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本刊專稿 彭秀良

大公報刊登日本投降的訊息

日本投降矣!

答覆四國接受規定條款

今晨七時四國首都同時正式宣佈

日本乞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向聯合國投降,日本在戰場上完全陷入孤立地位。6月,美軍攻佔沖繩後,空襲日本本土,日本戰爭形勢更為嚴峻。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決定,應防止蘇聯參戰,力求獲得蘇聯的善意中立,並幻想請蘇聯作有利於日本之斡旋,結束戰爭。因為日蘇間曾訂立“中立條約”,當時蘇聯尚未對日宣戰。但在4月5日,蘇聯政府已通知日本,將廢棄蘇日中立條約。

波茨坦公告中日本的投降書

1945年7月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杜魯門、丘吉爾(7月28日後為艾德禮)在德國柏林附近的小城波茨坦舉行會議,目的是為了處理德國和解決歐洲及其他一些問題。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參加會議時,攜帶了一份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後通牒草案,並於7月24日送交丘吉爾,丘吉爾對草案的措辭表示贊同。兩人一致認為,中國應被列為這項公告的發起國之一。杜魯門乃將公告的內容電告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要求從速徵求蔣介石的意見。蔣介石知悉公告內容後表示極為贊同,但要求將自己的名字列在英國首相之前。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釋出,這一檔案也被稱為《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波茨坦公告》的內容,主要是勸告日本履行《開羅宣言》各條款,無條件投降。《開羅宣言》也叫《中美英三國領袖開羅會議公報》,是在1943年11月26日簽署的。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政府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簽署了《開羅宣言》,並於12月1日公佈。《開羅宣言》全文如下:

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於今後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我三大盟國決心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諸方面加諸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身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國軫念北韓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北韓自由獨立。

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之各專案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之聯合國家目標一致,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根據《開羅宣言》的規定,日本不僅要無條件投降,還要將以前侵佔的中國領土全部歸還中國,包括東三省、臺灣和澎湖列島。

但是,在接到《波茨坦宣言》之後,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未予置答,仍請蘇聯斡旋。正當日本還在期待蘇聯斡旋之時,8月6日8時15分,美國飛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廣島34.3萬人口中有7.8萬多人當場死亡,負傷失蹤5.1萬多人,建築物幾乎全毀或半毀。8月8日夜,蘇聯向日本宣戰,蘇聯遠東紅軍突入中國東北地區,日本關東軍受到毀滅性打擊。

此時,日本天皇和內大臣木戶幸一、首相鈴木貫太郎及多數閣員都主張接受《波茨坦宣言》,但陸相阿南惟幾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仍主張“本土決戰”,爭取有利的和局。

8月9日11時30分,美國又向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市死亡2.375萬人,受傷4.3萬人。儘管阿南陸相還主張“一億玉碎”,但日皇採納外相東鄉茂德的主張,隱忍求和。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悲慘景象

四大國準降

8月10日,日本通過瑞士、瑞典兩個中立國政府,向同盟國主要國家美、中、英、蘇轉交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宣言》的電文。電文提出:要求就《波茨坦宣言》中取得一項諒解,即該宣言對日本所提條款“並不包括變更日本天皇主權之意圖”,即要求保留天皇制統治。這是日本表示向盟國投降的意願,但還在討價還價。8月11日,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代表同盟國各國政府答覆日本:

自投降之時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統治國家之權力,即須聽從盟國最高統帥之命令。最高統帥將採取其認為適當之權力,實施投降條款。日本天皇必須授權並保證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能簽字於必須投降之條款,俾波茨坦公告之規定能獲實施,且須對日本一切海陸空軍當局以及彼等控制下之一切部隊(不論其在何處)實施號令停止積極活動,交出武器,此外並鬚髮布盟國最高統帥在實施投降條款時所需之其他命令。日本政府在投降之後,應立即將戰俘及所扣僑民運至指定之安全地點,俾能速登同盟國之運輸船隻。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之最後形式將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願確定之。同盟國之武裝部隊將留於日本,直至達到波茨坦公告所規定之目的為止。

