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世紀的海員們經常要面臨致命的危險。光是來到海上就可能將他們暴露在致命的疾病和無數種喪命的方式之下。正如霍拉肖·納爾遜的海員舅舅曾經說過的那樣,在戰鬥中“一個加農炮就能轟掉你的腦袋”。在納爾遜的私信中,我們可以讀到他如何甘心接受死亡的命運。受傷不過是他所選的職業中存在的一種危險而已。

在他生前,人們便已經在故事和歌曲中頌揚了納爾遜的能力與膽量。當他的勇士們在特拉法爾加角水域為生命而戰時,他倒在了戰船的甲板上,脊柱被子彈射穿。當那烈火熊熊、傷痕累累的戰船在暴風雨奏響的凱歌中再次出現時,那個英勇的指揮官已經不在人間。納爾遜是海軍英雄,用盡生命恪守職責。他在開戰前夕發出的訊號“英格蘭期盼”(England Expects)成為航海時代的箴言。納爾遜的海員們在特拉法爾加戰役中取得的勝利使英國坐上了前所未有的海上霸主的寶座。

對於一個出生在諾福克郡的牧師的兒子來說,這是一場非凡的人生。納爾遜的第一次海上航行是去往加勒比地區,作為一個僅有12歲的男孩,從此開啟了持續一生的苦難。1773年,他參加了一場尋找北極點的航行,據說他逃下船,並在冰面上獵殺過一隻北極熊。他在印度洋感染瘧疾,並在尼加拉瓜的叢林中復發,幾乎被病魔殺死;他在聖胡安附近被黃熱病、食物中毒和痢疾輪番折磨;1782年,他在跨越大西洋的航行中被壞血病放倒;1794年,在封鎖科西嘉島期間圍困卡爾維時,他的右眼不幸失明……

對納爾遜而言,戰鬥任務可以簡單地用以下兩種方式結束:光榮地勝利或死亡。然而,在1797年7月他帶領勇猛的突擊隊突襲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斯港時,這兩種結束方式都沒能發生。他的突襲使突擊隊遭受重大傷亡,而納爾遜也被散彈擊中右肘,導致他的手臂被截肢。

納爾遜在1803年地中海戰役的初期階段的個人天氣記錄本,據說在航行期間被他釘在船艙裡。就像普通的航海氣候記錄一樣,這裡記錄著日期,每天數次的氣壓計讀數、每次讀數時間,以及天氣的概要說明。

這幅珍貴的特拉法爾加戰役簡圖為皇家海軍艦艇“貝麗島號”(HMS Belleisle)上的海軍上尉保羅·尼古拉斯(Paul Nicolas)所作。在戰鬥期間,“貝麗島號”在與“熱情號”(Fougueux)的戰鬥中遭到嚴重損毀。儘管如此,她依然拒絕投降。

“英格蘭期盼人人都恪盡其責”(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will do his duty),這是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戰役開戰前通過他的旗艦“勝利號”(Victory)戰艦發出的一條訊號。

在聖文森特戰役中,納爾遜擅自突破了海軍上將規定的防線,獨自一人開往敵人的火力範圍內,證明了他在戰術上的洞察力與勇敢的品性。18個月後,尼羅河之戰為他帶來“尼羅河的納爾遜勳爵”的頭銜。在哥本哈根,他鎮定地向丹麥指揮官發出一份停火提議,這個大膽的舉動奏效了,炮轟停止了。

在一個海上世界是“殘酷而野蠻”的時代,他作為一名講文明、守道德的指揮官脫穎而出,並且真正願意將自己置身於戰爭中最危險的前線。儘管在岸上有桃色醜聞,但至少在船上的納爾遜還是一位正直不阿的人,他的軍官和海員們對他充滿了崇敬與喜愛。(內容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Nautilus的筆記本》,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代的東京夢華與明清的江南市鎮相比,誰更接近現代社會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