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漚浮。各勢力之間是要來往的,總有使者要負責傳遞訊息,當他們在出使過程中有所表現,就容易被載入史冊。本篇來聊聊三國時期東吳的一位使者,沈珩héng,字仲山。
沈珩是揚州吳郡人,吳郡四姓顧陸朱張只是最著名的幾家,孫策所在的孫氏也起家於吳郡,沈珩背後應該也是有家族的,被孫權誅殺的沈友也是一時俊彥,沈睧hūn是名士高岱的朋友,案邯鄲淳所著的《笑林》,沈珩還有個弟弟沈峻,以吝嗇聞名,這幾位都是吳郡人士,只是沈氏在吳國的影響力不大。
“沈珩弟峻,字叔山,有譽而性儉。”——《笑林》
沈珩同樣滿腹經綸,年少時他就涉獵了各種經學典籍,尤其擅長《左傳》、《國語》。沈珩智謀過人,還有隨機應變的才能,因此他被孫權選為派去魏國的使者。回頭看看當年的“沈郎”,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沈友,他同樣能言善辯。
“又辯於口,每所至,眾人皆默然,莫與為對,鹹言其筆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過絕於人”——《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錄》
《三國志》裡提到的吳國使者並不少,先列個名單:諸葛瑾、沈珩、趙諮、馮熙、陳化、張溫、王蕃、鄭泉、殷禮、張儼、丁忠、紀陟zhì、弘璆qiú,排在前面的幾位都是較為出名的。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雖然向魏國稱藩了,但是並不想讓兒子孫登去魏國當質子,這事又不能明說,所以他派出了當時擔任西曹掾的沈珩。
“帝欲封權子登,權以登年幼,上書辭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陳謝,並獻方物。”——《三國志·吳主傳》
沈珩抵達魏國後,曹丕就問他“吳國討厭魏國向東擴張嗎?”,沈珩表示沒這事,曹丕繼續追問為啥,沈珩迴應得不卑不亢“因為相信以前的盟約,現在重歸於好,所以不討厭。如果魏國想要背盟,那自當有所防備。”
曹丕問完吳國的態度,又開始追問質子的事“聽說吳國要把太子孫登送來,這是真的嗎?”沈珩矢口否認“我在江東入朝不能坐下,宴會也不參與,您說的這種討論我沒聽說過。”曹丕還是挺看好沈珩的,沒事就把沈珩叫來聊天,沈珩也是隨叫隨到,曹丕始終沒能難住沈珩。
沈珩是暫時迴避了讓孫登入魏這事,但光靠避而不談是不能打消曹丕這想法的,所以孫權還有後續的手段,孫權安排的下一個人是浩周,一位魏國降將。孫權對浩周禮遇有加,徹底把浩周忽悠了,浩週迴到魏國用全家百口的性命保證孫權一定會派質子,這也為孫權拖延了足夠的時間,久到夷陵之戰都打完了。
沈珩回去向孫權覆命時特意提到了劉曄,因為當初孫權稱藩時劉曄是堅決反對的,沈珩認為雖然暫時麻痺了魏國,但己方還是要提前做好準備。孫權對於沈珩這次出使挺滿意,封沈珩為永安鄉侯,遷任少府。《辨亡論》中提到趙諮、沈珩“敏達延譽”,這是誇讚他們機敏善辯,能傳揚聲譽。
奉使稱意,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