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建縣於隋開皇九年(589),稱歸善縣,民國初稱惠陽縣。悠久的歲月中孕育了一方水土的人傑地靈,傳承了浩如煙海的人文歷史瑰寶。惠陽是光榮的革命老區,是葉挺、鄧承修、鄧仲元、高恬波、廖似光等英豪的故鄉。在這片熱土上,英傑輩出,成為後人敬仰、學習和追思的榜樣。
葉挺(1896-1946),原名葉洵,字希夷,歸善縣淡水周田村人(今惠陽區秋長街道)人。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新四軍軍長,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是聞名國內外的軍事家。
現在,在葉挺將軍的故鄉惠陽,他的精神還在激勵著惠陽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如葉挺將軍的名字一樣:人要上進,葉要上挺。
人們可以追溯到他成就豐功偉績的歷史淵源:葉挺故居,是葉挺出生和成長的地方;騰雲學堂,是葉挺求學接受新思想的地方;600多年樹齡的古樟樹,見證了熱血青年葉挺告別鄉親,走上救國救民革命道路的情景;葉挺將軍紀念園內陳列的399張照片、圖畫及141件實物,全面展現了葉挺將軍一生的重要時期和卓越貢獻。
廖仲愷(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歸善縣幸福村(今屬惠城區)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孫中山的親密戰友。1924年6月任廣東省省長。
1925年,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在先生故居(惠陽區陳江鎮窯前村)的20多平方米屋地上,建起了“廖仲愷紀念碑”,於1925年11月6日竣工。當地村民有感於廖仲愷革命業績之敬仰,更是創下了祖孫三代人守護紀念碑的感人事蹟。
鄧演達(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擇生,歸善縣永湖鹿頸人(今屬惠城區三棟鎮)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創辦和主編《革命行動》,主張在中國建立以農工為中心的平民政權,宣傳反帝反封建反蔣。
鄧演達在惠陽度過少年時期,與村民的朝夕相處,在他心中種下了愛國愛民的種子。英雄雖逝,但其英魂仍惠民千秋。198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復鄧演達故居,並對鄧演達父親鄧鏡人創辦的鹿岡小學進行修整、擴建,更名為“演達學校”。在鄧演達故居室內,陳列了有關鄧演達的圖片資料及圍手木椅,雕花老式床等遺物。
鄧仲元(1886-1922),名鏗,原籍嘉應(今梅縣),幼年時跟隨父親落戶淡水。鄧仲元是赫赫有名的軍事家,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惠州一戰,鄧鏗聲名鵲起,後任粵軍總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培養出鄧演達、葉挺、薛嶽、蔡廷鍇等一大批著名將領。1922年3月21日,鄧仲元在廣州遇刺殉難,年僅36歲。他先後被國共兩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鄧仲元舊居是辛亥革命元勳、歷史名人的舊居,是惠陽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整座舊居平面呈“7”字型,房屋建築風格獨特,糅合了客家圍屋及廣府建築的元素,在清末民初東江府第式民居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現在,在鄧仲元舊居,人們可以通過詳實的史料、圖片、雕塑、講解播放等方式,了解這位真實的辛亥革命歷史風雲人物。
高恬波:廣東首位女共產黨員高恬波(1898~1929),惠陽人。192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廣東省首位女共產黨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高恬波擔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事,成為婦女部長何香凝的得力助手。1926年8月,北伐軍進攻汀泗橋的戰鬥中,她帶隊冒著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搶救傷員,在中彈負傷的情況下,頑強地將傷員救下火線,被官兵們稱讚為救護隊的“女將軍”。
廣州起義失敗後,高恬波被黨派到江西省委做婦女工作,兼任祕密交通、會計、庶務等事務。1929年12月,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反動派逮捕,但無論是花言巧語,還是嚴刑拷打,高恬波始終橫眉冷對、堅貞不屈,這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視死如歸,英勇就義,犧牲時僅31歲。
廖似光:長征女傑,鏗鏘玫瑰廖似光(1911~2004),原名廖嬌,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人,是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長征的30位女紅軍之一。
1929年初,廖似光參加革命,曾任團支書。1934年10月,參加長征,被編入中央機關“紅星”縱隊,任一連黨支部委員兼民運幹事。長征期間,為接應傷病員、籌集糧食、採集野菜自制乾糧等做出了很大貢獻。抗日戰爭時期,廖似光廣泛活躍於抗日統一戰線工作,與工運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新中國之後,在工業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廖似光非常關心家鄉,積極支援家鄉建設。1975年,她拿出三千元,為生產隊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1979年,又捐款四千元給公社,幫助家鄉建立一個柑桔果場。
現在,前往秋長街道周田村東風村,可以尋訪到廖似光故居:一座三堂、兩橫、院落式的小型客家圍屋,也稱“周田廖屋”。周田廖屋在2004年8月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惲代英:領導指揮惠陽工農運動和土地革命惲代英(1895~1931),出生於湖北武昌,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曾在惠陽鎮隆領導和指揮惠陽工農運動和土地革命,為惠陽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28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惲代英等從香港來到四大半圍,在黃氏宗祠成立的中共惠紫河博地委(又稱特委)以及在楊氏宗祠成立的惠陽縣蘇維埃政府工作。
