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唐朝289年的歷史中,提起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多多少少也算是個名人。

不過悲催的是,他的名氣並非源於他有過什麼赫赫戰功,或者在文學方面有什麼過人的造詣。

事實上,李瑁之所以出名,僅僅是因為兩個女人。

一個是他的生母,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還有一個是他的愛妻,後來也變成了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

前半生子憑母貴,後半生……

李瑁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故事裡,自己卻幾乎沒什麼存在感。他出生時武惠妃正受恩寵,在他之前武惠妃已經給唐玄宗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卻都不幸夭折了。

唐玄宗愛屋及烏,很珍視他和武惠妃的第四個孩子,為了防止再次發生不幸,他決定把孩子送出宮外,交給最信任的人撫養。

這人就是寧王李憲,那個把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的人。

寧王當然知道孩子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分量,在他和寧王妃的精心呵護下,李瑁終於活下來,沒有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樣夭折。

為了讓李瑁能夠健康成長,唐玄宗特意封他為“壽王”,寓意健康成長,壽比南山。足見唐玄宗對李瑁的喜愛。

她骨子裡有武氏家族的血脈,也有武則天渴望權力的基因,只是沒有武則天的命。

為了把李瑁扶上太子之位,武惠妃勾結李林甫和楊洄,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謀反,成功幹掉了對李瑁當上太子威脅最大的三個人。

但她自己卻也由於做了虧心事,總能夢見三人找她索命,沒多久就驚嚇過度病死了。

失去了武惠妃的庇佑,李瑁的地位也迅速下降,非但沒能當上太子,反而迅速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直到有一天,大家突然發現一件怪事,李瑁的老婆不知何時竟出現在皇帝的後宮中,還和唐玄宗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但如果對方是皇帝,你就只能忍著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封建社會,整個天下都是皇帝一個人的,這就賦予了皇帝極大的特權。而這個特權用在李瑁身上,就是“我看上了你媳婦,而你不可以反對。”

事實上李瑁也確實不敢反對,這源於封建社會人們骨子裡對王權的敬畏。

唐玄宗宣楊玉環進宮,賜她華清池沐浴,當晚還直接讓楊玉環留宿宮中,李瑁自然是知道的,不過知道也沒什麼用。

從唐玄宗第一眼看上楊玉環開始,這裡面就沒李瑁什麼事了。他只能眼看著自己的愛妻一步步變成了母妃,去毫無辦法。對方是自己的父親,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手裡握著王權,所以李瑁只能忍。

唐玄宗的小伎倆

唐玄宗對楊玉環確實是打心眼裡喜愛,否則他也不會冒著“扒灰”的惡名非要把兒媳婦搶到手。

不過唐玄宗也不是完全沒有廉恥之心,他渴望得到眼前這個色藝雙絕的美人,同時還不想留下千古罵名,於是他玩了個小把戲。

他先讓楊玉環以守孝祈福的名義出家成了道士,並且專門為這件事敕告天下,釋出了《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意思是:你們看,壽王妃為了給竇太后祈福,自願出家為尼,從此了結一切塵緣,特此批准,昭告天下。

既然了結了一切塵緣,自然就不再是壽王李瑁的媳婦了,已恢復自由之身,此後如果心血來潮,還想還俗,也和李瑁沒了任何關係,愛嫁給誰都可以。

是不是很高明?壽王妃是先出的家,後又遇見了李隆基,兩人情投意合,結為連理。《舊唐書》裡關於二人是這樣記載的:

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後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

翻譯過來就是: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死了,皇帝傷心不已,縱觀後宮數千佳麗,竟沒有一個唐玄宗能看上眼的。有人向玄宗奏報,楊玄琰的女兒姿色絕代,值得召見看看。那時的壽王妃已經出家成了女道士,法號“太真”。這次召見,唐玄宗龍顏大悅。

按照這個說法,唐玄宗在召見楊玉環之前,她就已經當道士了。但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一段《舊唐書》裡的內容篡改痕跡明顯,極大可能是唐玄宗指使史官做了手腳。試想李瑁和楊貴妃結婚五年,恩愛異常,她當哪門子道士?

