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楚國的上蔡有一個小官,他的志向特別高遠,但他在現實裡面卻一直不得志,有一天,他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很厲害,而有的人就是很平庸,甚至是卑賤呢?然後,他在老鼠身上找到了答案。那些住在糧倉裡的老鼠,吃食不缺,膽大肉厚,而那些在廁所裡的老鼠,不但瘦弱髒亂,還經常為了吃的打架。在看到這些情景之後,這個小官頓悟了,原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這句話的意思,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那個心靈雞湯一樣,同樣的事物,放在不同的平臺上,它的價值是不一樣的。所以說,想要讓自己值錢,就得讓自己處在一個好的環境裡面。如何才能找到好的環境呢?首先你得充實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被好的環境接受。於是這個小官就踏上了求學之路。這個小官就是後來的秦相李斯,雖然他和趙高走到了一起,但他本人的經歷還是挺勵志的,只是最終的結局不好,他是因何失敗的呢?

1、抓住機會見秦王,解決重重危機做秦相

《史記》中曾記載了李斯說的一句話:“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

李斯的行動力很強,他說去學習就去學習,還和有名的法家鉅子韓非成了同學。李斯在學成之後,想到的第一個國家就是秦國,他知道自己一開始可能見不到秦王,於是他便先去了呂不韋的府上,然後再找機會見秦王。有句話說,有機會就去抓住機會,如果沒有的話,也要去創造機會,而李斯就是這麼做的。他努力的抓住每個和秦王見面的機會,然後向他展示自己所學的東西,時間久了,李斯自然有了一些地位,可他的第一個危機也來了。

那時候的戰國七雄,為了打敗彼此,經常會互相滲透,秦國後來也中了招,所以為了維護秦國的安全,秦王決定把來自其他幾國的人都哄走,李斯也在這個名單裡面。但他剛取得了一點成績,肯定是不會走的,於是他上書秦王,說明了利弊,然後秦王果然改變了主意。其實,因為秦國缺少人才,所以在人才引進方面,它是最積極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才讓那些有才沒才的人都湧入了秦國。

《史記》中記載,李斯對於秦王的逐客令是這樣說的:“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李斯的觀點是,現在雖說抓到了一個不懷好意的他國人,但也不能因為他,就抹殺了其他人的功勞,還要把他們都哄走。如果這些人走了,秦國的發展還會和以前一樣嗎?如果不一樣的話,就要慎重一些了。不得不說,李斯的分析正中了秦王的下懷,畢竟秦國人真的吃過那種沒有人才的苦,並且秦國之所以能發展到後來的樣子,主要還是依賴那些外來的人才。如果把他們哄走了,那秦國又要倒退好多年,這是每個秦王都不能接受的。

《史記》記載,韓非精通“刑名法術之學”,秦王對他的評價是“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這件事情過去以後,李斯更加受秦王重視了,然後他迎來了自己的同學韓非。李斯和韓非雖然是同學,但兩個人的學習側重點不一樣,李斯學習是為了有成績,為了當官,而韓非卻是從一種學術的角度去學習老師教的東西。對於李斯來講,韓非學得比他好,名聲比他大,秦王對韓非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所以李斯心裡頓時升起了一種危機感,這個韓非也從同學瞬間變成了對手。

韓非這人比較簡單,想不到這裡,但李斯想到了,所以說韓非註定不是李斯的對手。李斯後來確實是把韓非給害了,雖然對手沒了,但這件事李斯做的確實不光彩。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李斯對於成就和權力是非常迷戀的,為了保住他自己的位子,他不惜去傷害別人,這也是那些一心想要權力的人,和學術之人的區別。

2、從和趙高聯合開始,李斯便走上了毀滅之路

在李斯做了丞相之後,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斷,但他非常沉迷於這種感覺,因為他畢生的追求就是權力,而現在的他什麼都有了。就在他春風得意的時候,一件大事發生了,秦始皇去世了,這時候趙高找了過來。趙高找李斯,是想找一個靠山和得力的助手,而他之所以能說動李斯,也是因為他找到了李斯最在乎的東西,那就是權力。如果兩人聯合的話,以後丞相還是你李斯的,如果不聯合,等蒙恬他們回來,也許你李斯就什麼都不是了。

李斯就這樣被趙高說服了,但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趙高並不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夥伴,以後一旦出事,趙高可能就會撇清關係。實際上,我們還是低估趙高了,他真正要的不是讓那個胡亥上位,而是把胡亥養廢,把李斯踢走,然後自己獨攬大權。所以在李斯還在憧憬明天的時候,趙高已經決定要對李斯出手了。

《史記》中記載,李斯多次在胡亥玩的正高興時進諫,然後胡亥大怒,說:“吾常多閒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

趙高確實很聰明,他沒有自己動手,而是等著胡亥發話。他故意讓胡亥沉迷享樂,然後專門在胡亥玩的最開心的時候,讓李斯去見胡亥。對於胡亥來說,每次在玩的開心的時候被打斷,時間久了,肯定會非常生氣的,有一天他實在忍不了了,然後把李斯關了起來。這時候的李斯其實已經斷了和胡亥的所有聯絡,他的所有舉動都被告知了趙高,想要出來,根本就不可能。

其實李斯和趙高也不是一路人,趙高喜歡權力,但他是為了拿來享樂,而李斯同樣也喜歡權力,但他卻是在實打實的為朝廷辦事。直到生命倒計時的時候,李斯才後悔了,如果不是他執著於權力的話,就不會被趙高蠱惑,然後犯下大錯了。現在命也快沒了,他卻突然想起自己帶著兒子一起玩的場景。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只是再也不能實現了。

總結

李斯這個人因為和趙高勾結,所以人們對他的評價一般,但這個人其實並不壞,只是有些執著而已。縱觀他的整個人生,可以說是起起落落,這種落差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所以說他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那究竟是什麼讓他結局悽慘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權力,因為對權力的喜愛,讓他度過了一個個難關,也因為對權力的喜愛,讓他矇蔽了雙眼,被人蠱惑,不管如何,這都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參考文獻:

《史記》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故宮半解之上了鎖的珍妃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