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柏林米特區的單車租賃

20世紀初的柏林,是不少美國藝術家眼中的“歐洲首都”,是自由而活躍的文化中心,它擁有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劇作家貝爾託·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藝術家喬治·格羅茲(George Grosz)等科學文化界著名人物。美國作家安德魯·納戈爾斯基曾寫道:“人們提到20世紀20年代的柏林,仍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就如同一場羅夏克墨跡測驗。”

1920年4月27日,是柏林歷史上的重要一天。在這天的普魯士地方政府議會上,“建設新的城市共同體柏林法案(Gesetz über die Bildung einer neuen Stadtgemeinde Berlin)”以微弱的票數優勢通過。決定這座城市命運的這一法案,後來被簡稱為《大柏林法案(Groß-Berlin-Gesetz)》,它是針對柏林城市規劃推出的系列改革舉措,也是二十世紀在柏林發生的各種大型社會試驗的組成部分。

柏林的誕生,離不開時任柏林市長的阿道夫·韋爾姆斯(Adolf Wermuth)和他的同事們的努力。1902年成為市長後,韋爾姆斯便開始醞釀“大柏林”計劃,因為戰爭被迫中斷。一戰後,韋爾姆斯重啟這一計劃,和鄰近城市舍訥費爾德市長亞歷山大·多米尼庫斯(Alexander Dominicus)創立了“大柏林市民委員會” (Bürgerausschuss Groß-Berlin),倡議以當時的柏林為圓心,建立半徑二十公里的包括周邊郊區和獨立城市的大柏林。

柏林及郊區大型交通規劃圖,1919年

1920年10月1日,《大柏林法案》正式施行,“大柏林市民委員會”的構思進入具體實踐階段。柏林現有的老城區、七個獨立城市、27個住宅區和周邊59個郊區合併成一個大城市,幾乎一夜之間,柏林的面積擴大三倍,人口數量翻倍,達到了近四百萬人。從此,柏林成為繼倫敦和紐約之後,世界第三的國際大都市。

擁有20個行政區的柏林市政廳,迎來城市規劃的一場大型“考試”——基礎條件各異的不同行政區,經濟、社會發展嚴重不平衡,合併後,區與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成為潛在的衝突源。因此,市政廳推出了“人人有份” (Politik für alle)政策,設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內容涵蓋教育、健康、住房和休閒等,目標是保障和滿足柏林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並藉此政策,推動進一步的改革,讓統一的交通和城市規劃成為可能。

現在,《大柏林法案》已有百年曆史,德國首都柏林也迎來成為國際化大城市一百週年的系列紀念活動。柏林市立博物館基金會(Stiftung Stadtmuseum Berlin)旗下的五座市立博物館和柏林12家區博物館合作,策劃了“大柏林:13倍城市”專案。《1000×Berlin》網站的線上照片展,以老照片為主要線索,從不同主題(教育、社會運動、工作等)出發,呈現柏林百年變遷史。一系列不同主題的線下展覽也在陸續開幕,柏林市立麥克雪博物館的 《柏林的混亂與復興1920-2020》(Chaos & Aufbruch – Berlin 1920|2020)是整個專案的主打展覽。展覽同樣以老照片為主要線索,從柏林的城市規劃、城市發展變化切入,探討這座城市如何將混亂的劇變轉化為建設性的復興活動,整個展覽的核心問題是:大城市如何成功?

“軌道三角車站”,柏林,1930年

跟隨老照片進行一場二十世紀的柏林城市探索之旅的同時,觀眾們也會看到今天的柏林在城市規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攝於柏林市中心博物館島河邊的一張照片裡,印著不同logo、型號顏色各異的數十輛共享單車被堆在人行道上,猶如在科技時代新長出的一座小型垃圾山,它與背後的河流、遊輪和歷史建築形成鮮明對比。今日柏林的各種問題,和它一百年前面臨的問題有哪些異同?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柏林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潛力在哪裡呢?