惲代英是土地革命運動時期到鎮隆指導革命工作的最高級別中共領導人,他曾在黃氏宗祠居住過。建於清乾隆年間的黃氏宗祠,坐西向東,面闊10米,進深25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由一座三進祠堂及三進套間居室組成,是當年惲代英與其他革命者商量武裝暴動準備工作的地方。現在,黃氏宗祠變身為“四大半圍革命歷史陳列館”,革命歲月在這裡靜靜地被訴說著。
曾生: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人曾生(1910-1995),原名曾振生,廣東惠陽(今深圳坪山)人,是著名的東江縱隊司令員。早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曾參加愛國學生運動,被選為廣州市抗日學生聯合會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中,任中共惠(陽)寶(安)工委書記,領導組建惠寶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敵強我弱的極端困難條件下,他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指示,放手發動人民群眾,組織抗日自衛隊,發展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建立抗日根據地,實行人民戰爭。在他的努力下,有1000多名華僑子弟和港澳愛國青年回國參加游擊隊,這對部隊的建立和早期部隊的鞏固和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0年8月,任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3大隊大隊長,率部開進東莞縣的大嶺山區建立抗日根據地。11月,指揮所部取得百花洞戰鬥的勝利,擊斃日軍長瀨大隊長以下50餘人。廣州日軍首腦哀嘆:“這是進攻華南以來最丟臉的一仗。”抗日戰爭中,他為建立華南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華南抗日武裝作出了卓著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共渤海區委員會副書記、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市長,廣東省副省長,交通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現在,市民遊客常常到惠陽“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舊址”——育英樓,緬懷追憶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豐功偉績。
鄧承修:鐵筆御史,士人骨氣鄧承修(1841-1892),字伯訥、德安,號梅生、鐵香,歸善縣淡水圩(今惠陽區淡水街道)人。在清朝先後擔任刑部郎中、監察御史、鴻臚寺卿、總理大臣等重要職務。同時極具文才,工詩,善書法,書法“瘦硬自成一家”,被論者稱為“鐵畫銀鉤”。
鄧承修是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個忠貞愛國主義者。其在御史任上,以直言敢諫傾動朝野,被譽為“鐵面御史”;赴鎮南關與法國使者會勘中越分界時,面對法方的領土要求寸土不讓,聲言“即斷我頭,亦不能從”,不惜以生命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同時,他熱愛家鄉,積極興辦教育事業。1889年,他在淡水創立崇雅書院(今崇雅中學),為鄉梓育教人才,革命仁人志士鄭士良、鄧仲元、鄧演達、葉挺等先後在此校就讀,影響了相當數量的惠州讀書人在近現代革命、建設中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惠陽,鄧承修故居(壺園)是人們追思鄧承修的場所。壺園建於清光緒初年,建築為仿北京四合院佈局,整體呈長方形,由兩棟房屋、迴廊和庭院組成;屋內裝飾、木雕、彩畫都採用客家民居傳統工藝,是惠州市保留較為完整的一座歷史名人故居。
葉亞來:吉隆坡王,傳奇人生葉亞來(1837-1885),生於現惠陽區秋長鎮周田村,是傑出的拓荒者,卓越的戰略家,成功的礦業家,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埠功臣,有“吉隆坡王”之稱。
1854年,葉亞來獨自南下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在當地的錫礦場工作,後來開始經營礦場生意,開始了他傳奇奮鬥的一生。1868年,劉壬光病逝,葉亞來繼任吉隆坡華人甲必丹。1870年,雪蘭莪王室內部因經濟利益之爭,爆發內戰,土酋軍隊攻襲吉隆坡。葉亞來率部數次擊退入侵者,收復吉隆坡,穩定雪蘭莪局勢。1873年,葉亞來被委任為吉隆坡首任行政長官,葉亞來團結當地馬來人和華人重建家園,大量招募勞工,恢復和發展礦業生產,開荒墾殖,創辦華文義學,建立難民收容所,資助醫療衛生事業,使原來不足千人的吉隆坡,發展成為馬來西亞進步繁榮的大商埠。葉亞來三次建設吉隆坡,被稱為“開闢吉隆坡的巨人”“雪蘭莪的靈魂”。
百年曆史倏忽而逝,中馬兩國文化交流的故事仍在延續。由葉亞來故居改造而成的葉亞來主題文化展示館,將於2020年國慶前正式對外免費開放,通過文物陳列、模型雕像、場景還原、展板介紹等方式,介紹葉亞來傳奇的一生,反映十九世紀中葉中馬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
葉亞來故居相隔三四十米的碧灩樓,是葉亞來發跡後出資捐建的,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碧灩樓坐西向東,由泮池、禾坪、堂屋、橫屋、角樓等組成,是一幢惠州地區典型的客家傳統四閣樓圍屋,既彙集了客家建築技藝,又揉入了南洋藝術元素,工藝水平較高,沉澱了客家人下南洋打拼奮鬥的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數惠陽兒女為人民、為家鄉做出了可貴的貢獻,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和愛戴。回溯這段惠陽人文歷史,可歌可泣,不管是鐵骨錚錚的抗戰英雄,或是到異域的商賈巨人,惠陽人血脈裡都有敢擔當、勇作為,有英雄底色,有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