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我的老家古竹鄉大德村金乾自然村,有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大榕樹,古老的大榕樹下面長眠著一位共和國開國少將---我爺爺的二哥蘇啟勝將軍。走進莊嚴肅穆的將軍紀念園,紀念碑兩旁鐫刻著一副剛勁有力的對聯:“啟巨集圖功垂史冊,勝頑敵威震海疆”,高度概括地評價了將軍公公光輝的一生。

我們家的老宅,也就是蘇啟勝將軍的故居叫“北興樓”,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坐北朝南,一共三層,歇山頂,大門用大條石砌成門框,厚厚的木門板外包鐵皮,石門框有裂縫,據說那是太平天國“長毛”燒壞的。老一輩人說,當年“長毛”想攻入樓內,但是我們的土樓固若金湯,就放火燒,還是無濟於事,只好悻悻退兵。門廳和正廳都比較大,門廳的左側有“碓床”,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要“踏米板”。牆上還依稀寫著毛主席語錄。樓正中央有天井,用一個個鵝卵石鋪就。正廳稍微比門廳高點,三個臺階,有步步高昇的寓意,正廳有木質飛簷,上有木頭雕刻,有人物、有花鳥蟲魚,各式各樣,非常精美,有兩個下垂的木製蓮花座,象徵平安、祥和!正中的牆上有神龕,裡面長年供奉著觀音像。正廳東側牆上書寫著我們蘇家宗親的家訓,摘自我們蘇氏《武功郡蘆山堂永定蘇九三郎公系大宗族譜》:“禮義廉恥,為人豪傑,和善心正,處事必公,費用必儉,舉動必端,言語必謙,事君必忠,為官必廉,不近聲色,不溺貨利。不善者勸之,不改者眾與之絕。”我們蘇家家訓要求蘇家子孫和諧包容、勤儉崇廉、明德行善、謙虛謹慎。

原來的“北興樓”由於修繕的缺失和維護管理不到位,已經十分破舊,將軍故居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進行維護已經迫在眉睫。

1987年開始,原“北興樓”的族人在距離500米遠的地方興建了一座土圓樓——“欽鑫樓”。1990年代初期開始,我們樓的族人一批一批地外遷到現在的“欽鑫樓”。我稱“欽鑫樓”為土樓公主,因為她是世界上最年輕最漂亮的土圓樓,嬌小可愛。而“振成樓”則為土樓王子,與我的“欽鑫樓”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

“欽鑫樓”大門口的上聯為“欽崇詩書禮”,下聯為“鑫源智友仁”,橫聯為“奕業興隆”[張泓昌題、賴彬文書]。這副對聯反映了我們“欽鑫樓”族人團結友愛,奮發有為的一種精神。大門廳內側上聯“欽崇眾望所歸和鄉睦族千秋頌德”、下聯“鑫喜三金之貴富國興家萬代流芳”[蘇炯文題]。正廳的上聯“欽聖希賢力學修齊揚祖德”、下聯“鑫華物阜同心勤儉福後人”[張泓昌題]。

“欽鑫樓”簡介:該土圓樓於一九八七年秋動工興建,當年夯好一樓土牆,次年動天主體工程竣工。該樓牆內直徑32.5米,外牆直徑42.5米,共三層,樓高12米,底層30間。材料來源四鄉鄰里,創業艱辛。該樓於一九九八年取名,全中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彭衝為“ 欽鑫樓”題寫樓名。“欽鑫樓”族人團結友愛,勤奮好學,萬事順利,明天會更好!

共和國開國少將蘇啟勝將軍(1909-1967)出生於貧農家庭,他從小便給地主放牛,後讀私塾四年,輟學後當藥店學徒、店員六年。

1928年,蘇啟勝參加了永定暴動,1929年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被迫從長汀、寧化、於都、瑞金出發,進行戰略轉移。戰略轉移中,蘇啟勝任上幹隊排長。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遵義舉行,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期間,蘇啟勝所在的幹部團擔負了城區的警戒任務。

蘇啟勝任幹部團上幹隊排長時,在貴州婁山關腳下奉上幹隊隊長蕭勁光命令,率領全排迎戰從側翼來襲之敵,堅守陣地,保證了紅8軍團軍團長羅炳輝等順利通過婁山關。蘇啟勝所在的幹部團,配合紅3軍團共殲滅和擊潰國民黨軍兩個師28個團,斃傷敵2400餘人,俘敵3000餘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這是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蔣介石視為“奇恥大辱”。

蘇啟勝所在的幹部團為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甩脫國民黨重兵追擊,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紅軍主力過彝族地區,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此後,紅一方面軍繼續北上,越過鬆藩草地,衝破重重阻礙,於10月19日到達陝甘蘇區吳起鎮(今吳旗),勝利完成了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紅二方面軍到達陝北後,進行了系統的大規模的軍事訓練,並認真抓好各級幹部的學習。蘇啟勝被任命為教導團政治委員,為紅二方面軍幹部軍政訓練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從小就愛聽爺爺奶奶講述蘇啟勝將軍的紅色革命的故事,他的光輝形象和不朽功勳在我的腦海裡永不磨滅。爺爺奶奶告訴我,將軍公公十九歲時就離家出走了,全家人也不知道他去哪裡了?幹什麼去了?從此杳無音信,再也沒有和家裡聯絡過。等到解放以後的1951年,蘇啟勝將軍公公突然一身戎裝回到了我們那個小山村,同時一起來的還有警衛連的戰士,因為那時候擔心還有國民黨殘餘勢力,要保證將軍公公的安全,以防萬一。那時候起,大家才知道將軍公公他是參加紅軍鬧革命去了,而且還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一同去的還有一個叫蘇啟興的堂叔公,在上杭的一次戰鬥中,不幸被敵人的機槍掃射中彈了,掉到橋下湍急的河裡光榮犧牲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當年,在那紅色革命烽火連天的年代,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建立了新中國,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們的英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爺爺奶奶告訴我,將軍公公離家後,婆太因為思念他的這個兒子,完全沒有音訊,不知是生是死,長年以淚洗臉;將軍公公從來不敢和家裡聯絡,就是為了防止國民黨反動派報復我們家,一直堅持到解放,才母子重新團聚,讓這份難以割捨的親情重新得以延續。

我從小就受到了紅色革命思想的薰陶,對傳承紅色文化和繼承革命光榮傳統有著特殊的感情。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我們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重溫那段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做堅定的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今懸案!財神沈萬三:沈家家業敗亡探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