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拿破崙戎馬一生,唯有滑鐵盧會戰遭遇了真正的滅頂之災。然而,艾勞會戰卻幾乎賠掉拿破崙大軍團一半的家底。
戰後,奧熱羅所部第七軍與被拿破崙視為瑰寶的繆拉騎兵軍都遭到了重創。這意味著拿破崙在今後的戰鬥中將無預備隊可用。
雖然交戰雙方都宣稱嬴得了會戰的勝利,人們也將艾勞會戰評價為一場“輸贏難以定論”的會戰。事實上,就結果來研判,拿破崙幾乎輸掉了這次會戰。
1806年10月,拿破崙率法軍在耶拿戰役中擊潰普魯士軍隊主力,在佔領柏林後繼續向東推進,進入普屬波蘭。俄軍卻在俄普邊境城堡基地集結待發。
本來,拿破崙希望以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來結束戰爭,但這一設想沒能達成。由於當地道路狀況很差,部隊在泥濘中長途跋涉後變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在大地封凍之前,任何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都無法進行,因此,雙方只好宿營過冬。
拿破崙花費了大量時間試圖改善自己部隊的後勤狀況,並重整他的軍隊,為來年春天做好戰爭準備。於是,為每個軍劃定了徵集糧秣和補給品的區域。
當時,法國大軍團的左翼是貝納多特第一軍和奈伊第六軍,由於第六軍的駐紮地區人口稀少,難以供養部隊,奈伊便想進佔北面遠處較富裕的地區。
而俄軍因為國內後續部隊逐漸抵達,原本就準備著手展開冬季反擊;現在,奈伊的魯莽行動卻讓俄軍先動了起來。
1807年1月,本尼格森率領的約7萬5千人俄軍和8千普魯士軍隊從東普魯士首府哥尼斯堡出發,進擊貝納多特和奈伊率領的法軍第一、第六軍。
俄軍計劃的第一階段實施得非常順利。本尼格森以約翰尼斯堡森林和斯伯爾林格湖作掩護,成功避開了法軍巡邏騎兵的偵察。到1月18 日,他已抵達預定的反攻陣地。而法軍對敵方主力部隊的調動渾然不覺。
19日,俄軍與奈伊第六軍的騎兵在斯希派拜爾遭遇;之後,俄軍又與貝納多特第一軍在莫龍格打了一場遭遇戰。最終,這兩場小規模的戰鬥提醒了拿破崙,使他意識到了危險和戰機。
俄軍西進縱隊的左翼暴露,拿破崙當然不會浪費這麼好的機會。於是,法軍決定在1月 27日主動出擊。
拿破崙命令貝納多特第一軍後撤,引誘俄軍向維斯瓦河推進。大軍團其餘的第三、第四、第六、第七軍和預備騎兵則將在2月1日拔營北上,在姆瓦瓦和奧特爾斯堡(今波蘭什奇特諾)一帶集結,最後,經阿倫施泰因(今波蘭奧爾什丁)北上以切斷俄軍退路。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發生了意外,幸運女神對俄羅斯人露出了笑容。哥薩克巡邏隊捕獲了一名法軍參謀,他是被大軍團參謀長貝爾蒂埃派去給貝納多特第一軍下達作戰命令的。
貝尼格森得知法軍動向後,立即返軍普魯士-艾勞,迎戰法軍。巴格拉季昂率領的俄軍後衛部隊成功阻擊了法軍,使俄軍主力得以佔領艾勞城北的高地,從容設立陣地。
在法軍奪取艾勞後不久,拿破崙就親自抵達了艾勞,開始指揮全軍作戰。
他命令蘇爾特第四軍 (7日夜間的艾勞爭奪戰中,僅勒瓦爾、勒格朗兩師步兵即損失約4千人,因此,8日的戰鬥中,第四軍的主角是未參與夜戰的聖伊萊爾師)和奧熱羅第七軍約1.5萬人,在近衛軍約7千人、預備騎兵約1.1萬人的支援下,在拂曉時從艾勞發起正面攻擊。
