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針對南麻、臨朐戰役打得不好,粟裕於1947年8月4日向中央軍委和華東局發電,“請求給予應得之處分”。

8月6日,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覆電粟裕:“幾仗未打好並不要緊,整個形勢仍是好的。請安心工作,鼓勵士氣,以利再戰。”

同一天,華東局也覆電粟裕:“二十年革命戰爭中,你對黨對人民貢獻極大。近兩個月來的戰鬥,雖未能如5月以前那樣取得偉大勝利,卻已給敵強大殺傷。近月來傷亡均較大,主觀上雖可能有些缺點,但也有客觀原因……自74師殲滅後,你頭暈病久未痊癒,我們甚為懷念,望珍重。”

古今中外,仗未打好,主將或是撤職、或是降級、或是問罪,輕者至少也受到批評責怪,這是常例。然而,為何南麻、臨朐戰役未打好,粟裕引咎自責、自請處分,毛澤東和華東局沒有半點責怪,反倒給予鼓勵、安慰和關切呢?

華野一年的戰績擺在那,粟裕完全稱得起“戰役指揮交粟負責”。

解放戰爭爆發以來,粟裕開局便來了個開門紅,並且一打就是七仗,且七戰七捷。這一仗作為經典和範例被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轉發給各大戰略區“一體仿效辦理”。

1946年10月15日,中央軍委明令“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後,粟裕肩負起華東戰場軍事指揮重任,接連取得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大捷。一仗比一仗打得好,一仗比一仗打得妙。象孟良崮戰役、萊蕪戰役,成了經典中的經典。

“戰役指揮交粟負責”,粟裕充分發揮戰役指揮之優長,很好地履行了職責,沒有辜負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厚望。毛澤東對華東戰區特別是粟裕的軍事指揮讚譽有加:“我華東軍在第一年作戰中,已表現自己為全國各區戰績最大的軍隊”。

顯然,對於這樣一個傲視全軍第一戰績的部隊和戰將,給予過多的苛責並不一定十分合適。這是基本的常理。

戰略轉折的困難擺在那,主客觀因素綜合作用致使幾仗未打好。

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為標誌,我軍從戰略防禦進入了戰略進攻階段。為配合劉鄧的戰略進攻,華野根據中央指示進行了“七月分兵”。陳唐率領的三、八、十縱隊和葉陶率領的一、四縱隊實施外線出擊。陳粟率領二、六、七、九縱隊堅持在內線。以往作戰,粟裕總能持重待機。但這次,劉鄧躍進的嚴峻形勢需要陳粟打一仗作戰略策應,大有時不我待的局勢催逼。

多種因素都需要打一仗,但打一仗的戰機並未很好出現。特別是下決心打南麻戰役圍殲胡漣的整編11師,有待從長計議。加之當時“華野上下均存有輕敵思想",情報不準確,戰術部署失當,打援兵力嚴重不足,再加上連降暴雨的天氣,各種主客觀因素都不利於陳粟這一邊。最終,在敵援兵迫近的情況下,陳粟只得收兵罷手。

帥克以為,戰爭歷來就有勝有敗。南麻臨朐等戰役未打好,即是戰略轉折初始階段陣痛的客觀反應,也是“七月分兵”後陳粟手頭兵力不足沒法打大仗的必然結果。總之,這幾仗沒打好,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全由粟裕擔責,並不公平。

當前的緊急軍情擺在那,毛澤東一再要求粟裕儘快趕往外線指揮。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各路敵人開始瘋狂尾追和堵擊。一時間,劉鄧大軍戰略壓力極大,甚至到了“很吃力”的程度。

而此時,華野兵分三處,特別是外線的五個縱隊戰損極大,也急需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基於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連電要求粟裕速到外線,統一指揮華野外線兵團作戰,並儘早扭轉戰局、恢復士氣。毛澤東在電報中稱:“希望你們儘速趕至魯西南,統一指揮西兵團各縱,配合當地地方兵團,完成中央付給我華東軍的偉大任務,我相信你們必能完成此種任務”。

透過電報的字裡行間,此時,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對粟裕充滿了深切的期待。

十萬火急之軍情,需要得力的戰將去增援、去救火、去分流敵人、去打勝仗,而不是更多的責怪和埋怨。因為軍情壓倒一切,軍情勝過一切,軍情先於一切。

毛澤東的大氣包容擺在那,他絕不會因手下戰將一時未打好而多加責怪。

毛澤東作為統帥,在統兵帶將方面無出其右。粟裕又是在井岡山時期便一直跟隨他學習打仗的得意戰將。他深知粟裕從北上抗日先遣隊、到浙南三年游擊戰爭,再到抗日戰爭的敵後一線,一路戰鬥走來十分不易。

特別是解放戰爭,粟裕所在的華東戰區一直承受著最大的戰略壓力。在這種戰略壓力下,粟裕出色地完成了賦予他的“戰役指揮交粟負責”的任務。

毛澤東作為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以他的大氣與包容,對華野的幾仗沒打好,對華野在戰略進攻初始階段的低谷是完全理解的。他知道,華野曾打了一年風光無限的大勝仗,處於低谷是暫時的。而帶領華野走出低谷,再打勝仗、再打更大的仗,又非粟裕莫屬。

對於粟裕這樣不可多得的戰將,毛澤東早就對他信任有加,在黨的“七大”時他就預言:"粟裕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在毛澤東的包容與大氣之中,在毛澤東的期待與厚望之中,粟裕深感壓力與責任,他與陳毅一起踏上開赴外線作戰征程。

而此時,開啟戰略進攻轉折的第一仗——沙土集戰役正在等著粟裕的籌劃與指揮。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兩千多年前人們平常都吃什麼?秦始皇:來個“燔”,再來個“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