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年是毛澤東開展尋烏調查90週年

也許,你還不太熟悉這個調查

但想必對“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句話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

1930年5月,為深入系統地了解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毛澤東在時任尋烏縣委書記古柏的協助下在尋烏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社會調查,是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所作的最大規模的一次調查。對尋烏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階級的歷史和現狀進行全面系統而詳細的考察分析。後來,整理成《尋烏調查》,全文8萬餘字。

《尋烏調查》是毛澤東同志

留給我們尋烏的一筆偉大精神財富

作為土生土長的尋烏人

您對《尋烏調查》了解多少呢?

今天小編從六個方面帶您重溫經典之作

1

為什麼作尋烏調查?

2

為什麼選擇尋烏作調查?

3

尋烏調查採用了什麼方法?

4

尋烏調查主要內容是什麼?

5

尋烏調查解決了什麼問題?

6

尋烏調查具有什麼指導意義?

第一個方面:為什麼作尋烏調查?

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

在中央蘇區的建立過程中,由於黨和紅軍執行了正確的土地政策,使得政治上得到翻身解放、生活上得到改善提高的廣大窮苦農民革命熱情高漲,紛紛參軍參戰、積極發展生產,蘇區到處呈現出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風展紅旗如畫”的喜人景象。然而,隨著贛南、閩西蘇區的不斷髮展壯大,我們黨內的“左”傾政策,紅軍中的某些同志的“左”傾思想,有了新的抬頭。

具體表現為:

一是對當時的國內革命形勢作了不切合實際的過高的估計,認為全國群眾鬥爭已經“走向平衡發展的道路”,國內已經開始出現直接的革命形勢,因此提出了許多主觀主義的“左”傾冒險主張。

二是黨內沒有解決當時急切需要解決的富農問題,對中國的工商業狀況也還沒有全盤的了解,對城市貧民和商業資產階級的政策也模糊不清,因此在行動上存在一些過火行為,在農村裡出現“很久不分配土地”的現象,並把在農村沒收豪紳地主階級的財產的政策照搬到城市。

三是黨內和紅軍中的一些同志受“左”傾思想的影響,安於現狀,不求甚解,不注重調查研究,或是調查只偏於農村而不注意城市,教條主義地照搬共產國際決議,迷信本本去指揮工作,既失掉群眾又不能解決問題,難以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

為了洗刷唯心精神,進一步弄清中國的富農問題和城市商業狀況,解決黨在土地革命鬥爭中的路線問題和制定正確的工商業政策,毛澤東決定下大力來作一次深入的社會調查。

第二個方面:為什麼選擇尋烏作調查?

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尋烏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地處江西贛南與廣東東江地區商品流通的中站地位,對於了解城鎮工商業狀況能夠提供很好的資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尋烏受湖南、廣東等鄰近省份及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影響,黨的群眾基礎較好,組織較為健全,政權建設較為鞏固。早在1926年冬,就有了中共尋烏黨小組,1927年秋,建立了中共尋烏支部,有力地領導了尋烏的革命鬥爭運動。1928年春,組織領導了震撼閩粵贛邊的“三·二五”農民武裝暴動,同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共尋烏縣委。尋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開展的如火如荼。

(三)紅四軍在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下曾三次來到尋烏進行偉大的革命實踐,推動了尋烏革命鬥爭的蓬勃發展,實現了全縣“赤化”,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加速了尋烏的革命程序。

(四)根據前委決定,紅四軍分兵在安遠、尋烏、平遠做發動群眾工作,毛澤東有充分的時間深入開展社會調查。

第三個方面:尋烏調查採用了什麼方法?

毛澤東指出:“要了解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社會作調查,調查社會各階級的生動情況”。

毛澤東作調查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把調查工作與解決中國革命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緊密地結合起來。毛澤東來到尋烏後作了大規模的社會調查,開了十多天的調查會,並且發動紅軍官兵一齊動手,廣泛開展社會調查。在這裡首次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

當時的縣委書記古柏在全部工作上協助毛澤東組織了這個調查,找了一部分中級幹部,一部分下級幹部,一個窮秀才,一個破產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知縣衙門管錢糧已經失業的小官吏,共計11人。他們來自全縣各地各階層,具有豐富的鬥爭經驗和廣泛的代表性,能從各方面為調查會提供充分、可靠的實際材料。毛澤東說:“開調查會,是最簡單易行又忠實可靠的方法……這是較什麼大學還要高明的學校”。

