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情“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這件事情不但徹底宣告了周天子王權的衰落,同時也掀起了新時代的序章,正式進入了戰國的時代。那麼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和不同在什麼地方呢?我個人的思考是思想意識的不同:春秋五霸“秦穆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齊桓公”,這五位君主在當時都是賢明之君並且在位時候國家也都是富強繁盛,但是終他們一生就算獲得了再大的成功和功績,他們在思想中依然是把自己當做臣子或者諸侯來定位,即使有“問鼎”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他們還是敬奉周王朝為正宗天子。然而三家分晉的成功向世人尤其是這些當時的國主、諸侯王們宣佈了一件事情:周王朝的王權已經徹底衰落,而且作為天子和王權象徵的周王朝自身的最後一點權力“授權”的能力也已經失去了最後的控制!換句話說,臣子悖逆弒上這樣的事情由天子直接授權認可了,名正言順的獲得了最官方最高權力機構的認可,這樣在思想意識之上當時的掌權者就明白了或者說是想通了一個道理:權力不再需要對天子盡忠或者維護國家王權綱紀才可以獲得,只要自身實力能夠達到,“名”這個當時最重要的東西誰都可以得到!這也導致了大家的思維方式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在之前,無論我多麼強大、富強,無論我有多少土地、人民、軍隊、金錢,我依然是諸侯國或者說依然是臣子,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到“王權”,打仗要師出有名、干涉他國為己獲利要師出有名、想要建立威信成就霸業需要師出有名,這個“名”就是要維護王權,做出政策決定和行動的時候要先考慮到保證王權和天子的尊嚴和統治!但是到這時候諸侯王們在進行軍事戰爭或者外交活動的時候不在考慮王權為先了,而是徹底的從自身的實際利益出發,王權徹底淪為了他們相互爭權奪利的工具!而這也是周王朝徹底走向衰落和滅亡的最後的一根稻草,卻是自己親手放上去的!

試想一下,如果三家分晉發生在春秋之際會有什麼樣的不同?我想如果是秦穆公、宋襄公或者齊桓公、楚莊王(沒有加上晉文公,因為他或者的話韓魏趙三家是不敢分晉的)他們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一定會爭先發表言論和採取行動來進行制止和打擊,因為他們五霸的身份就是通過領導其他國家主持他所倡導的正義或者政策來得到表現的,而且士大夫弒主而分其地這樣的事情對於他們這樣強大的君主來說也是不能原諒和縱容的事情,這樣會大大威脅到他們自身的統治!然而在戰國時代,這件事情卻這樣順理成章的毫無阻礙的獲得了成功,我所以我個人覺得戰國時期真的就是一個爭權奪利、相互火拼的時期,同時我覺得秦國最後的成功不只是因為當時秦國幾代人的積累和改革為秦國創造了同時期巨大的優勢,同時也是因為在思想意識上秦國與其他國家的不同!在當時因為合縱連橫的外交手段的出現,秦國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個體存在,因此雖然當時秦國自身也有一些內部問題,但是當時盛行於秦國的主流意識和思想就是“統一六國而兼併天下”,從始皇到臣子大家都有這樣的意願。而同時期的其他六國,當權和最受寵信的大臣都是貪權逐利之輩,君主也都是目光短淺、親近小人之主,所以合縱之際最終淪為笑柄、秦國“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之計策才能如此奏效!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曹操和蔡文姬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對她如此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