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中國派出的紅十字救援隊在日本參加關東大地震救災活動,本照片刊登於日本《國際寫真情報》雜誌1923年11月號,日文評價中稱中國救援隊“表現活躍,載譽而歸”
1923年,日本東京發生大地震。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次地震中,死亡91,344人,失蹤13275人,房屋全倒塌近13萬戶,半損壞者近45萬戶,經濟損失55.68億日元,而當年日本國家預算僅為14.7億日元,大地震損失是其3倍。
當時,中國和日本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軍強佔青島,中國爆發五四運動而關係緊張。甚至在大地震發生次日,在東京還發生了酷似印尼大屠殺的日本暴徒虐殺華工事件。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和民間依然立即採取行動,並派出救援隊前往日本救災。中國政府釋出通告“政府為救濟日本此項奇災,三日曾開特別閣議,其下令撥款與通電全國,勸解義囊。”“由海軍李總長,調派軍艦兩艘,載運糧食急駛往橫濱拯救災民。並電上海總商會召集鉅商及慈善機關,設法捐助大批款項匯東急賑。聞總商會已議定派商船十支,載運食物、藥品分赴東京、橫濱、神戶等處接濟。”
1923年震後東京之慘狀
文中提到的“李總長”,即為當時的北洋政府海軍總長李鼎新。李鼎新是原北洋水師定遠艦副管駕,曾隨艦隊參加了黃海海戰,發炮擊傷日艦多艘,表現出色。獲“振勇巴圖魯”勇號。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2月,“定遠”艦在威海保衛戰中中雷擱淺,李鼎新親手以水雷將其自行炸燬以免資敵,從個人感情上說李鼎新對日本可謂恨之入骨,但卻認真地執行了這項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國輪船“銘新”號很快載運救援物資出發,中國紅十字會的隊伍則在更早時候隨亞細亞皇后號到達日本,這支隊伍也是當時第一支到達日本的國際救援隊。
李鼎新
根據我方記載,中國紅十字會是1919年7月8日正式加入國際紅十字會協會的。1923 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三天後,從報紙上得知日本災情,理事長莊得之當即組織了一支三十餘人的赴日救護隊,由他和醫務長牛惠霖率領,從上海馳往日本協助日本赤十字社展開救護和治療工作,還贈送了日本赤十字社藥品和現金,開創了中國向海外派遣援助救護隊的先河。
中國赴日救護隊的一名工作人員 曾德光在《上海中國紅十字會救護隊拯災東渡記》中記載了當時的情形:“ 夫世之謂災禍者,莫不曰兵災天災也,兵災者……然此次日本之災……全國之生命財產損死於地震之中,几几乎有三分之一,其災民之扶老攜幼,慘號奔泣,死屍之血肉橫野,骨肉粉碎,地震之凶烈,實為空前極慘極惡之大天災耳……東西各國,同生救災拯禍之善德,或助以金錢,或送以糧食……吾上海中國紅十字會,以仁道為宗旨,抱救護為目的,見西元九月三日之報端,滿載日本震災慘狀活顯,頓動惻隱之心,會議拯救之舉,就於八號由牛莊二君卒領男女護士調查員等三十餘人,乘亞細亞皇后號赴日,十號抵長崎……”
“十一號,抵神戶”,“十二號抵東京”,“上岸,見屋宇全無,地方擾亂,只見帳篷滿布……霎時,忽有地震一二分鐘之久……到城。吾等遍觀城市之損失,幾乎三分之二,其所存者,不過民間小屋耳,是日吾等即往一將倒未倒之大教堂內,有日本難民數十……吾等四人即由日本赤十字社病院請往相助……是院共有男女病人千餘人……吾等做一部分之外科,室內有病者五十人,均屬火傷及骨折之類……”
這次救災活動,雖然中國文字中有所記載,但日方史料始終付之闕如。2011年1月,筆者在日本偶然購得一冊當時發行的1923年11月號《國際寫真情報》雜誌,在這期以關東大地震為主題的專號中,中國紅十字會赴日救援隊的照片赫然在目!
日方這部雜誌上刊登的照片中,共有十四名中方救援隊員,拍攝地點為日本東京,推測為日本記者採訪正在救災的中方隊員時所攝。中方隊員中,有三名著西服者,依日方對照片的註解應為醫生,或即包括莊,牛兩位隊長和當時到該地了解華僑受災情況的教育部代總長湯爾和(戴眼鏡者),有五名著護士服者,當為參加救護的中國紅十字會女工作人員。她們著白衣白鞋,左臂佩戴有紅十字標誌。此外,還有數名中國軍人,有的按照傳統習慣打著綁腿。在他們背後,是救護隊的營帳和中日兩國國旗(中國國旗當時為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中國工作人員雖然不乏風塵之色,但精神健朗,神情輕鬆,顯示了在救災中積極的形象。
日方的照片標註中稱她們在救災活動中“非常活躍,載譽歸國”。這也與中方記載中救援隊於工作一個月後回國的記錄相符。(華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