毛澤東不僅注重開調查會,還到中共尋烏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縣商會、木工合作社進行調查,同時還親自深入實際,深入到群眾中去作現場調查。帶領紅軍士兵和農民一起下到田間勞動,進行訪問式調查。

毛澤東在尋烏做調查的形式多樣,開調查會是尋烏調查的主要方式,調查會有三種形式:即專題調查、綜合調查、總結調查。毛澤東作調查非常恭謹勤勞,既作主席,又作記錄,並且與到會者展開同志式的討論。他認為做好調查研究的態度是“甘當小學生”,並對此作了精闢的論述:“要做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第二是開調查會。東張西望,道聽途說,決然得不到什麼完全的知識……因此,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看的決心,就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是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在尋烏,毛澤東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調查研究理論,得出了調查工作的主要方法:

(二)要能深切明了社會經濟情況的人到調查會;

(三)要依靠調查人的指揮能力決定到會人員的多少;

(四)要定出調查綱目;

(五)要親自出馬;

(六)要深入;

(七)要自己作記錄。

此外,還要廣泛收集地方史料。

1931年2月,毛澤東在寧都小布把在尋烏做的社會調查,整理為《尋烏調查》一文。

第四個方面:《尋烏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尋烏調查》全文分為政治區劃、交通、商業、舊有土地分配和土地鬥爭共計五章39節,104個綱目,內容非常豐富,闡明了我黨對於商業資產階級和農村中間階級的鬥爭策略,解決了當時土地革命中的一些重大政策問題。

第五個方面:尋烏調查解決了什麼問題?

(一)為我黨制定正確的工商業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據。毛澤東集中精力,詳盡地調查了尋烏城的47家商店和94家手工業作坊的經營情況以及彼此盛衰榮枯的情況,剖解了尋烏城的生活情況和組織內容,並用階級分析方法從經濟狀況、政治地位上得出他們對待革命的態度。證實了這個只有2700人的尋烏城內,占人口總數87%的被統治者(農民、手工業者、遊民等),他們是擁護革命的,而佔13%的統治者(地主、商人、耶穌教傳教者)中的商人也不完全是代表商業資產階級說話的,這些調查成果為糾正當時打擊城市中間階級的錯誤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他指出:小商人、手工業者,他們一般能夠參加革命和擁護革命,是革命很好的同盟者,是革命的動力之一,必須爭取和保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是真正的民族資產階級,但他們具有兩面性,因此,對待民族資產階級必須採取慎重的政策。通過大量的事實,證明了“保護中小商人”的政策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這個政策,在當時紅色區域被敵人封鎖的情況下,對於活躍紅色區域經濟、解決紅軍給養和根據地人民生活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為制定我黨對商業資產階級和爭取貧民群眾的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二)尋烏調查進一步揭露了封建剝削的殘酷性,說明了實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毛澤東在《尋烏調查》中具體分析了尋烏城市和農村各階級、各階層的人口成份和佔有山林的狀況,揭示了尋烏占人口不過8%的剝削階級,卻佔有80%的土地和全部出息較大的山林;而占人口90%左右的貧苦農民,卻佔不到20%的土地,充分揭露了尋烏農村中的基本矛盾是土地問題。地主對農民的剝削方式有地租、高利貸和苛捐雜稅等等,名目繁多,十分殘酷。廣大農民由於受重租重利的剝削,陷於日趨貧困破產之中,尋烏農村“禾頭根下毛飯吃”的“簡直佔40%”。農民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慘境下,只能忍痛賣兒子。調查情況表明,在尋烏每百家人有十家是賣過兒子的。毛澤東還特別宣告:“讀者們,這不是我過甚其詞,故意描寫尋烏剝削階級的罪惡的話,所有我的調查都很謹慎,都沒有過分的話……”他深刻地指出:“舊的社會關係,就是吃人的關係!”事實充分說明,只有實行土地革命,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從殘酷的經濟剝削和壓迫下解放出來,在黨的領導下推翻地主階級,打倒封建勢力,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