相比較而言,我更願意相信《新唐書》的記載。

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

可見時間順序的重要性。如果玄宗先召見楊玉環,那就是“扒灰”;如果楊玉環先出了家,後被唐玄宗宣召,那便是兩情相悅了。

壽王李瑁的惡趣味

說回李瑁,其實在我看來,他的生活就是個悲劇。

媳婦被父王看上,直接被“宣”走了,他毫無反抗能力,只能認命。父王為了遮羞,導演了一出暗度陳倉的出家大戲,而他作為當事人,還必須堆著笑臉配合,親自參演。

當然,李瑁的友情出演也不是完全沒有片酬的,作為補償,唐玄宗決定再給李瑁找一個年輕貌美的壽王妃。至於李瑁想不想要這個“片酬”,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其實這也是唐玄宗計劃的一部分。楊玉環出家,李瑁又娶了新媳婦,這樣他再把楊玉環弄進後宮才不那麼扎眼。否則壽王妃的位子空著,原來的壽王妃卻跟了皇上,讓天下人怎麼看?

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把壽王妃的缺補上,這樣唐玄宗和楊玉環才能心安理得地在一起,這也算是唐玄宗給自己找的一塊可笑的遮羞布。

偏偏李瑁在這個時候出了么蛾子,而且一出就是三年。

開元二十九年,寧王李憲病死了。

前面說過,唐玄宗和武惠妃怕李瑁養不活,曾經把他送到寧王那裡養過一段時間,因此寧王可以算是李瑁的養父。因此李瑁向唐玄宗上奏,申請作為養子為寧王守孝三年。

唐玄宗同意了,但也非常惱火。

守孝是禮法和兒子的義務,但李瑁只是養子,按道理是沒有這個義務的。但他偏偏提出了,而且是守孝三年,這是仁孝的表現,唐玄宗沒法拒絕。

但他惱火的是,明明楊玉環已經出家快滿一年了,現在他只需要實施第二步計劃,給李瑁找個女人,填上壽王妃的缺,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讓楊玉環還俗,將美人實實在在地擁進懷中了。

現在李瑁守孝,三年之內無法娶妻,壽王妃的位子便只能空著,他和楊玉環便只能眼巴巴地等,再等滿三年。

我無力反抗,但你們也不要太順利了。這就是李瑁的惡趣味,是沒有辦法之後的辦法。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李瑁的反擊簡直只能算“聊勝於無”。但這已經是他所能做出的最有力的反擊了,三年守孝期滿,他還得乖乖地聽命娶了個韋氏女為妻,然後眼看著楊玉環正式還俗、入宮、晉升貴妃、與自己的父親滿天下地秀恩愛。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反擊的效果

這三年裡,唐玄宗和楊玉環沒有任何名分,只有見不得光的地下情。

這三年裡,三個人都在煎熬。李瑁頂著個碩大的綠帽子煎熬;唐玄宗頂著個“扒灰”的汙名煎熬;楊玉環則夾在這兩個父子之間,更加煎熬。

在煎熬中,唐玄宗決定改年號,放棄已經使用了二十九年的“開元”,改用“天寶”。

至於為什麼要改年號?為什麼改成天寶?唐玄宗自己也沒給出解釋。也許是上一個年號用得太久了,也許是突然領悟了“物華天寶”的含義。

我倒更傾向於另一個解釋,還記得那首風靡梨園的曲子《得寶子》嗎?

《樂府詩集》稱:“《得寶歌》,一曰得寶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納太真妃,喜謂後宮曰:‘朕得楊氏,如得至寶也。’遂制曲,名‘得寶子’”。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史實證明泰山才是陰曹地府的真正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