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究竟想不想稱帝?
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自此大漢四百年的江山結束了。
曹丕登基稱帝后,建立魏國,自此歷史進入到一個新時期——三國。
曹丕稱帝是一件大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箇舊時代的結束。
遠在成都的劉備得知曹丕稱帝了,心中是悲痛欲絕,大罵曹丕是漢賊,他與曹丕勢不兩立。
正當劉備悲傷之餘,群臣給劉備上了一道奏章,他們勸說劉備登基稱帝,這下子可把劉備嚇壞了。
稱帝可是篡逆的行為,劉備不願意輕易涉險,他拒絕了。
群臣看到劉備拒絕了,於是再一次上書請求劉備稱帝,這次他們陳述利害,給了劉備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劉備是漢室宗親,怎麼能看著漢室落入旁人之手呢?如果劉備不稱帝,漢室真的就亡了。
群臣說的慷慨陳詞,劉備聽的津津有味,盛情難卻之下,劉備答應稱帝了。
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延續漢朝的國祚。
不管怎麼說,劉備稱帝了,那麼有一個問題就是劉備真的不想當皇帝嗎?他對皇帝真的不感興趣嗎?
諸葛亮說把主公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喊一遍就懂了。
劉備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劉封、劉禪、劉永和劉理,四個兒子名字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封禪永理”。
封禪是古代皇帝進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封是祭天,禪是祭地。皇帝經常封禪的地方是泰山,因為泰山是天下第一高山,距離上天最近。
封禪是皇帝才能舉行的活動,皇帝通過封禪來宣告自己受命於天,來人間治理天下。
劉備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封禪,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想封禪,他想當皇帝,他通過一種含蓄的手法來表達自己想要當皇帝的意願。
封禪永理,劉備想永遠封禪泰山。劉備之所以拒絕登基稱帝,只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如果群臣一上書,劉備就稱帝,這顯得劉備是預謀已久了,對劉備名聲不好,所以劉備才三拒三絕,最後一次才答應了。
劉備從二十歲出道,到五十歲坐擁一方,他也想建功立業,名留青史,他的心中非常想稱帝,只不過不能表現出來罷了!皇帝的誘惑力那麼大,劉備也是凡人,他當然想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