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二載的長安城,發生了一件大事,曾經擔任了十九年的大唐宰相李林甫忽然病逝,年有七十。當朝宰相病逝,按理來說應該以較大規格予以安葬,可弔詭的是,這位曾經權傾朝野,真正意義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相,在身隕之後卻僅僅躺在一口薄棺材當中,按照普通人的規格草草了事,絲毫沒有了往日的榮光,當真算得上是人走茶涼,令人唏噓不已。
說起來,李林甫作為唐玄宗時期擔任宰相職務最久的一位臣子,自然是深受其信任的,並且我們也知道,李林甫這人口蜜腹劍,並且善於揣測他意,是一位難得的心理專家,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在宰相位置上待十九年之久。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善於權謀之人,最終卻落得個查抄家產、剝奪哀榮的下場,而這作出這一決定的人,恰是他一生所事的唐玄宗。
不得不說,唐玄宗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前期英明神武,後期昏聵無情,可以說,唐朝盛於隆基,衰也在於隆基。而對於這位曾經為自己治理大唐(有功亦有過)近二十年的老臣,唐玄宗並沒有給予最後的尊重,這才直接性的導致了李林甫的家破人亡。可以說,李林甫是幸運的,也是悲哀的,幸運的是他曾經登頂過人臣之極,並且還長達十九年之久,而悲哀的卻是在其病倒之後,唐玄宗卻沒來看過他一眼,最終只能含怨而終,並且葬禮也是寒磣不堪。
那麼,我們不免又要談到,為何曾經深受榮寵長達幾十年之久的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何在短時間內就落得個如此下場?這裡,我們不得不要提到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楊國忠。
可以說,楊國忠是壓倒李林甫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李林甫的倒臺,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楊國忠需要上位,所以這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場上最為平常不過的新陳代謝,尤其是在人治為主的古代封建王朝,宰相,並非真能主宰一切。
對於楊國忠的發跡,我們就不再過多的細述,恰如《長恨歌》中所說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但是我們也不可以簡單的認為楊國忠就是一個關係戶,事實上,若是沒有一定的手段,再鐵的關係戶都難得長久,更何況會擁有扳倒當朝宰相的底蘊。甚至,準確來說,楊國忠的上位,其中少不了李林甫的提拔,畢竟那個時候李林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給自己培養了一個競爭對手,只是單純看中其與楊貴妃之間的關係,可是誰知道,當楊國忠進入到唐玄宗的視線內,便越發的順暢起來,最終隱隱有些一取李林甫而代之的勢頭。
我們就拿一件事情來說,當唐玄宗注意到楊國忠之後,便委任其一些財政事務,可是偏偏楊國忠對此頗為擅長,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就是“計算鉤畫,分銖不誤”。當楊國忠得到這份差事後,便自然也要在這方面出謀劃策,便向唐玄宗提了建議,“請在所出滯積,變輕齎,內富京師。又悉天下義倉及丁租、地課易布帛,以充天子禁藏”。簡單來說,楊國忠就是建議將一些財富受歸國家,從藏富於民轉變為藏富於國。而對於楊國忠的這份建議,唐玄宗甚為滿意,畢竟此時的李隆基已經與民間脫節許久。所以此後,唐玄宗更加器重於楊國忠,也逐漸的淡忘了李林甫。
李林甫失去隆寵,主要是和結黨營私有關,至少唐玄宗是這樣下的定義。當時,楊國忠逐漸上位,是唐玄宗眼前的大紅人,而正是因為如此,楊國忠也開始有了覬覦宰相之心,很顯然,想要獲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就只有將李林甫給趕下臺。這一點李林甫自己也深有體會,也已然做好了準備,兩人已然撕破了臉皮互相爭鬥。可惜的是,不管李林甫如何做,他正逐漸失去唐玄宗的信任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
而最後的導火線在於一次政變,而準確來說,這一次政變和李林甫沒有任何關係,但是,這不重要。當時,一位叫邢縡的公子哥突然頭腦一熱,糾集了幾十個人來了一次“政變”,當然,這毫無意義,隨便就被鎮壓住了。可是,問題是當時這位公子哥有一個朋友叫王焊,而王焊有個哥哥叫王鉷,擔任京兆尹,同樣也是唐玄宗比較寵信的大臣。當時長安出了這麼件事,唐玄宗便讓王鉷處理,畢竟這本來就是他份內之事,可是問題是這個王鉷擔心自己的弟弟,便不怎麼作為,又被唐玄宗所得知了,故此,王鉷自然也惹上了大麻煩,最終被清算。
本來,這件事情和李林甫並沒有什麼關係,可是問題是當時處理王鉷案的就是楊國忠,而王鉷和李林甫是有私交的,既然逮到如此機會,楊國忠豈會放過,於是便向唐玄宗進言王鉷和李林甫私交不淺,意在禍及李林甫。果不其然,當唐玄宗聞知此事,便有所不快,雖說沒有將其牽扯進王鉷案當中,但恰是此事,使得唐玄宗不再信任李林甫,最終直接性的導致李林甫在這次權爭當中落入下風,最終抑鬱而終。
在李林甫病逝之前,楊國忠曾經去看望過他,不過很顯然是貓哭耗子,當時李林甫自知大局已定,也明白在自己之後,楊國忠肯定會繼承自己的位置,便對其說“林甫死矣,公必為相,以後事累公!”這便算作是簡單的新老交接,看來此時的李林甫確實也是放下了。曾經的權傾朝野,曾經的顯赫榮耀,曾經的生殺奪予,都在這一句話之中毫無保留的飄散零落,李林甫時代已去,楊國忠時代將至。
李林甫去世之後,該是楊國忠清算以前恩怨的時候。人即已死,無須擔心其有所辯駁的機會,所以楊國忠做的也有些恨,直接向唐玄宗說李林甫同一個將領蓄意謀反,可是偏偏唐玄宗還相信了,於此,在李林甫去世之後,也被追加了一個叛國的罪名,最終落得直接被剝奪了曾經擁有的一切,甚至將其家中的男丁們流放至嶺南之地。也許李林甫自己也沒有想到,在他去世之後,曾經對自己信任有加的唐玄宗竟然會聽信楊國忠的一面之詞,直接否定了曾經長達幾十年的君臣情誼,這可以說是作為曾經至極人臣的最為悲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