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於保定的高碑店豆腐絲的故事。

保定高碑店市以出產豆腐絲著稱,從西漢時代開始,豆腐面世。後來關於豆腐的吃法日益豐富多樣,豆腐絲也應運而生。高碑店出產的豆腐絲色澤乳黃、條股柔韌外加它精細的製作工藝,所以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讚譽。

高碑店地處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客商都對本地的豆腐絲留下了深刻印象。傳聞,這種好吃的豆腐絲和歷史上著名的蕭太后有關。

話說,在北宋時期,高碑店地處宋國和遼國交界地帶,這裡在戰爭年代自然就是前線。當時蕭太后領兵在高碑店一帶駐屯。當時高碑店一帶的龔旺擅長做豆腐,曾有人把龔家生產的豆腐進獻給蕭太后,這豆腐嫩滑可口,讓蕭太后非常高興。

後來,宋國和遼國偃武休兵,蕭太后北上,但是她一直對那口豆腐念念不忘。下屬到城中去買豆腐,但都沒有龔旺所做的豆腐那麼好吃。於是,有當官的乾脆把龔旺接到了宮內,讓他專門給蕭太后做豆腐。

無奈北邊城中的井水苦澀,做不出高碑店那樣好吃的豆腐。無奈的龔旺只好如實稟報。但是蕭太后不管不顧,限期一個月必須做出可口的豆腐來。龔旺回到老家,他必須得做出耐儲存耐運輸的豆腐來,要不然等豆腐做好了經過長途運輸到了皇宮就不成形了,到時候自己還會獲罪。

於是龔旺只好多點了一遍滷水,又多用了一塊石頭來壓豆腐,結果做出來的豆腐成了餅狀,根本沒法吃。龔旺妻子不忍浪費,就把做好的豆餅放進罈子裡再放上鹽和其他調料進行醃製,結果做出了香味撲鼻的菜。龔旺知道豆餅再用開水燙一燙會更加筋道,於是這豆餅經過再加工就成了豆腐絲的雛形。

龔旺將這豆餅帶給蕭太后,她吃後果然非常高興。後來這豆餅越做越薄,逐漸形成了豆腐絲。

自然,故事就是故事,大家聽聽便罷,不要太當真。這類和皇家有關的吃食多數都有一些好玩的故事,高碑店豆腐絲也不例外。

根據記錄,今天的高碑店豆腐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晚清時代,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到清西陵掃墓,經過高碑店,吃到這豆腐絲非常高興,於是這種民間小吃成了皇家貢品。1986年時,曾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的開國中將餘秋裡還曾路過高碑店,吃過本地的豆腐絲。餘將軍吃後非常高興,還指出了一定要把這項傳統工藝一直髮展流傳下去。

今天的清西陵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日軍罪行錄——日冠作惡要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