達武第三軍約2萬人將迂迴俄軍左翼,奈伊第六軍約1.5萬人要咬住俄軍右翼,即萊斯托克指揮的普俄聯軍約8千人。
如果貝納多特第一軍、達武第三軍、奈伊第六軍都能夠及時趕到戰場,那麼,法軍就能在兵力上壓倒俄軍。可是,不僅後兩者姍姍來遲,另外,由於前述被派往貝納多特第一軍的傳令參謀被俄軍俘獲,第一軍近2萬士兵根本就沒有抵達艾勞戰場。
2月8日早晨,艾勞會戰在一片風雪中正式爆發了。扣除正在趕往戰場的萊斯托克所部普軍,俄軍在艾勞的總兵力大約為6.7萬人,大炮有260門。
此時,法軍在艾勞的總兵力約5.6萬人,大炮卻僅有140門,只相當於並不多俄軍的一半。拿破崙只得在兵力、火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參與會戰。
早晨6點30分左右,俄軍炮兵首先對法軍開火,法軍火炮當即還擊。冰雹般的炮彈令艾勞鎮上的法軍出現了一陣短暫混亂。不過,法軍炮兵還是及時展開反擊,雙方的將近400門大炮一齊迸發出怒吼。
根據拿破崙的計劃,此前攻佔艾勞的蘇爾特第四軍勒瓦爾師、勒格朗師將牽制俄軍中央和右翼。第四軍聖伊萊爾師、奧熱羅第七軍和繆拉的預備騎兵則移向己方右翼,牽制俄軍左翼,等待達武第三軍抵達戰場,爾後聯手發起合擊,以6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師的優勢兵力碾壓敵軍。
上午8點多,拿破崙在艾勞附近的高地上觀察到達武軍(先頭一個師)正在接近,不待繆拉所部騎兵準備完畢,便命令聖伊萊爾師與奧熱羅第七軍對俄軍右翼發起攻擊。
49歲的奧熱羅當時正患急性風溼病,可還是毅然親自帶隊參與衝鋒,儘管他原本只能乘坐雪橇,最終還是騎上戰馬指揮部隊。第七軍德雅爾丹師、厄德萊師的1.2萬名步兵一如當年在意大利戰場上一樣衝鋒陷陣。
但是一陣驟然而至的暴風雪,使他們遭受了可怕的厄運。撲面而來的風雪使士兵們的雙眼都難以睜開,只能走一步拖一步地掙扎著前進,更不要說看清前面的敵人了。於是參與攻擊的三個師就這樣在暴風雪中迷路了,第七軍的兩個師開始往左越偏越遠,與聖伊萊爾師拉開的距離也越來越大。
就在風雪勢頭稍稍減弱的時候,這兩個師的行軍縱隊還沒來得及展開,就撞上了由72門大炮組成的俄軍炮群,送給了俄軍絕佳的側射目標。
此外,由於寒風自北向南吹拂,俄軍炮兵可以相對準確地瞄準射擊。但原本要支援步兵前進的法軍炮兵,卻只能盲目射擊,奧熱羅第七軍自此陷入世界上兩支最優秀炮兵部隊的火網之中。
德雅爾丹師雖然突破了俄軍結合部,但在本尼希森早有準備的縱隊反突擊前鎩羽而歸。散開的法軍步兵給予了俄軍騎兵攻擊的天賜良機,科爾夫少將當即指揮一個騎兵旅攻入聖伊萊爾師側翼,迫使其退回原戰線。
正當德雅爾丹師和當面的俄軍扎波爾斯基旅惡戰之際,曼陀非爾少將指揮聖彼得堡龍騎兵團和附近的驃騎兵團,突然殺入未及列成方陣的法軍。
據各團人數統計,艾勞會戰當天,第七軍僅步兵就損失了至少七千多人,敗退下來的第七軍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力。戰場上,只有聖伊萊爾師還能勉強支撐。
此時,達武第三軍不幸被俄軍小股部隊利用地形阻攔,遲遲未能趕到;奈伊第六軍也不見蹤影。暴風雪逐漸停止,法軍的視野終於清晰了。然而,拿破崙從公墓所在高地上看到的是一派絕望的景象,戰況對法軍極為不利。
雖然如此,拿破崙仍然保持著冷靜,他知道法軍必須有所作為,而此時唯一有能力發起大規模攻擊的只有繆拉所部騎兵。
於是,他馬上找來了繆拉,指著前面“打起仗來像公牛一樣”的俄軍,對繆拉說:“你會讓這些傢伙把我們吞掉嗎?”
