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也會經常用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一句經典的話語。可以說這句話是蘊含著很高的豪情壯志,具有著昂揚壯大的感情氣勢。在天地無窮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之中,迴盪著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氣。而很多人卻是不知道這句話是出自何處,其實這句話是在唐代一首詩歌中的前兩句,而作者也正是我們今天所要談論的主角。對唐詩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豎起了那年代詩歌風骨的詩人--陳子昂。
我們可以說陳子昂這個人的一生是比較曲折坎坷,起起伏伏的。也許正是有了那一些的經歷影響了他的詩歌的創作、文章寫作的風格。或許也正是這樣經歷了許多常人所不能經歷的一些事件或者經受了常人所不能經受的苦難之後,才能造就歷史上那一個個名人大家。
陳子昂在他幼年的時候是非常的聰明的,但他卻不喜歡讀書。從小便以一個俠客的身份自居,到了他十七八歲的時候,還是沒有學習知識,沒有讀過書。之後因為一次事件,他用劍而傷到了別人。從這件事之後,他就棄武從文,開始了學習,而且立下了很高的志向,謝絕了以前的那些朋友,便每天開始鑽研經詩文學,用了幾年的時間,便學習了其他人十多年所學的東西,可以說那時他已經學涉百家,他的文學素養和文學高度已經不亞於他的父親了。
而陳子昂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不正是告訴我們,如果你真的立下了志向要學會一個東西,那你一定能夠做好,一定能成功。但這些成功的前提是在你能夠靜得下心來,坐得住冷板凳。努力過後,就會收到很好的成果,如陳子昂那樣學涉百家,這是值得現在的青少年學習的。
青年時期的陳子昂,並開始參加了科舉考試。第一次考試便落了榜。他便回家研學苦讀幾年,在第二次科舉考試他考中了,做了官。這也不正是向我們現在的青年人說明,不要遇到困難挫折就放棄,不要遇到挫敗就倒退退縮。應該不懼困難挫折,完善自身,將這些困難挫折最終踩在腳下。而在中國古代這麼長的歷史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在仕途上不得意的人,但他們總是在不斷努力向著自己的目標方向前進,而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一種精神吧!
讀陳子昂的詩,總能感受得到作者的俠肝義膽,濟世慷慨悲歌的情思,能感受得到他那昂揚壯大的感情氣勢。或許正是因為陳子昂這樣過於正直,敢直言不諱性格,使他在仕途之中得罪了許許多多的人,使得他的諫言一直不被採納,卻反被貶職,而且一直遭到了當是有權者的排擠和打壓,使得他壯志難酬,最終被奸人誣陷謀害在獄中淒涼而死。
或許陳子昂的這種俠客豪氣是我們青年人所需要的,但是一些“圓潤”的為人處世的方法,也是我們的青年人也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的做法。不能是處處都得罪別人,也不能是是是的恭維別人,遵從本心,做自己理性分析下認為正確的事,我覺得這是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一些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