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要做夢的;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夢,有著不同的夢想,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在追逐自己的夢想。烏什是祖國西北邊陲與吉爾吉斯坦接壤的一個地方,偶然的因素讓我開始關注烏什,在網路了我遊歷了有著“半城山色半城泉”之美的烏什縣城;在浩瀚的歷史地長河裡探尋烏什的歷史後發現,烏什不僅是古代著名絲綢古道上重要的驛站,更是一代又一代中華英雄兒女開疆拓土追逐夢想的地方。
公元前119年的烏什,曾經是西漢因出使西域而名垂青史的張騫二次出使逐夢的地方。為了開疆拓土和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公元前138年大漢王朝第一派出了張騫出使西域,歷時13載出發時的100多人回來時僅剩3人。當時的“西域”曾先後存在的三十六國之一的尉頭、溫宿,就位於今天烏什縣一帶。張騫公元前119年率領300人第二次出使西域,途徑了今天烏什縣境沿天山的數處隘口,烏什現存素稱“繼超追騫、遠邁漢唐”的文化遺址將軍嶺見證了張騫的勇敢和艱辛。
公元73年的烏什,曾經是東漢“投筆從戎”的班超逐夢西域三十年的地方。今天的烏什大地當然也少不了班超“獨有英雄驅虎豹”的足跡。班超其父班彪、其兄班固、其妹班昭撰寫了《漢書》,史學家之家出生的 班超從小志向遠大又勤奮好學,博覽群書。雖然家境比較貧寒,只能在首都洛陽靠抄寫官府文書餬口,但卻被給他相面的人斷言其有“萬里封侯”之相。他在抄寫文書的時候也常常擱下筆,感嘆大丈夫就應該像張騫那樣為國家建功立業。
漢明帝於公元73年派遣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諸國皆臣服於漢朝,還在西域鎮守了三十餘年,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班超初出茅廬就留下了流傳千古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傳奇故事。年輕的班超渾身是膽,率三十幾個人進入了鄯善國,鄯善王接待態度的巨大變化讓班超敏銳地發現必定是北匈奴的使者到達了這裡。班超帶領全部家當三十幾個人埋伏在匈奴使者駐地,放起的一把大火讓匈奴使者不明情況驚慌出逃,班超將匈奴使者首級拿去給鄯善王看,把國王嚇得大驚失色,馬上表示稱臣納貢,並將質子交給班超帶回洛陽。
在征服西域最大的龜茲國時,班超先降服了位於今天烏什的溫宿、尉頭等小國,最終使西域36國納入了東漢的版圖,東漢朝廷可以直接干涉西域各附屬國的內政和排程軍隊,班超因收復西域的大功被朝廷封為“定遠候”。
公元678年的烏什,也是“初唐四傑”之一的著名詩人駱賓王逐夢的地方。懷才不遇的駱賓王因牽受到排擠從軍西域的冬天,駱賓王來到今天烏什所在的溫宿國,月夜登上城樓,觀看近處的軍營,還寫下了《溫宿城望軍營》一詩:
虜地寒膠折,邊城夜柝聞。
兵符關帝闕,天策動將軍。
塞靜胡笳徹,沙明楚練分。
風旗翻翼影,霜劍轉龍文。
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
煙疏疑卷幔,塵滅似銷氛。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召勳。
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高僧唐玄奘在取經的路上,也曾經今天烏什燕泉山風景區的燕子山,翻越別迭裡山口,西去取經。燕子山古稱烏赤山,意為巨石山,大石城由此得名,此地劉錦堂寫下了“遠邁漢唐,繼超追騫”的光榮史詩,也在向今人訴說著烏什的古老歷史。
1845年的烏什,曾經是清末“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逐夢的地方。被清廷流放新疆三年的林則徐,抓住獨特的機遇以獨特的方式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發明的“坎兒井”“林公渠”至今依然造福新疆各族人民。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初,林則徐奉旨赴南疆,在進行土地勘查大半年的時間裡,用他年邁的雙腳走遍了包括烏什在內的南疆八城,為清廷制定南疆墾荒政策提供了真實的依據;針對新疆邊防形勢林則徐提出改屯兵為操防,讓種地的戰士回到營院裡,專門搞訓練,把騰出來的土地交給維吾爾族群眾耕種,南疆的三處兵屯就包括了今天的烏什。林則徐在南疆勘察土地的時候,十分注意協調各民族間的關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矛盾與糾紛,緩和民族關係,以達到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邊防的目的。
今天的烏什,更是來自全國各地對口援疆和新疆區直單位同志們共同逐夢的地方。為了邊疆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更為了邊疆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時代來自五湖四海祖國兒女,他們在烏什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他們為各族人民帶去了黨的溫暖和關懷,同時也在默默忍受著不能照顧父母和陪伴家人的痛苦,“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和昔日的張騫、班超,唐玄奘、駱賓王、林則徐一樣,他們在祖國遙遠的西北邊陲烏什,與十四億中華兒女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令我自豪的是,在烏什奧特貝希鄉4號村有我大學的一位同學在駐村工作隊,我在遙遠的山西為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