繆拉立刻明白,如果此時不阻止俄軍,法軍將被一分為二,並將輸掉艾勞會戰乃至整場戰役。他必須帶領他的騎兵勇敢作戰,力挽狂瀾。
此時,扣除此前已經投入戰鬥的各個騎兵師,繆拉手中還有3個騎兵師,共計4個胸甲騎兵團和8個龍騎兵團可供使用。不過,這12個團僅有40個騎兵中隊。而且,在波蘭和東普魯士的艱苦冬季裡,各個中隊也大多出現了嚴重減員。因此,投入戰鬥的胸甲騎兵和龍騎兵總共約有5000人。
繆拉揚起馬鞭,高喊一聲,“跟著我!皇帝萬歲!”躍馬第一個衝了出去。
緊跟著他的是格魯希將軍指揮的第2龍騎兵師,之後是多特普爾將軍的第2重騎兵師,克萊因的第1龍騎兵師(欠兩個團)則負責掩護多特普爾的右翼。
12個騎兵團發動了集體衝鋒。他們在白雪皚皚的平原上奔馳著,不斷穿過第七軍的潰兵,陣陣的馬蹄聲,使大地也為之顫抖。5000名騎兵高舉刀劍,一起高喊:“向親王集中!皇帝萬歲!”
處在最前面的格魯希,迅速地將他的龍騎兵向兩翼展開,與身處俄軍步兵前方,正在追殺第七軍餘部的俄軍龍騎兵、驃騎兵展開交鋒。
第2龍騎兵師第1旅很快便被擊退,格魯希本人也不幸落馬,差點受傷。然而,他隨即上馬再戰,指揮第2旅以不小的代價擊退了俄軍騎兵。然而,在法軍龍騎兵面前,俄軍第3、第8步兵師已經擺開了完整的橫隊戰線,龍騎兵就像浪拍巉巖般地無功而返。
與此同時,克萊因的第1龍騎兵師也擊退了俄軍科爾夫騎兵旅。面對俄軍的頑強抵抗,多特普爾的胸甲騎兵必須投入戰場,這些享受優厚待遇,被戰友們稱之為“大後跟”、“大靴子”的馬上龐然大物展開了猛烈衝擊。
多特普爾此前曾向拿破崙誇口,“陛下,你只用看到我的大後跟,他們就像踩穿黃油一樣衝進敵陣!”面對剛剛擊退了格魯希的俄軍步兵,將近2000名胸甲騎兵以快步整齊推進,儘管步伐並不匆忙,卻自有一股攝人威勢。
不過,在俄軍尚屬完整的步兵陣型面前,胸甲騎兵的第一次攻擊依舊鎩羽而歸。但經驗豐富的騎兵們立刻轉向側面,爾後重整部隊,以泰山壓頂之勢殺入俄軍防線最薄弱的地方——第3步兵師與第8步兵師的結合部。
胸甲騎兵的第二波衝擊最終撕開了防線,多特普爾與格魯希的騎兵如同開閘洪水般湧入俄軍戰線後方,俄軍的第二線部隊未集結成方陣,也沒有來得及組成連續戰線,便被法軍騎兵淹沒。
法軍胸甲騎兵甚至闖入了俄軍總部附近的一片小樹林,此時,兩個俄軍騎炮連不分敵友地猛烈發射炮彈,總算用24門火炮擋住了法軍騎兵洪流,多特普爾將軍也在此時腿部中彈,六天後傷重而亡。
就在法軍騎兵突擊勢頭被擋住的同時,在驚恐過後,俄軍第3、第8步兵師的士兵開始勇猛還擊。他們重新組成了戰線,向著法軍騎兵展開狂亂而猛烈的射擊。
一面是俄軍威力可怕的炮群和騎兵預備隊,一面是俄軍步兵的刺刀與步槍,法軍騎兵身處困境,一場混戰就此展開。
繆拉的騎兵已經完成了突破的壯舉,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衝擊效果開始淡化。此時,法軍騎兵已經處於近乎絕望的窘境,繆拉只得下令騎兵沿原路返回。
皇帝看見了這一切,他立刻下令貝西埃率領近衛軍騎兵再次衝擊俄軍步兵,同時發起救援——繆拉的騎兵原本意在拯救奧熱羅的步兵,但此刻,他們也需要近衛騎兵的援手。
打頭陣的是達爾曼將軍指揮的一千餘名近衛獵騎兵(包括馬穆魯克騎兵在內),他們一度破開了一個有所殘損的俄軍方陣,卻被另一個方陣擊退,最終與俄軍騎兵和炮兵陷入混戰。
正在此時,奧德內將軍指揮的九百餘名近衛擲彈騎兵終於抵達戰線,他們是騎著黑馬、頭戴熊皮帽、身姿威武的重騎兵。儘管未曾佩戴胸甲,也被不少俄軍誤認為是人高馬大的“近衛胸甲騎兵”。一部分重騎兵將近衛獵騎兵解救出來,另一部分則和俄軍驃騎兵展開廝殺。