這個覆文沒有堅持取消天皇制,但明確要求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接到這個覆文後,日本政府內部仍意見分歧。日本外務省認為,可以接受同盟國的覆文,而陸、海軍兩統帥部仍不同意接受。8月12日,陸相阿南惟幾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還下令各軍斷然執行作戰任務。13日,美國出動千架飛機猛炸東京。14日,美機又空投大量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和同盟國覆文的日文傳單。這一天,日本天皇召開御前特別會議,日皇裁定,接受同盟國之要求。隨後,日本政府通過瑞士政府向美、英、中、蘇四國正式送達照會,接受《波茨坦公告》和貝爾納斯代表聯合國的覆文。當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代表同盟國各國政府宣佈戰爭結束。

日本無條件投降訊息的公佈

8月15日晨,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電告中國外交部次長吳國楨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訊息,並約定在重慶夏季時間15日晨7時同時公佈。以下是是當時報紙的報道:

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訊息,繫於十五日晨五時一刻由美國務卿貝爾納斯用無線電動打字機通知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及我外交部吳次長國楨,約定於華盛頓時間十四日下午七時即重慶夏季時間十五日晨七時同時公佈。

1945年8月15日重慶時間早晨7時,美、中、英、蘇同時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上午10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發表了題為《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的廣播講話,用時11分鐘。中午11時,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終戰”詔書,全文如下:

日本投降詔書

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斯乃皇祖皇宗之遺範,亦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於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主權,侵犯其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戰以來,已閱四載,雖陸海將兵勇敢善戰,百官有司勵精圖治,一億眾庶之奉公,各盡所能,而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繼續交戰,則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且將破壞人類之文明。如此,則朕將何以保全億兆赤子,陳謝於皇祖皇宗之神靈。此朕所以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朕對於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念及帝國臣民之死於戰陣、殉於職守、斃於非命者及其遺屬,則五臟為之俱裂;至於負戰傷、蒙戰禍、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今後帝國所受之苦固非尋常,朕亦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忍其所難忍,堪其所難堪,以為萬世之太平。

朕於茲得以維護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並常與爾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大道,失信義於世界,此朕所深戒。宜舉國一致,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全力於未來之建設,篤守道義,堅定志操,誓必發揚國體之精華,不致落後於世界之進化。爾等臣民其克體朕意。

從字面上看,這份詔書並不長,只有區區600餘字(日文原文為816字);但從語言上看,可謂是字斟句酌,用心良苦。這份詔書主要由當時日本內閣書記官長和兩名漢學家執筆完成,其他內閣大臣亦曾參與修訂,是日本天皇與內閣官員及高層祕書集體討論的“傑作”。仔細閱讀這份所謂的投降詔書,卻沒有“投降”二字,也找不出“戰敗”的詞語,僅僅在標題中使用一中性詞“終戰”喻示戰爭結束。詔書通篇對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沒有絲毫反省譴責之意,反而繼續歌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勇敢善戰”、“克己奉公”的武士道精神,並把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說成是為了“自存”,暴露了裕仁天皇及日本政府企圖篡改歷史的行徑。另一方面,詔書對盟國進攻日本的軍事行動加以指責,“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顛倒黑白,信口雌黃,無復過於此!我們將這份詔書的原文抄錄於此,是讓大家看清當時日本投降的真實意圖,提醒中國人不要忘記那段歷史,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企圖,並激勵自己努力上進,增強綜合國力,有能力抵禦任何外來挑釁。

日本遞交降書

有人說這份詔書“交戰以來已閱四載”的提法不對,因為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已單獨抗擊日本入侵將近14個年頭,從1937年七七事變算起也有8個年頭了。歷史事實雖然如此,但是,中國正式對日宣戰是在1941年12月9日。也就是說,從1941年12月9日開始中日兩國才正式進入戰爭狀態,“已閱四載”的提法沒有什麼大的差錯。

好了,我們簡單回顧了日本投降的全過程,可以得出這樣兩點認識:第一,先是日本乞降,爾後盟國準降,這一次序不能顛倒。第二,關於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訊息是四大國首先公佈的,其後日本天皇的“終戰”詔書才播出。

如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樣的表述方式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這樣的表述方式似乎強調投降是日本人自動選擇的結果,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混亂邏輯呢?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同盟國提出來並最終由同盟國批准執行的,日本只有服從的份兒,而沒有絲毫選擇的餘地!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女子的內衣除了“肚兜”,你還知道其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