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日寇對我沁源掃蕩和駐剿,實施其“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破壞情景使人齒脣發抖,心肝氣炸,肺腑分裂,眼淚汪汪,目不忍睹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這筆民族恨、人民的血淚仇、世世代代不能忘。
日寇侵華後,山西陷人重圍、日軍侵佔了全省交通要道——同蒲鐵路、白晉鐵路,我們沁源兩臂受敵,日寇對沁源狂轟濫炸。因而沁源二區公所和太嶽軍分割槽兵工廠搬住我村。
我是永和村人,是不足百戶人家的小村子。區委書記張喜福、區長張文毓在我村建起抗日救國革命組織:犧盟會、武委會、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兒童團。其具體任務是:武委會由王鳳山負責組織訓練民兵練習打仗保護生產;農救會王鳳翔負責開展減租減息運動;青救會宋志剛負責辦農民夜校講形勢學文化;婦救會張金鳳負責發動婦女做軍鞋、搞紡織;兒童團站崗放哨盤查行路人。把抗日運動搞得轟轟烈烈。我還記的當時唱的歌是:“開荒又開荒,前方的戰士要軍糧,織布又織布,前方的戰士要衣服,大嫂嫂、老媽媽莫要接記他呀,我們努力生產,不少他們吃穿,打敗鬼子好樂回家”。
為了打擊敵人,工廠缺鐵,通訊缺線,在民兵中選擇精幹隊員組成遊擊小組由王鳳翔帶領配合正規部隊三八團、二五團、洪趙支隊,深人敵佔區沁縣、武鄉、平遙、介休襲擊敵人、擾亂敵人、破鐵路、割電線供給工廠用料、通訊所需。日寇把太嶽區沁源視為肉中刺、眼中釘。1940年集中其優勢兵力,分九路彙集對沁源進行秋季大掃蕩,妄圖摧毀我太嶽區根據地。這一訊息傳到我們村,村民們大搞空室清野。區公所領導民兵和工廠職工配合在村搞鋪草運動。將玉米杆穀草鋪滿大街小巷,在村口又埋上地雷,村民人山躲藏。敵人來了進村就踏響地雷,一個鬼子被炸身死,其餘敵人看見滿村鋪草蓋地,不敢進村,就在野地裡放火燒掉已收割的玉米穀子而走了。特別是1942年冬季日寇大掃蕩,為了在太嶽區駐紮搞剿共實驗區。糾集重兵九路連夜侵人沁源駐剿。我村民兵在工廠幫助下供給槍支彈藥,掩護村民空室清野,將搬動的傢俱物品都藏在山溝凹地裡,糧食埋在早已備戰打好的窯洞裡,工廠將機器也埋起來。天尚未亮我村所靠山嶺杜家山、東山嶺、尖於溝等山頭上全部是敵人。民兵掩護村民從溝道進入深山老林逃難。就在掩護村民逃難戰鬥中王鳳山同志中彈犧牲。敵人不敢進入深山密林,就用輕重機槍向山林掃射,將張義全、張老三、冀引生、武大丑、武二醜,還有王應賢未滿一歲的小女打死在槍林彈雨中,王愛則受了彈傷,村裡的敵人刨地三尺,將群眾埋藏的糧食衣物窯洞刨開,能拿的全部搶走,不能拿的全部燒掉,工廠機器也被刨出來全部搗毀。全村房屋燒個灰燼,敵人整整一天燒殺搶掠,把個村子燒成廢墟,片瓦不留。敵人走後,村民扶老攜幼一進村看到慘景無一不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目不忍睹,痛徹肺腑。晚上全村人無處住,只好進圈羊子的窯洞裡宿夜,沒吃沒住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真是度日如年。難道這一筆滅絕人性的血債能不清算嗎?一定要清算!我要求政府向日本政府清算索賠、討個公道。讓兩中國人民牢記這個悲慘的歷史教訓,永不讓它再重演。中日兩中國人民永遠友好來往。
沁源人民在黨的教導下,在抗日戰爭中是硬骨頭、鐵漢子、不怕死、不怕困難,有著頑強的鬥爭精神。在日寇的屠刀下不當漢奸,沒有屈服敵人,最終把敵人趕出了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