年-1792年,歷時4年。我國西南方向的鄰居尼泊爾,在清朝時處於廓爾喀王朝的統治下。廓爾喀野心不小,不滿足於現有的疆土,積極對外擴張,覬覦清朝西藏地區。

乾隆皇帝兩次派兵對入侵西藏的廓爾喀進行反擊,差點打到廓爾喀首都加德滿都,廓爾喀投降,成為清朝的附庸。如果不是後來被英國人搶了去,說不定現在尼泊爾也是我們的一部分了。

清初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開拓進取,對內平叛也有對外抗擊侵略,維護了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不過,之後的戰爭則發生在清朝衰落期,讓大清王朝一步步跌入深淵。

八、第一次鴉片戰爭

19世紀上半葉,英帝國主義將大批鴉片輸入中國,使中國大量財富外流,對中國人造成巨大傷害。在道光皇帝授命下,1838年林則徐虎門銷煙,觸動了英在華利益。英國派遠征軍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清王朝抵擋不住英軍進攻,被簽訂《南京條約》,割地賠款。

九、太平天國運動

鴉片戰爭後,清廷為支付戰爭賠款,橫徵暴斂,民怨沸騰。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由於太平天國內訌和侷限性,後被清廷勾結外國侵略者殘酷鎮壓。1872年,翼王石達開餘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太平天國運動消散在歷史中。

十、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嚐到甜頭,列強紛紛而來。英、法為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太平天國運動之際,在俄、美支援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掠奪併火燒圓明園。沙俄出兵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廷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清朝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不平等條約。

十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十九世紀中後期,英國和俄國在中亞地區加強殖民,覬覦我國新疆地區的領土。1865年,英國支援中亞浩罕國首領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南部,建立偽政權,蠶食天山南北地區,實行殖民統治。沙俄也於1871年,藉口邊境安全問題,出兵佔領伊犁地區,新疆面臨被英俄列強侵吞的危險。

1875年,清廷任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收復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軍西征新疆地區,歷時約兩年,殲滅阿古柏侵略軍,收復除了被沙俄侵佔的伊犁地區外新疆其他地區。左宗棠積極準備進軍伊犁,並抬棺行軍以示收復伊犁的決心。沙俄迫於壓力,1881年2月24日同清朝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沙俄勢力撤出,新疆回到祖國懷抱。

十二、中日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增強,開始對外擴張,大清國成為其侵略的目標。此時的中國經過洋務運動,軍事實力有了起色,建立北洋水師,但朝廷腐敗,軍隊士氣低落,紀律鬆弛,外強中乾。1894年,日本襲擊北洋艦隊,挑起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在日本海陸兩軍夾擊下全軍覆沒。1895年,清廷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等大片領土,賠償白銀兩億三千萬兩等等,進一步刺激日本的野心,導致後來的日寇侵華。

十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兩次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列強視清朝為肥羊,隨便宰割,透過各種不平等條約進行壓榨。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民族意識逐漸覺醒。1899年,掀起反帝國主義運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義和團(也叫義和拳)運動,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

1900年,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奧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隊對中國進行武裝侵略。北京城淪陷,八國聯軍到處殺人放火、四處搶掠!偷竊和搶掠的珍寶不計其數!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八國聯軍侵華,慈禧逃往西安。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的今天(8月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