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文化的開放,思想的活躍,使得其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型社會。它所創造的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頻繁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過程中,碰撞出絢爛奪目的火花。盛唐宮廷女性服飾風尚便是在這樣的潮流大背景下演進的,也更加真切的體現了這一時代特徵,它在保持中原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西域周邊地區的優良成分,成為有史以來最豔麗多彩的女裝。近年來,隨著唐代史料的進一步解讀,新的考古文物的面世,以及越來越多的學者的潛心研究,我們有幸接觸到更多的唐代女性服飾資料,便也可以看的更多更全面。
唐代女性服飾有禮服和常服之分。禮服是為內外命婦在正式場合穿著之用,主要依從《武德令》中的服飾規範,因需尊崇禮制,服飾的款式、色彩、紋樣變化微乎甚微,故不在這裡敘述;常服為唐代宮廷女性燕居、私處時的裝束,因其不受禮教、律令的約束,多大膽借鑑、融合了諸多優秀的外來元素,服飾品類、紋樣、色彩搭配隨流行變化,給人以勃勃生機、耳目一新的感覺。
(1)襦(或衫)。早在周代時,“上衣下裳(裙子)”的服飾形制已經基本確立;經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服飾的大融合,上襦和下裙分開,單獨產生並存在,至此便出現了“襦裙裝”;隋唐時期,女性服飾在繼承周漢傳統的基礎上,襦裙裝廣為盛行,《中國古輿服論叢》中的:“唐代女裝無論豐儉,(衫襦、長裙、披帛)這三件都是不可缺少的”便可窺知一二。雖說仍是這舊三樣,但盛唐女子又穿出了新風貌。唐代女子依隋舊制,上著襦(或衫)。“襦”者,衣身狹窄,袖有寬窄二式,長不過膝,短時及腰,屬冬裝。“衫”者,單層較薄,功用吸汗,是夏裝。襦衫的穿搭可視季節而定。
黃能馥《中國服裝史》寫道:“隋唐時襦和衫的領型受外來服飾的影響,除交領、方領、圓領之外,還有各種形狀的衣領”。無領型服飾有一種是低胸露領,這種領型從唐代就有了,從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李爽墓壁畫、墓刻和女陶俑等作品中的衣飾推斷,唐朝時期,女性服裝的衣領是開的很低的,所描述的形象都是直領短衫敞胸的。雞心領在唐朝是很受到人們歡迎的,領口的弧度是按照女性胸部曲線做出來的,非常的巧妙。這種領子的服飾也多次出現在藝術品當中,例如《簪花仕女圖》和《搗練圖》中就能找到的。
138窟東壁門上拿著爐子的供養人就是這種領子的衣服。深U形領、V形領還有方形領也是較為廣泛使用的領型。莫高窟31窟窟頂東坡戲玩木偶中的女性形象就是著深U領式,唐朝時代的新城公主墓墓壁上,女侍從則穿的是方形領的服飾,莫高窟第468窟西壁龕下女性形象穿的就是長“V”字型領,胸部有些許露出。根據上面說的,襦衫在原來的基礎上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致使衣服的袖子的寬窄、服飾的長短、衣領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變化最多的是衣服領子的形狀。
(2)裙。在中國古代“裙”、“群”的意思是差不多的,群的意思有很多。漢朝的劉熙《釋名·釋衣服》說:“裙,群也,鏈接群幅也。”馬王堆之墓曾經出土過一件裙子,這個裙子是由四幅素絹拼成的,它是上面窄下面寬,形狀像一個梯形,隋唐之前的女性裙裝造型是屬長方形的方片裙,方片裙的構架和人體的形體是不能夠有效的相適應的,所以這種樣式的裙子穿上並不能夠很恰當的體現出形體美,並不是很科學的結構。唐朝的女性裙子流行較廣的是高腰裙,常見的有兩種:一為掩胸高腰裙;二為高腰乳下裙,因為第二種更能體現出女性形體之美,所以,廣受女性的歡迎。