“對今天的柏林來說,《大柏林法案》是這座城市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第一聲號角。”柏林市立博物館館長保羅·斯派斯(Paul Spies)說:“在一百週年系列活動中,我們希望激發人們的討論,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一座全球性城市,柏林的現在與未來,面臨著哪些無法迴避的挑戰?麥克雪博物館會成為一個反思的空間,展示不同參與者關於這座城市的觀點、動力與願景。”因為疫情,展覽《柏林的混亂與復興1920-2020》推遲開幕,據官網通知,展覽會在今年夏末開幕。

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居住人口呈指數型增長導致住房緊張,這是很多城市在城市化過程會經歷的階段,新晉大都市柏林也不例外。曾經屬於鄉村的地區都被列入城市版圖,城市擴張,各類建築專案被寫入城市規劃書,其中重要的一項是解決住房危機的社會保障型住房。

S-Bahn車站Gesundbrunnen,1929年在柏林Willy Dzubas地鐵D線建設中

大片的土地亟待被改造,德國的一批建築師們擁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從1910年起,市政規劃廳廳長、建築師馬丁·瓦格納 (Martin Wagner)和建築師布魯諾·托特 (Bruno Taut) 共同負責規劃一批現代聚落群。不少明星建築師“加盟”打造大柏林的試驗,比如漢斯·夏隆 (Hans Scharoun)、胡戈·黑靈 (Hugo Häring) 和後來的包豪斯校長沃爾特·格羅佩斯 (Walter Gropius)等。

到1930年初期,位於柏林市郊的六大新型樓群建成,包括花園城市法爾肯貝格(Gartenstadt Falkenberg)、席勒公園群落 (Siedlung Schillerpark)、白城 (Weiße Stadt) 、 又名“環形聚落”的西門子大聚落城 (Großsiedlung Siemensstadt) 、卡爾-勒基恩居住區 (Wohnstadt Carl Legien)和布里茨大聚落群(Großsiedlung Britz)。

在籌劃新的居住區時,深受現代主義影響的建築師們,摒棄了過去密集出租屋的建築形態,以“光線、空氣和太陽”為核心理念,通過創新的途徑,設計修建了這批簡約實用的現代住宅。它們為當時新柏林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了理想的住所,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也緩解了住房緊缺的問題。這批造型新穎且適合現代生活的房屋,從設計、技術到美學上都充滿了新世紀的想象力和可能性,為其他地區的建築和城市規劃提供了重要樣本,也影響著二十世紀的建築與都市面貌的走向。2008年,這六個聚落區共同組成的柏林現代住宅群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們體現了柏林當年住宅改造運動的成果,也是德國二十世紀興起的建築改革運動的代表作之一。

1929年,Wannsee麗都擴充套件模型

在現代住宅群落中,可容納五千住戶的布里茨大聚落群因其獨具特色的主樓,也被稱為“胡斐森群落” (Hufeisensiedlung),“Hufeisen”即德語的“馬蹄鐵”,從空中俯瞰,會發現主樓整體呈現馬蹄形,也像是頭頂長了兩道粗眉毛的字母U。1925年,住房合作社GEHAG投資開發這一專案,布魯諾·托特被聘為首席建築師,馬丁·瓦格納、花園設計師萊貝雷特·米格(Leberecht Migge)和奧托卡·瓦格勒(Ottokar Wagler)也共同參與建築規劃。

胡斐森群落位於柏林南部的Neukölln區,緊鄰柏林市中心。它將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花園洋房”這種普遍的住房理想相結合,成為年輕的魏瑪共和國最早的建築代表作之一。主樓整個彎曲結構的造型長達350米,由25幢獨立的單元樓組成,“馬蹄鐵”中央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池塘。白藍相間的牆壁、灰色屋頂的主樓,被周圍一幢幢深紅色的聯排別墅包圍,“馬蹄鐵”內外都長滿了灌木與大樹,踏入這一聚落群,眼前是鮮豔的建築,同時身處茂密的植物之中,你很可能產生同時身處城市與鄉村兩種空間的美妙體驗。

胡斐森群落所有的住宅單元都設有公共浴室、廚房和獨立的臥室,所有房屋和住宅都是沒有傢俱的,這在當時是大膽之舉。被視為“烏托邦建築師”的布魯諾·托特,很重視顏色搭配,大膽豐富的用色是“托特製造”的建築特色之一。托特認為,對於相對貧窮的住宅區來說,顏色是一種價效比很高的元素,可以給這些低收入群體的住宅增添活力和新鮮感。胡斐森群落的住宅有著五顏六色的大門,就像是一幅幅色彩鮮豔的表現主義的抽象畫。