俄軍驃騎兵來自三個不同的團,組織也已相當混亂,但在惡戰中毫不畏懼,硬是在刀劍搏殺中將法軍近衛擲彈騎兵擊退。所幸指揮一半擲彈騎兵的勒皮克上校經驗豐富,他隨即命令退卻騎兵重整隊形,指揮手中的兩個完整中隊殺退了已經隊形混亂的俄軍驃騎兵。
此後,法軍的近衛獵騎兵與近衛擲彈騎兵相互掩護,兩度突破俄軍戰線,為騎兵大部隊後退打開了一條血路,勒皮克上校甚至率領兩個擲彈騎兵中隊突入俄軍陣線中部。
激戰中的近衛獵騎兵和擲彈騎兵都損失慘重。勒皮克上校親自率領的兩個近衛擲彈騎兵中隊起初只有三十餘人得以歸隊。而達爾曼將軍受了致命傷,獵騎兵折損官兵245人、戰馬235匹。近衛擲彈騎兵死傷官兵185人,此外還有1名軍官和51名士兵成為俄軍戰俘。
中午前,整個艾勞戰場呈現犬牙交錯的複雜態勢,法國騎兵在反覆衝殺,俄國步騎兵也在頑強地反擊,並一度攻入艾勞城內。
拿破崙所在的艾勞墓地成為俄軍炮兵的重點轟擊目標。在密集的炮火下,拿破崙身邊的衛兵換了一批又一批,連近衛軍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動搖,但拿破崙始終沒有離開半步。
當繆拉所部騎兵折返後,一支4000人的俄國擲彈兵脫離支離破碎的陣線,突破層層阻擊,徑直殺向拿破崙。
就在貝爾蒂埃下令備馬準備撤退之時,拿破崙沉穩地命令投入近衛軍步兵,兩支同樣堅強的軍隊迎頭撞在一起,雙方都不屑朝對方開槍。於是在拿破崙面前,這兩支作風硬朗的近代部隊上演了一場中世紀似的血腥搏殺。
就在貝西埃的近衛步兵奮戰之際,繆拉著手重組騎兵,多特普爾的胸甲騎兵當天已經無法繼續投入戰鬥,格魯希的龍騎兵只能掩護近衛炮兵,倒是克萊因的龍騎兵還能繼續在右翼投入一線戰鬥。
當克萊因看到拿破崙遇到危險,就急命未參與大沖鋒、建制大體完整的布呂耶爾輕騎兵旅回援,他們快速殺入俄軍步兵側翼,步騎合擊,成功擊退了俄國擲彈兵。俄軍的反擊與法軍的進攻都暫時告一段落。
這時,雙方都失去了發起決定性攻擊的能力。在前後參與衝鋒的7千名法國騎兵中,約有兩千餘名勇士死傷。而在這些勇敢騎兵的身後,同樣有數千名俄軍士兵喪失了戰鬥力。
這次騎兵突擊成了戰役轉折點。本尼格森為抵擋這次衝鋒,幾乎調動了所有部隊,致使俄軍各部(包括炮兵)都蒙受了損失。
拿破崙不惜長時間置身於炮火之下以激勵士氣,並趁機將退回的蘇爾特第四軍和奧熱羅第七軍重新布成了基本連貫的陣線,贏得了坐等達武第三軍增援的時間。
戰鬥持續到午後,達武第三軍到達戰場,給法軍局勢帶來了轉機。他以凌厲的攻勢插入俄軍左翼,幾乎使俄軍左翼崩潰。
不過到下午4時,俄方也等到了他們的救星——萊斯托克率領的8千名普魯士人,他們搶在奈伊第六軍之前趕到了戰場,並在炮兵支援下對達武第三軍展開了反擊。
達武第三軍在受敵兩面夾擊之下頑強據守。此時,達武對戰士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勇士將找到他光榮的歸宿,而懦夫將腐爛在西伯利亞荒野!”法軍士氣大振,終於頂住了俄普聯軍的進攻。
達武將所有炮兵都集中起來,用極富殺傷力的榴霰彈猛轟敵軍的密集隊形,俄普聯軍的3次進攻均未奏效。炮擊直到晚上10時才漸漸停止。俄普聯軍最終沒能撼動達武第三軍,他們被迫率先撤離了戰場。
最遲趕到戰場的奈伊元帥看到了一幅恐怖的景象:滿山遍野的屍體和埋在雪中垂死的士兵。雙方几乎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俄普聯軍正緩緩地退出戰場。
奈伊元帥不禁感慨地說:“這是多麼大的一場屠殺啊!也沒打出個什麼名堂!”
