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可否認的是,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歷史上,諸葛亮隱藏在深山中,一直沒有出山。直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向劉備引薦了諸葛亮,之後劉備親自下榻諸葛亮的住所。
在三之後,諸葛亮有所觸動,於是選擇了出山輔佐劉備。就這樣,諸葛亮開始追隨劉備,這也就是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由來。在歷史上,諸葛亮無疑是最為出色的謀士之一,放到整個古代史來說,諸葛亮都是能夠上榜的。
諸葛亮追隨了劉備之後,開始建功立業。單單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就盡力的輔佐了劉備,到了之後,諸葛亮的隆中對獻給了劉備,由此劉備有了一統天下的計劃。只不過劉備心急了,導致了蜀漢沒有了一統天下的機會,這就是夷陵之戰的失敗。
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的兵力大大減少,同時讓蜀漢受到了衝擊。夷陵之戰後,蜀漢能拿出手的大將幾乎已經沒有了,這時候萬人敵關羽和張飛都已經不在了。這樣看來,蜀漢幾乎是沒有什麼能夠禦敵的大將了。到了之後,劉備病逝白帝城。
在白帝城病逝的時候,劉備在床前囑咐諸葛亮要盡心盡力的輔佐劉禪。同時讓劉禪認諸葛亮為相父。這時候諸葛亮的地位已經達到了人生巔峰。也就是劉備病逝後,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開始北伐戰爭,在歷史上,諸葛亮是六出祁山。
可是這六次出祁山的結果卻不大好。諸葛亮連曹魏的邊境都沒有佔領。不過對蜀漢來說,能夠發動六次北伐戰爭,已經是相當不易了,因此後人對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也是充滿了爭議的。諸葛亮掌管朝政期間,對劉禪有很多叮囑。
這些叮囑都被寫入了出師表中。在出師表中,出現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這句話是對劉禪說得。就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根據字面的意思也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劉禪遠離小人。
可是當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一切就都改變了。之後蜀漢就走向了滅亡。公元263年8月,曹魏對蜀漢發動了戰爭。結果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了,蜀漢成為了第一個被滅掉的諸侯國。蜀漢被滅時,宦官黃皓說了一句“魏延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現在看來,劉禪正是親近了黃皓這樣的小人,才導致了蜀漢的滅亡。那麼為什麼黃皓說“魏延若在,時事必不至此”呢?其實,即使是魏延真的活到了蜀漢滅亡的時候,蜀漢也只會苟延殘喘幾年,遲早是要滅亡的。早在關羽失去荊州,其次夷陵之戰的失敗,這些都導致了蜀漢的國力下降。
到了劉備病逝後,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這樣一來更讓蜀漢的國力下降。蜀漢的地形與曹魏和東吳相比是不佔據優勢的。就是曹魏以及東吳可以產糧食,但是蜀漢的地形就不同了,大部分土地是種不了糧食的。由此說來,蜀漢的糧食以及人口都受到了限制。
還有就是蜀漢後期人才凋零。人們肯定聽過一句話,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由此可見蜀漢的武將以及謀士都是匱乏的。要知道當時的廖化已經年過七旬了。諸葛亮病逝後,就沒有能夠管住劉禪的人了。於是劉禪開始親近小人。
史書對此記載為“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宦人黃皓始專政。”姜維發現了黃皓的勢力,於是遭到了迫害,結果姜維前往了沓中屯田。這導致了成都軍力空虛,給後來魏將鄧艾突襲成都埋下了禍根。
即使是魏延活到蜀漢滅亡的時候,蜀漢也是會滅亡的。原因就是魏延僅僅是武將,他不是一位文武全才。史書出現了“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這樣的記載。可是作為武將,這種性格沒什麼,但是如果魏延處在諸葛亮的位置,問題就出現了。
不能協調朝中關係,沒有遠見,不顧大局,只會讓蜀漢加速滅亡。現在看來,即使是魏延活著,對蜀漢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魏延能夠活著,對蜀漢的軍力肯定有影響,但是對蜀漢的內政幾乎沒什麼作用,要說能夠改變蜀漢的,還得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