當時,很多城市居民都會趕時髦,添置流行的包豪斯風格的不鏽鋼傢俱。為了自己精心挑選的房間顏色在入住後不會徹底被破壞,布魯諾·托特專門提出給住戶們一些室內設計的建議——“做減法”,通過簡化和拋棄一些物品,來改造和優化典型的家裝。“拉緊/托特你的住宅” (to taut one’s flat)很快成為當時富有時尚意識人群的代名詞。

波茨坦廣場,1919年夏

“柏林是很多城市的集合體!”,直到今天,走在柏林街頭,無論是長居本地的“老柏林人”,還是初來乍到的遊客,都可能發出這樣的感慨——柏林的不同區風格迥異,從東邊到西邊,彷彿進行了一場時空旅行。而目前在交通圖上被劃分為A、B、C三個區的大柏林,包括了周邊諸多的郊區,要從柏林的西北角到東南角,耗費的時間不少於乘坐高鐵去周邊城市的用時。

一百年前,《大柏林法案》通過後,柏林成為佔地面積339平方英里的超級大城市。在1920年代的柏林,買票坐公交是件挺燒腦的事——幾家大型電車、地鐵和公共汽車運營商各成一派,有各自獨立的路線和票價結構,競爭激烈,整個交通系統頗為混亂。1928年底,柏林電車公司、公交與地鐵有限公司和柏林公交公司三家大型運營商終於達成一致,合併成柏林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Berliner-Verkehrs-Aktiengesellschaft,簡稱BVG),BVG第一任領導人恩斯特·羅特(Ernst Reuter)提出他的交通改革理念:“讓所有人方便移動”。高效的、統一的公共交通系統自此開始成形。

柏林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柏林居民終於不用再為買公車票而耗盡心力。1929年,BVG旗下運營89條電車路線、35條公交路線和7條地鐵(U-Bahn)線,所有公交統一票價,一律20先令。那一年,超過10億乘客使用了BVG的服務。三十年代起,實力雄厚的BVG開始迅速擴張,且緊隨科技發展的步伐,擁抱當時的新技術:1933年,柏林Spandau地區出現了第一輛無軌電車;1934年,柴油動力的公車出現在柏林街頭。為迎接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BVG也擴建了許多新的線路,從公交到新的地鐵線路。1938年,柏林交通有限公司更名為“柏林交通公司”,但沿用了它原來的縮略詞BVG,柏林交通公司就是現在BVG的前身。

年輕女子在Zoologischer Garten站跳過水坑,背景是亞歷山大廣場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現在,柏林的公共交通系統算是歐洲大城市中比較完善便捷的,24小時都有公交執行,一張車票可以乘坐所有的公共交通。即將100歲的BVG,現在是德國最大的交通公司,也是柏林公交系統的核心主導,包括城市地鐵(U-Bahn)、有軌電車、公交和緊急意外情況的替代交通(Ersatzverkehr, EV)。成立於1930年的“柏林城市快速鐵路”,獨立於BVG以外,是BVG系統的補充,速度相對較快,覆蓋面更廣,連線柏林周邊的各個郊區,比如位於柏林西北部的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這些地方通常沒有地鐵。

2003年,時任柏林市長的克勞斯·沃維萊特(Klaus Wowereit)重視城市形象宣傳,他提出,這是一座“貧窮但性感”的城市。這一說法迅速走紅,“貧窮但性感”,成為柏林的城市名片之一。2014年,沃維萊特發起大型宣傳活動,推出新的廣告語“做柏林”,希望它成為“我愛紐約”那樣的流行語,也助力柏林,成為全球遊客心目中新的旅遊聖地。2018年,柏林遊客人數達到1350萬,僅次於倫敦和巴黎,成為全歐洲排名第三的旅遊目的地。

“大柏林”仍在繼續生長,對這座城市愛恨交織、富有批判精神的柏林人,仍在體驗柏林的今天,書寫柏林的未來。城市歷史學家兼規劃師哈拉爾德·博登沙茨(Harald Bodenschatz)說:“一百週年紀念活動,不僅是我們為柏林慶生並嗨到暈倒的場合,也應該是我們討論一些平時忽略的或者禁忌的議題的機會。”博登沙茨相信,城市規劃,不該止於城市範圍之內。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祕聞:鄭和下西洋的神祕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