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或許會成為繼二月的俄烏衝突爆發後,又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月份。不用說,我們又一次“共同見證了歷史”。據新華網報道,時隔二十年,歐元對美元匯率再次跌至近乎1:1的比例。那麼,歐元和美元“等值”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說更危險的局面還在後面?
嚴格意義上來說,無論是人民幣對美元,還是歐元對美元,彼此之間都是“競品”,誰都想爭得全球第一大國際貨幣的地位。歐元為什麼會暴跌?一句話,大家對歐元失去了信心,對其需求相對疲軟。我們都知道,俄烏衝突導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全球供應鏈失衡又加劇了歐洲的通貨膨脹。目前,歐元區通脹普遍高達8.6%,波羅的海三國的通脹率更是達到了20%左右。無腦地追隨美國實施對俄製裁,讓歐洲諸國在普京政府的報復下苦不堪言……
當然,美國的經濟情況其實也不太好,拜登上任後對美元的超發,再加上其國內盛行“貿易保護主義”,讓美國的通脹程度比之歐洲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可以說經濟暴雷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然而,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美國的安全環境及軍事實力顯然不是歐洲可比的,更遑論俄烏衝突破壞了歐洲國家對地區穩定和繁榮未來的預期。於是乎,雖然美元和歐元都開始“擺爛”,但美元仍憑藉著美國的國家體量和世界地位,受到了資本市場更多的青睞。
況且,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美聯儲可通過“暴力加息”,以巨大的虹吸效應促使美元迴流。不久前,美聯儲一口氣加息了75個基點,創下1994年以來的最大幅度單次加息紀錄。同時,美聯儲宣佈將縮減8.9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計劃。不得不說,美國的手段相當老道和毒辣,加息與縮表“雙管齊下”,瞬間導致市場美元短缺,進而表現為美元升值。
同時可以看到,除歐元外,英鎊和日元等貨幣對美元都呈現出不同幅度的貶值。也就是說,當下的美國正在拼命拯救自己,既然說好了“要薅全世界的羊毛”,那就誰都不能放過,歐洲和日本的一票盟友也在薅羊毛的範圍之內。更何況,不管是歐盟還是日本,哪個不是經濟實力不弱的“肥羊”?從它們身上吸血,何樂而不為?
美元的升值和他國貨幣的貶值,將導致後者的購買力下降,特別是那些高度依賴全球貿易的國家,這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對於一些低收入國家來說,美元升值意味著本國債務成本的增加,它們很可能因無法償還債務而陷入國家破產的危機。比如,斯里蘭卡破產的部分原因就是主權債務違約,這與美元升值不無關係。
可想而知,如果美國繼續如此激進地加息,全球經濟發展都將遭遇重大挑戰。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或將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不同程度的政局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