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大隊身穿綠衣的日本部隊烏拉拉的衝進中國的小山村,前有狼狗帶隊,形象猙獰的持槍日軍,挨家挨戶開門破戶,在老百姓家中搶雞攆狗,生生就是土匪進村的模樣,這時憤怒的愛中國人士再也坐不住了,含怒出手,一個手撕鬼子,一個戰術躲子彈,將這些喪盡天良的日軍打得潰不成軍,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雖說是安排這些情節是出於劇情需要,一些上了年紀電視劇的大爺大媽們還看得津津有味的,可是歷史上的日軍可沒有這麼不堪一擊,千萬別再被給騙了。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進入農村執行的政策十分的可怕殘暴,特別是針對抗日根據地,甚至可以說是喪心病狂,被稱為三光政策,何為三光,即殺光、燒光、搶光。殺戮村民、徹底的搶劫對糧秣房舍等物資、在人群聚集點焚燒和破壞,並將這一作戰方式開始系統化、規模化、長期化。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日軍以三光政策展現他們的殘忍,當時人們將日軍進村稱為“掃蕩”。
在抗日曆史上,日軍進村掃蕩有著明確的分工,訓練有素,行動迅速,有條有理。為了保證安全,會去確認搜查有無可疑人員。當然這是正常的軍事手段,可之後就是日軍撕破臉,露出猙獰的面目的時刻。他們會衝入村民家中將一切包括糧食、牲畜等物資搜刮一空,殘忍殺害青壯年,焚燒村莊,遇到反抗,甚至會屠村來保證他們安穩的睡眠,最後將老百姓的家園付之一炬,烏泱泱的日軍走後留下滿目瘡痍的村子。
為了對付這些日軍,老百姓在日軍掃蕩時,都會藏起糧食等物資,婦女也要藏的嚴嚴實實的,就是為了免得被日軍發現,可即使如此,也有不少的村子慘遭荼毒,直到將日軍趕出中國。因此,我們要正視歷史,牢記侵略者的猙獰面目,也要銘記先烈付出的犧牲,珍惜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