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擊匈奴之戰
匈奴,歷古以來,便是邊境最讓人頭痛的敵人。他們是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天性好戰。
在戰國時期,中國內亂之際,面對匈奴的攻勢,各國都無法分出精力回擊匈奴,只能採取保守措施。匈奴趁這個機會南下,佔領北部邊郡多個地方,並以內蒙、河套地區為據點,直接威脅著秦國首都。
一統六國的秦始皇面對匈奴的屢屢侵犯,一開始也並沒有選擇直接修建萬里長城,而是派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將蒙恬,讓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向北出擊匈奴。
面對北擊的節節勝利,匈奴的一退再退,秦始皇並未選擇一舉殲滅匈奴,而是在燕、趙、秦三國原來長城的基礎上,徵發大量民兵修建起萬里的長城。
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對於匈奴的騷擾進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即使是對於後世。
但是,當初蒙恬的軍隊打的匈奴可以說潰不成兵。但為何,秦始皇不選擇一舉殲滅,永絕後患呢?而是選擇費時費力的修建長城呢?
北逐憂患匈奴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它的民族人數眾多,且個個都是驍勇善戰。
匈奴是遊牧民族,隨畜牧轉移進行遷徙,秦朝軍隊面對這種追擊形式並不討好。秦朝北擊之戰的兩次大進攻,都是出其不意,先發制人。
第一次,蒙恬率領軍隊先發制人,打破從前對於匈奴的保守政策,出其不意,北上進攻,且攻勢猛烈,讓匈奴無招架之力。匈奴退逃,秦軍繼續向北逐進,收復河南等地。
第二次的進攻,蒙恬趁匈奴首領頭曼單于集結起兵之時,主動出擊,不給匈奴以喘息之地,給了匈奴一個措手不及。
匈奴損失嚴重,頭曼單于被迫退出陰山和賀蘭山高地,往北後退七百多裡,最後退到陰山以北的漠南一帶。
自此,蒙恬的三十萬大軍一直駐紮在北邊,對匈奴進行威懾,使其不敢侵犯秦朝領土。
戰爭的勝利,並沒有讓秦始皇衝昏了頭腦,他冷靜分析,若是一直北逐匈奴,很可能會讓三十萬大軍深陷北方,即使國力恢復得很好,面對長途征戰,糧草也可能跟不上。
中原人對於匈奴人所生活的環境也是陌生不適應,很難確定,能否一舉拿下。當前,國內形式,雖已大統,但仍然不穩定。
且秦朝的國力只經過幾年的恢復,對於三十萬軍隊繼續北上追擊匈奴,仍然是不小的壓力。即使艱難勝利,對於秦朝也會是不小的損傷,到時對於國內很難進行壓制。
唯一能做的便是,讓三十萬大軍繼續駐守北方,面對匈奴的騎兵眾多,想到的也是繼續沿用從前的長城 並進行修築。
秦朝沒有繼續北上進攻,給了匈奴及自己休養生息的時間,並加緊長城的修築,等到長城修築完成,自己的國力恢復高水平。
若面對匈奴的再次挑釁,可以有能力進行有力回擊甚至殲滅。
大一統局面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最主要的是穩定天下的局面,有一系列的法律措施等待實行,只有先實現政治上的穩定,讓國家內部局面統一,才能去考慮外部邊境的安穩和諧。
對於匈奴,秦始皇下令蒙恬帶領三十萬大軍進行討伐,只能是相當於驅逐,而不是殲滅掉。
因為匈奴的實力很強大,若貿然一直進攻企圖滅掉,很可能得不償失。
假設最大的幸運:最後成功滅掉匈奴,國家內部形式依然穩定。可北方這麼大塊地域要怎麼管,那些軍隊俘虜和匈奴人要怎麼解決。最後只能是尾大不掉,成為秦朝最大的隱患,威脅秦朝的統治。
更何況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兵荒馬亂,再次大肆擴張出徵,很可能激起百姓的憤怒之情。
而修建長城既能很好抵禦北方匈奴的再次入侵,也可以減輕百姓的壓力。
修建長城的優勢匈奴大多數是騎兵,活動範圍廣,而且秦朝與匈奴的邊界有萬里之長,如果處處有重兵把守,會對百姓生命、財產都造成一定的壓力負擔。
這條長城基於從前修建的只是多加修繕,並把國與國之間的進行重修連線。修建好的萬里長城有效防禦了匈奴的南下進攻和掠奪,對於秦朝的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這條萬里長城,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因地制宜,修建出的易守難攻的建築,也許正是秦始皇內心所期望的,既能保護好自己的領地,又能抵禦外族入侵。
如果秦朝國力得到很好恢復,想要一展雄心,對外擴張,這條萬里長城可以給他足夠信心,可以相當於強有力的根據地,也可以是最低的底線。
當初秦始皇不選擇一舉殲滅匈奴而是著手修建這萬里長城,可以說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決定。
但可惜,秦朝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滅亡原因有人說是因為秦朝的暴政,比如,秦始皇修建長城,長城底下就埋藏無數屍骨。
我倒覺得這個原因很小,或許也有吧,但如果像電視中看到的那樣,被看守鞭打逼迫幹活,有點不合情理,修建的主力是軍隊和徵調的民夫,還有犯法的罪犯。
對於無罪之人甚至護國有功的將士鞭打逼迫致死,感覺甚是不合理。不過,也許吧。
秦始皇選擇修建萬里長城而不是繼續進攻殲滅匈奴,更多可能是為了秦國以後的發展,至於後來自己的突然離世,秦國的滅亡都出乎他的意料了吧。
我覺得若是,秦國真的就像一個普通王朝,延續個幾百年,修建長城對於秦國的統治會更有幫助,從它對後來朝代的利益可以清楚看出。
不過,後來的一切,秦始皇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他應該還會選擇修建而不是追擊吧。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歷史也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