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為何歷代皇帝都喜歡用"朕"自稱?說這個之前我們得先聊聊他們的其他自稱。有記載的皇帝自稱大致有6個,分別為"寡人"、"不穀"、"朕"、"吾"、"餘一人"、"孤"。
"吾"這個字很好解釋,就是"我"的意思,一種口語化的表達,到了秦漢之後一般皇帝書面都用朕,而口頭會用吾,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用吾口頭自稱的頻率很高。
寡人真正的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常以為的"孤家寡人"之意,而是指的"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以及諸侯王對自己的一種謙稱。因為先秦時期還是比較講究道德禮法的,他們認為君主是上天指派的有大德之人,但君主自己肯定不能這麼自誇,於是就用了這麼個謙稱。
韓非寫的《扁鵲見蔡桓公》作為高中語文課本的內容,想必不少人還有印象,其中有這麼一句:"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意思就是扁鵲跟齊桓公說你得了病,齊桓公不敢置信,大喊:"我沒病!"
而"孤"其實是跟寡人配套使用的,諸侯王平常自稱寡人,到了有凶事發生的時候就開始自稱孤。
不穀的正確解寫法實是"不榖",是先秦時期諸侯之長的謙稱。諸侯之長是誰?當然就是周天子。只不過東周時期周天子式微,諸侯王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自然也就挪用了不穀這個稱呼。《老子》有云:"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至於"餘一人"這個自稱,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有這麼一段:"楚子僭稱王,猶不敢襲用'餘一人'之自稱,而從天子降名之例曰不榖。 "講的是楚王僭越稱王,但不敢用"餘一人"這個自稱,因此只敢"從天子降名之例"自稱"不穀"。
因此可以看出這餘一人比不穀的等級更高一級,乃是夏商周三朝王的自稱。不要以為春秋戰國時期不經常這裡一個王那裡一個王的,實際上他們都是僭越自封的,他們真正的封號是為公、侯、伯、子、男五爵,比如我們說的什麼齊桓公、晉文公之類的。
這就是為什麼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捨棄了這些稱呼的原因,不論是"寡人"、"不穀"、"孤",還是"餘一人",其實都包括了春秋戰國那一段時期諸侯王犯上作亂的歷史,一方面秦朝的建立本身也算是一種"以下犯上",另外誰都不會希望自己的江山之後有其他人來取代,畢竟秦始皇都自稱"始皇"了,目的不就是為了千千萬萬子孫無窮盡也嗎?
因此秦始皇乾脆就下令將"朕"這個字作為皇帝專屬稱號,從此以後之後皇帝能用而普通人不能用。之所以是朕這個字而不是別的字,史學家表示主要還是得將這個字拆開來看。
武則天自創了"曌"字來給自己命名,表示日月凌空;而朕這個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受甲骨文影響頗深,這個朕字按甲骨文的理解拆開來看就是"舟"加上"灷(zhuàn)",灷是啥意思?火種的意思。
《荀子·王制》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而上古時期,只有部落最為重要的人才能承擔起儲存火種的責任,火種代表著一個部族的希望,因此這兩個字相結合的朕字自然非常符合秦始皇的想法,他就開始下令朕僅為皇帝所用,其他人都不能用了。
也是因此之後的皇帝都喜歡用朕這個自稱,代表著獨一無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