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名將吳起,與《孫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時代的孫武齊名,出生於衛國,求仕於魯、魏、楚。在衛國,他似乎是憤青;在魯國,他被斥為殘忍薄行的小人;在魏國,他被視為節廉實幹的君子;在楚國,他又成了為國捐軀的改革家。吳起文武雙全,功高蓋世,卻死於非命!
吳起的悲劇人生,始自他的青少年時代。吳起出身於衛國一個商民家庭,因遊仕求官,耗盡家財,官沒有做成,卻遭人譏笑。他一怒之下,殺死了這些譏諷他的鄉人,逃離衛國。臨行與母親訣別時,吳起發誓:“不為卿相,誓不回衛國!”
吳起來到魯國,師從曾子。不久,吳起母親去世,他卻沒回國奔喪。曾子怒斥其不孝,與其斷絕了師生關係。吳起轉而學兵家,並在魯國就業。
魯元公十九年(前412年),齊國進攻魯國,魯人很害怕,想起用吳起為帥,又擔心吳起的妻子是齊中國人。吳起知道後,親自殺死了妻子,求得了將位,並率領魯國的軍隊打敗了強大的齊國。這時,有人出來說話了。
他們揭發說,吳起是缺德的小人,母死不奔喪,為聖賢所不齒;殺妻以求將,殘忍至極啊。魯國是小國,卻有戰勝大國的名聲,其他諸侯都會把矛頭對準我們的,這可不是好事情。魯元公聽信讒言,解除了吳起的職務。戰功赫赫的吳起黯然離去。
吳起的第二份工作是在魏國。魏文侯用人不拘一格,聽李克介紹說,吳起很有軍事才能,不亞於春秋名將司馬穰苴,就讓吳起帶兵。吳起在魏國帶兵,有士卒患瘡,吳起為之吮去膿血。士卒母親聽說後禁不住垂淚啜泣。鄰人不解地問,將軍如此關愛你的兒子,你怎麼還難過呢?這位母親傷感地說:當年吳將軍為我兒子的父親吮瘡,其父衝鋒在前,戰不旋踵,死在疆場。現在吳將軍又為我兒子吮膿血,我擔憂這個孩子也會為吳將軍奮不顧身、戰死疆場的。
吳起帶兵,不僅講政治,更講法治。《尉繚子》記載,有一次吳起帶兵出征,一個十分勇敢的士兵,在沒有得到進攻命令的時候,就殺向敵陣,斬獲兩個首級。吳起為了嚴肅軍紀,立即以違抗軍令罪處死這名士兵。他選練的“特種兵”——武卒,有很嚴格的體能和技術要求,戰鬥力很強,五萬武卒曾大敗五十萬秦軍,取西河之地,名震遐邇。吳起在魏國工作很出色。公元前396年,魏文侯死,魏武侯繼位,相位空缺。大家都看好文武雙全的吳起,結果國君卻任命了田文為相。
吳起找到田文,連珠炮般地發問:“帶兵打仗,你能與我比嗎?治國安邦,你能與我比嗎?鎮守一方,你能與我比嗎?”田文平靜地回答:“這些我都比你差遠了!”吳起質問道:“既然如此,憑什麼你的職位在我之上呢?”這個時候,田文反問吳起:“現在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在這種情勢下,是我出來合適呢,還是你出來合適呢?”吳起默然良久,承認應該由田文為相。
繼田文之後的魏相公叔痤,擔心吳起會妨礙自己的相位,於是策劃了一場擠走吳起的陰謀。公叔痤向魏武侯建議,試探吳起是否願意留在魏國。他說,吳起很厲害啊,咱魏國小,未必能留得住他。您不妨試探一下,把公主嫁給他。如果吳起不想留在魏國,一定會推辭。然後,公叔痤邀請吳起到家裡做客,故意讓身為公主的妻子像“母老虎”一般強勢,自己像“妻管嚴”那樣窩囊。吳起發現娶公主當妻子這麼難受,就斷然拒絕了魏武侯要嫁公主給他的好意。從此,魏武侯開始懷疑吳起的忠誠。功業卓著的吳起,在魏國待不下去,選擇了離開。他傷心地對身邊人說,如果國君不聽信讒言,我是能夠成就魏國之霸業的。
吳起輾轉來到了楚國。楚悼王久聞其賢,熱烈歡迎他的到來。吳起先做了一段時間的地方官——宛令,然後直接被提拔為令尹(國相)。吳起終於如願以償,決心幹一番大事業。
吳起向楚悼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楚國的問題所在:貴族們享有太多的權利,佔有太多的資源,導致國貧兵弱。吳起的改革方案是:廢除世襲特權,封君三世之後,自動取消其爵祿;降低祿秩待遇,裁減冗官冗員;把節省下來的經費,用來擴充軍備。針對地廣民稀的現狀,吳起建議貴族和有錢人帶頭從繁華的城市移居到偏遠的空虛之地。吳起的改革抓住了要害,也見到了成效,重振了楚國的國威,一改被諸侯蠶食之弱勢。但是,吳起卻得罪了龐大的既得利益群體。公元前381年,“楚悼王薨,貴戚大臣作亂,攻吳起”。吳起死於亂箭之下。
吳起的一生,引人深思。諸多記載中,有一個聚焦點,就是吳起非常有個性,司馬遷的用詞是“節廉而自喜名也”,司馬光的用詞是“剛勁自喜”。它包含兩個特徵:第一,有自己的堅守和原則,“節廉”“剛勁”是也;第二,有時候不通人情,自視甚高,“自喜”是也。
《韓非子》記載了吳起的兩件生活小事:
有一次,吳起與故友久別重逢,相約一起吃飯。故友有事,答應馬上就來。結果等到天黑,這人也沒來,吳起就一直等著,“至暮不食而待之”。次日早晨,吳起請人去找,直到把故友找來,吳起“方與之食”。還有一次,吳起讓妻子織布,尺寸不合乎要求——失度。他讓妻子重紡,結果還是“失度”。吳起居然把妻子給休了。吳起的領導來說情,都沒有用。對生活上這兩件事的處理方式,就是吳起“剛勁自喜”性格的最好註腳。吳起的人生目標是“誓為卿相”,性格的剛勁,加上目標成癮的執拗,鑄就了吳起人生的悲劇基礎。我們經常說,為人處世,應該剛柔兼濟。
“剛”的是意志堅定,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柔”的是手段與方法,“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世界上有許多事情,不是我們主觀努力就能完全決定的。認清時世環境,因勢利導,目標堅定,步履穩妥,是成就大事者應有的風度。
本文作者 | 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