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商鞅變法之後,勢不可擋,為了抵抗秦國,蘇秦倡合縱之說,周遊列國,對各大勢力的主人都有一番說辭,其中的資訊量極大。
本文,就通過蘇秦的說辭,聊一聊戰國七雄,各自的地緣環境與大致國力
01
秦國
蘇秦在商鞅死後不久,入秦遊說秦惠王,這樣說:
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眾,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
蘇秦這番說辭,頗有誇大之嫌。當時,秦國剛剛奪回了河西之地,滿打滿算,有效疆域不過渭河平原+隴西山區+河西平原+商洛山區。
也就是說,蘇秦說的,“被山帶渭(三面環山,中有渭河),東有關河(潼關、黃河)”,這是真的。後邊的,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往好了說,這是繪製大秦公司上市的路線圖,往壞了說,這是地圖開疆。
漢中,巴蜀,代地的戰馬,暫時還八字沒一撇呢。
但同時也得承認,蘇秦這是大家手筆。
公元前328年,秦公子華、張儀攻取蒲陽,張儀通過一番外交,用蒲陽換得了魏國的上郡。公元前316年,司馬錯攻取蜀。公元前312年,秦楚藍田大戰,秦勝,拿下漢中郡。
終秦惠王一世,蘇秦大師當初一番嘴炮開拓的疆土,全拿下來了。
不過,這裡糾正一下蘇秦大師的一個小錯誤。代在河北北部,是趙的核心區域。秦國北部易於控制的區域應該是代郡。
無傷大雅,蘇秦大師當時可沒有騰訊地圖,全憑兩條腿和傳說判斷天下大勢的,可以說極厲害了。
02
燕國
蘇秦離開秦國,先去了趙國,碰了壁,然後北上燕國。
蘇秦對燕文侯說:
燕東有北韓、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年。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慄之利,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慄矣。
蘇秦說的,聽著很厲害,但仔細一分析,這個餅幾乎吃不著。
遼東、北韓,鳥不拉屎的地方。首先,攻打的話,路一點不比進入四川的鳥道好走。再者,北韓半島盡是山地,遼東倒是平原,但那時節,一則人煙稀少,二則恐怕也沒有適合種植的耐寒作物。
林胡、樓煩,那都是胡人,遊牧民族,豈是弱燕招惹得起的,也就騎兵天才將領趙武靈王搞得定。
倒是,中山這一塊,能拿得下來,挺實在,是平原,又西靠太行山脈。但是,中山挨著趙國。且不說燕國打不打得過三流強國中山,即便打得過,趙國豈能容你從容吃下。
至於碣石、雁門的棗慄之利,翻譯過來,簡直辛酸。糧食不夠吃了,大棗和板栗也能填飽肚子嘛!
不過強弱其實是相對的,如果燕人也有虎狼之性,有變法圖強,沒準中山就成了燕國的義渠,趙國就好比被秦國按在地上摩擦的魏國。
但燕國是姬姓國,雖然在戰國之世,他們順應時代做了些改變,但到底還是周禮之邦,仁義治國。國民文化決定了,他們成不了秦國。
03
趙國
蘇秦對趙王說:
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彊於趙。趙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燕固弱國,不足畏也。秦之所害於天下者莫如趙……
山東之建國莫強於趙,好大一頂高帽!
說到具體的,卻是:趙地方二千餘里——和燕一樣大;車千乘,騎萬匹——不到燕的二倍。
實際上,就是,趙國地盤和燕國差不多,戰備更強一點。而戰備強是跟地緣環境有關的,周圍,秦、齊、韓、魏都要提防,相比之下,北邊的燕,絕對是個好鄰居。
至於“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河不比黃河、長江,當不了天險,最多算有些地理優勢。
至於常山,也就是恆山山脈,再往大了說就是太行山脈。
對比趙國的邊境線,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太行山脈把趙國切割成了兩半——趙氏早期的大本營晉陽在西;戰國中後期的核心城市邯鄲和代都在東邊。
太行山方便於東部疆域的防守,卻也讓西部的晉中平原(汾河平原北部)成為飛地——戰國後期,秦、趙兩國就圍繞太行山脈拉鋸。
不過,到了趙國這裡,蘇秦沒有提北邊的樓煩、林胡和中山。
這些盛產戰馬的北部戰略縱深,後來幾乎全部被趙武靈王收入囊中,從此趙國才真正成為東方第一強國。
04
韓、魏
蘇秦對韓王說:
“韓北有鞏、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彊弓勁弩皆從韓出……”
蘇秦對魏王說:
大王之地,南有鴻溝、陳、汝南、許、郾、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有淮、潁、棗、無胥,西有長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棗,地方千里。
翻譯過來:螺螄殼裡做道場,每個褶皺都當天險用。
韓、魏,核心區域加起來,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戰國時代的中原。
韓、魏如果合成一國,大概能跟齊、楚、秦、趙比比地緣優勢,分開,沒戲。
如果韓、魏合體,則西有黃河之險,黃河通道上潼關、函谷關可以設守秦國。向北可以吃掉趙國在汾河平原上的據點晉陽,佔據整個汾河平原,馬馬虎虎還有得打。
但即便如此,也難逃四戰之地的命運。
更何況,韓、魏在戰國中後期已經沒有整合成一個國家的機會。
那,魏國的西部,就成了飛地,從魏惠王遷都大梁(今開封市,草圖畫跑偏了)的那一刻起,汾河平原上的魏國國土,基本上是端上秦國餐桌的大餐,取決於秦國人什麼時候吃。、
同時,魏國丟掉西部疆域,也就丟掉了黃河通道,然後南韓就頂上了抗秦第一線。
南韓能夠設守的地方,基本上在洛陽周邊。洛陽這地兒,我最熟,說來洛陽八關,實際上蘊含一層資訊——從任何一個方向都能打到洛陽來。
而那些所謂的關,也並非每一個都像函谷關那樣難以攻破。
所以,韓、魏是最早被秦國任意揉捏的戰國!
05
楚國
蘇秦對楚王說:
楚,天下之彊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從國土上講,長江以南全是楚國勢力範圍,長江以北,到現在的河南省南部,安徽省,江蘇省大部,也都是楚國的國土。
雖說長江以南大多未開化,不具備深度動員條件,但長江以北也足以雄視天下。
楚國之於戰國,總讓我聯想到北極熊之於現代,區別是看地圖習慣上,北極熊俄羅斯覆蓋著整個亞洲,而楚國則拖著整個戰國。
楚國在下,這是楚國地緣的最大劣勢。——中國歷史上,從南往北推,唯一成功的一次,是朱元璋。中華民國勉強算半個?
但楚國後來,無下限的喪權辱國,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不爭氣。
06
齊國
蘇秦對齊王說:
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
齊國西南的山脈,防備魯國倒挺好的,但一般都是齊國壓著魯國打,所以,什麼泰山,實際上沒啥用,都屬於境內險要。
齊國的對外戰爭,大部分在平原地帶打——華北平原、華東平原北部。
如果有騎兵……
可惜,在戰國,只有趙國把騎兵當做主要兵種。
所以,齊國進無險可守,退無險可守。要不然也不會輕易被樂毅一路平推。
齊國能稱雄戰國近百年,實在是體量大,又從姜太公經營東夷開始,就一直是超級大國。
大國不亡,用在東周時代齊國身上,也有點道理。
最後,注意一點,當時的黃河下游,動輒汪洋恣肆。某種程度上,齊國西境,黃泛區會季節性成為齊國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