戰後據估計,法軍的傷亡可能在2萬到3萬左右,這是拿破崙到那時為止所進行過的會戰中流血最多的一次。
俄軍的傷亡大體與法軍相當,再加上缺乏營帳和給養,還有更多艾勞會戰倖存下來的俄軍士兵倒在漫漫風雪之中。
拿破崙則憑藉著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依靠法軍騎兵的奮勇衝鋒,終於逼退了俄軍,贏得了這場近乎平局的勝利。
在這次戰役中,法軍大軍團暴露出來的問題,在1812年徵俄戰爭,以及滑鐵盧會戰中得到了放大,使得拿破崙走向了最後的敗亡。
法軍最為擅長“就地補給”。在1806年冬季,拿破崙為每個軍都劃定了徵集糧秣和補給品的區域,為來年春天的戰爭做準備。他但這項安排卻會使法軍遍佈波蘭全境,從而削弱全軍的戰鬥力。
俄國人不想給他喘息之機。1807年1月中旬,本尼格森率領俄軍開始向法軍左翼機動,經過兩次小規模的遭遇戰,拿破崙才發現了俄軍的意圖和弱點。
拿破崙企圖以貝納多特第一軍正面牽制俄軍,以主力迂迴俄軍的左翼。本來拿破崙的計劃頗為完善,可百密終有一疏,他的命令不慎被聯軍截獲。本尼格森果斷撤退,跳出了拿破崙的“陷阱”。
俄軍撤退至艾勞城北的高地,並站穩了腳跟。8日上午,法軍以劣勢兵力和火力投入艾勞戰場,去強攻俄軍穩固的陣地。在誰的預備隊強大,誰掌握了勝機的時代,法軍失去了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基礎。
戰役之初沒能佔據有利地形的法軍,似乎從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地位。法軍左翼不斷遭受俄軍轟襲,損失慘重,右翼也未能有絲毫進展。拿破崙放棄一貫集中兵力決戰的戰法,在貝納多特第一軍不能趕到戰場、奈伊第六軍追擊普軍、達武第三軍沒有到達的情況下,以奧熱羅第七軍和第四軍的一個師向俄軍的左翼發起強攻。雖然上演了拿破崙戰爭中最壯觀的一次大規模騎兵衝鋒,但依然被俄軍擊退。
拿破崙本計劃在艾勞打一場防禦戰,阻止俄軍奪佔艾勞,但實際卻打成了進攻戰,8日早上的進攻全是法軍發起的,而奧熱羅軍遭重創,意味著拿破崙在後來的戰鬥中再無預備隊可用。幸虧在8日下午,達武趕到戰場,再次挽救了拿破崙的軍事聲譽。
普軍在8日下午4時趕到戰場,挽救了俄軍的左翼;而追趕普軍的奈伊第六軍直到當天晚上才趕到戰場,沒能參加會戰。由於兵力不足,拿破崙幾乎輸掉艾勞之戰。這一幕與滑鐵盧會戰是何等的相似。
艾勞會戰之後,拿破崙集中兵力取得了兵力優勢,率6萬5千法軍與本尼格森所率5萬3千俄軍再戰於海爾斯堡。會戰中法軍傷亡約1萬1千人,俄軍傷亡約9千人,兩軍仍舊未分勝負,俄軍依然率先撤出戰場。
本尼格森想要誘敵深入,進入柯尼斯堡休整,但拿破崙在弗裡德蘭堵住了他。弗裡德蘭會戰本尼格森背水佈陣,卻沒能迅速擊潰法軍前衛拉納部,拖到法軍主力到來後遭到慘敗。弗裡德蘭會戰法軍傷亡約8千人,俄軍傷亡約2萬人,拿破崙終於取得對本尼格森的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