為了使裙子更加貼合人體立體結構,還流行一種“間色裙”,是用兩種不同顏色的面料相間拼接而成的一種裙子,下襬呈圓弧形,是一種立體裁剪的設計。阿斯塔納墓出土的女性舞姬下面穿的紅黃相間的絲綢裙子就是這種裙形。間色裙條紋(亦稱“破”)從初唐到盛唐逐漸由粗變細密,色彩豐富,以大紅間以它色為主,到後來條紋演變的更像是裙褶或直接是織物製成的紋飾,且越來越多。
甘肅酒泉丁家閘晉十六國墓壁畫、陝西三原焦村唐李壽墓壁畫及閻立本《步輦圖》所繪的婦女間裙,其相間的布條比較寬。陝西西安羊頭鎮唐李爽墓壁畫、新城公主墓道壁畫及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女俑裙式,其相間的布條則比較狹窄,道數也比前者多。與間色裙對應的還有一種“渾色裙”,裙色為渾一色的,類似於今天的百褶裙,這樣的裁剪方法可束胸,中可貼臀,下又不妨礙裙裾成圓弧狀散開,既便於行走,又能充分體現貴族婦女富麗灑脫的優美風姿,阿斯塔納墓地出土的一件褶裙材質就是絹質的。
當時還有一種“花籠裙”也廣受歡迎,它是用一種薄軟輕柔的單絲所織而成的,上部有飾紋或者繡紋的裙子,穿在其他裙子外部,材質是一種薄薄的透明輕紗,從而有了一種朦朧、柔和的美感。除了上面所說的以外,《舊唐書》有記載,唐朝的安樂公主有一條毛料製作的裙子,這個裙子是用成百上千鳥的羽毛製作而成,從正面看是一種顏色,從側面看又是另外一種顏色,在陽光下是一種顏色,而在陰影下又是一種不同的顏色。雖然無圖考證,但是仍然可以推斷出當時工藝製作的水平相當之高。
(3)訶子。中國古代女性穿抹胸是很常見的,這樣的服飾配件有著悠久的歷史,“抱腹”是漢代對抹胸的稱呼,魏晉時將其叫做“裲襠”,唐代叫之為“訶子”,宋代又喚作“抹胸”,清代以後就是我們熟知的“肚兜”了。唐代關於“訶子”的最早記載見於楊貴妃的一段軼事,唐玄宗收安祿山為養子後,楊貴妃讓宮女為安祿山洗浴,用彩錦包裹如小兒,藉以嬉戲,安祿山常入宮禁,漸對貴妃放肆無禮,有一次還抓傷了貴妃胸乳。楊貴妃怕玄宗看見胸部的傷痕,就制了金訶子遮胸,宮女隨之效仿。
我們從周昉《簪花仕女圖》圖中就可以看出,圖畫中的女性內衣很是與眾不同的,她們身披透明羅衫,透過羅衫可看見這些宮女內衣並無肩帶露出,這與古代內衣形制或是肩部繫帶或是腋下掖以帶的情況完全不同。有關唐代的內衣尚無確切的出土文物,但福州南宋黃升墓中曾出土一件宋代抹胸,這件菱形狀花紋的抹胸,形狀是長方形的,長約50釐米,寬約116釐米,抹胸上部有褶皺。兩邊繫帶,帶長51釐米。抹胸材質是絹質的,表面光滑柔順,輕巧有質感,貼身穿應很是舒服。
(4)半臂。“半臂”類似我們今天的半袖,袖子長度到肘部,衣服長及腰,而且還有無領、斜領和直領的區別。此類服飾多數都穿在外面但也有套穿在裡面的情況,是由衫漸漸變化而來的,從魏晉時期就出現了。剛開始是男性穿,後來慢慢的女性也有穿的,到了隋唐時期,男女都穿,但還是女性穿的多。
孫機《唐代婦女的服裝與化妝》提出唐代女裝中的半臂是受到龜茲服飾的影響,據查閱信息資料,發現確有龜茲人穿半臂服飾的圖像,雖無正史來作證這一說法的真實性,但是絕對可以說明半臂不是漢人固有的服飾,它的款式絕對是受到了外域文化的影響。阿斯塔納墓出土的女性舞伎俑,穿的就是緊窄的半臂,衣領是V字形的,兩袖只有半個臂膀的長度。
克孜爾等地的壁畫中常常可以看到半臂服飾,仔細觀察會發現供養人穿的半臂式服飾分為兩種:一種的半臂袖口是平平整整地,另外一種是在袖口鑲褶邊。西域地區的晝夜溫度差很大,半臂的形制非常符合這樣的地理環境,但傳入中原更多是為了豐富服飾的穿搭層次,所以半臂的材質經常使用較好的錦緞製作。《新唐書·地理志》提到的揚州貢品,其中有一種叫“半臂錦”應是製作此類服飾的織物。穿半臂服飾的圖像還可參見於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一幅絹畫仕女圖,該圖裡面的仕女梳著高高的螺髻,腰上繫有喇叭形筒式的大長裙,上身穿窄袖短衣,最外面套穿一件直領及腰的織錦半臂,在胸前扎一個錦緞材質的蝴蝶結。
很多專家認為,這種本來是歌舞伎穿戴的服飾,因為它的美觀別緻很快在當時仕女群中得到了很大反響並盛行起來。半臂的特點就是針對袖子的長度和寬窄進行不同的設計,以審美為標準,在功能上減輕了因為人們穿戴的層數較多而導致動作上的遲鈍和不方便,這樣的服飾特點既符合了審美的觀點也符合了人體功能的特性,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