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到契丹族大家或許瞭解不是很多,看過金庸小說的都知道喬峰便是一名契丹人。從《天龍八部》中就可以看出契丹人的強勢,契丹人組建的遼國,當年也是強大無比,甚至可以說壓的宋朝喘不過氣來。宋朝也只是堪堪能夠抵擋遼國的進攻,更多的時候都是靠給遼國進貢來緩解遼國的壓迫。
早在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遼國對於中原政權的威脅就已經存在了。值得注意的事,對於宋王朝威脅如此巨大的遼國,最後卻消失在了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那麼你知道,契丹變成了如今的哪個民族嗎?
歷史長河中,無數王朝興衰更替,像是契丹人建立的遼國也曾輝煌過。一個能影響到中原政權的少數民族政權,大家多多少少都能說出一些關於契丹遼國的歷史,與之相關的小說,影視劇以及紀錄片等或多或少都會看過一些。契丹人為何會消失,下面將從人口方面展開分析,細數遼國的變遷。
對於這種少數民族政權很難有個具體的人口統計,史學家對此也各持己見。不過以一個相對科學的方法可以進行大體推測。根據歷史資料,遼代契丹部落有內四部族:遙輦九帳族、國舅帳拔裡、乙室已族、國舅部族,此外還有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烏槐部、涅剌部、突呂不部、突舉部 9 部,以每部以 3萬人計,合計約有 40 萬人。
這些都是最純正的契丹人,若是算上契丹化的人,如此一來契丹人就更多了。加之遊牧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些奴隸的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遼國的人口,總體來說遼國人口也並沒有很多。
單從人口數量來看,遼國和宋朝完全沒有可比性,但在卻有著極強的武力,一度壓的宋朝抬不起頭來。絲綢之路更是直接被契丹人給壟斷,甚至在某些地方一度認為契丹才是中國。
但再巔峰的國家也終會落幕,哪怕是盛極一時的遼國,在遇到同樣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女真時,遼國絲毫沒有還手之力的被女真給平推了。亡國滅種是無法忍受的,因此不少契丹人都想盡辦法保存著契丹血統,只要還有一個契丹人的存在,遼國就不算真的亡了。在這一過程中,契丹人四處散去,只為保留下來民族的火種。
有些不甘於國破家亡的人,滿腔熱血準備復仇女真,他們投入了蒙古人的懷抱,最終以蒙古人的身份將女真政權覆滅。他們也實現了從民族危機走向復興,使得契丹再次登上歷史的舞臺。更是因為契丹人為元朝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很多契丹人得以穩定了下來。
在大量的研究分析中來看,這些穩定下來的契丹人並不是全部的契丹人,還有更多的契丹人跑到了新疆等地區,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新政權,經過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或許這裡的契丹人應該更多。
最終新的政權也沒有長久的保留下來,在新的政權滅亡後,一部分人選擇加入到波斯,一部分人選擇投入蒙古,只有相當少一部分人堅持著契丹人的身份。元朝到明朝時,統治者為了穩固政權,減少民族矛盾,採取了大量的民族融合政策,更加造成了契丹人四散各地,明朝時期,更是直接被漢化了。
種種問題導致契丹人從強大的王國到需要依靠其他民族才能存活的地步,而為了能夠保留下來民族的血脈,也只得服從安排,不斷的與其他民族融合,漸漸的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特色,甚至是契丹人的名字都沒有保留下來。
為了民族大義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只要保留下來血脈,誰還會在意被別人叫什麼。最終,發展到現在,不少契丹人的民族再一次變成了滿族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
契丹人真的就消失在歷史中了嗎?並沒有,如今的伊朗和朝鮮還保留著少數的契丹人,他們或許是第一批流亡過去的契丹人,又或許是經歷過起起伏伏後搬遷過去的,他們雖然現存人數不多,但卻是保留民族火種最好的一批人。
誰能想到曾經不可一世,掌握絲綢之路的契丹人會淪落到民族都在中國消失。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民族融合,他們的血脈依舊,只是名字不復當年。
契丹人歷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契丹人的實力也隨著朝代更迭退後著,一點一點失去了人口,放棄了家園,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最後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但卻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契丹人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看的出來,沒有人或事物可以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如果有那也只有中國。誠如盛極一時的契丹人也會在某個時間節點遇到剋制自己的女真,此後契丹人就走上了流亡與融合的過程。
別看歷史上漢族與周邊的少數民族矛盾不斷,但民族也在碰撞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既有少數民族的漢化,也有著中原漢族學習借鑑少數民族的時候,比如“胡服騎射”。歷史就是這樣的,沒有激烈地碰撞就沒有更好的融合。
縱觀歷史的發展就是分分合合的一個過程,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國家穩定發展必須要做到的。各民族和諧發展,聚在一起便構成了整個中華文明,不分彼此。以中華文明之名衝擊世界文明之林,共同享受著中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