(三)通過對舊有土地關係的調查,解剖了農村各階級各階層的政治思想,得出了正確的階級估量和鬥爭策略,對鞏固和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起了重大作用。地主階級是統治階級政治權力的中心。毛澤東同志逐一調查了尋烏的8個頭等大地主,12個二等大地主和113箇中地主,證實了地主階級“全部都是反革命”,是革命的物件,對地主階級實行消滅的政策,同時給予生活上的出路是必要的;小地主的大多數處於分化之中,其中的破落戶在初期的革命運動中有革命的要求,必須注意爭取他們;富農是一個特殊的階級,一般地帶有很重的封建或半封建的剝削性質,在革命鬥爭中,貧苦農民要求廢他們的債,平他們的田,對待富農採取限制,在經濟上採取削弱而不是消滅的政策爭取農村中間階級的重要策略之一。毛澤東說:“我作了尋烏調查,才弄清了富農與地主的問題,提出解決富農問題的辦法,不僅要抽多補少,而且要抽肥補瘦,這樣才能使富農、中農、貧農、僱農都過活下去。假若對地主一點土地也不分,叫他們去喝西北風,對富農也只給一些壞田,使他們半飢半飽,逼得富農造反,貧農、僱農一定陷於孤立。當時有人罵我是富農路線,我看在當時只有我這辦法是正確的”。毛澤東在尋烏的調查研究,為我黨制定富農問題政策和勝利地領導農村反封建鬥爭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四)為深入土地革命,加快土地分配,制定《蘇維埃土地法》提供了具體措施和依據。尋烏調查總結了群眾的實踐,檢驗並提出了土地鬥爭若干重大政策。毛澤東通過尋烏調查。充分肯定和進一步證明了“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徵收富農多餘土地財產”,“以鄉為單位照人口平均分配”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土地分配政策和方法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是完全正確的,得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擁護,這個政策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打擊了地主階級,爭取了中間階級。毛澤東總結了尋烏南北半縣土地分配快慢的情況,從實踐中得出結論:農村土地的實際鬥爭在於“抽多補少”,而土地鬥爭的中心又在於“抽肥補瘦”,這種肥瘦分配的鬥爭實質上是廣大農民和地主、富農的鬥爭”。這個結論為日後制定《蘇維埃土地法》提供了具體措施和依據。

“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前頭”。“調查就象‘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為了繼續探索和完善土地政策,解決黨在土地革命鬥爭中的重大問題,深入進行土地革命,在作尋烏調查之後,毛澤東又相繼作了多處農村調查。到1931年春,中央蘇區形成了一條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馬克思主義的土地革命路線,這條路線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中央蘇區的鞏固和發展。

第六個方面:《尋烏調查》具有什麼指導意義?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報告,強調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會議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的開端。全黨和全中國人民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實行改革開放,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始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1981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全黨要實事求是,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為進一步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根據鄧小平關於恢復和發揚毛澤東一貫倡導的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神,1992年12月,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出版了《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尋烏調查》得以第一次公開發表。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時期,該如何繼承和發揚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江澤民對此作了精闢的論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是保證我們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我們決不能停留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原則、某些本本的教條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對社會主義的一些不科學的甚至扭曲的認識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不正確的思想上,而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使思想適應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我們黨過去領導全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現在又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最根本的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正確地認識中國的國情,創造性地解決革命和建設中的問題”。

2001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全黨要進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使黨的作風有新的明顯進步,使黨群關係和幹群關係有新的明顯改善,使廣大群眾看到了實效,增強了信心。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面對改革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胡錦濤對實事求是、調查研究賦予了新的觀點,他強調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工作方法。……只有堅持走群眾路線,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了解和把握真實情況,我們才能在制定政策、謀劃工作、解決問題時做到胸中有數。在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調查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仍然是搞好調研的基礎”。

2010年2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調查研究制度,省部級領導幹部到基層調研每年不少於30天,市、縣級領導幹部不少於60天,領導幹部要每年撰寫1至2篇調研報告。

2011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曾這樣評價毛澤東的尋烏調查:“直接與各界群眾開調查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諸如該縣各類物產的產量、價格,縣城各業人員數量、比例,各商鋪經營品種、收入,各地農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樣,各類人群的政治態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這種深入、唯實的作風值得我們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需要領導幹部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發現問題、認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產生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同樣對實事求是、調查研究極為重視。習近平提倡全黨要深入學習毛澤東深入、唯實的調查研究作風。他指出:“堅持實事求是,就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要了解客觀實際,就必須深入群眾、深入實踐進行調查研究,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搞清楚,把事物的內部和外部聯絡弄明白,從中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符合群眾要求的辦法來。所以,調查研究是從實際出發的中心一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一致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要求全黨要下大決心改進作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妃子打入冷宮,為什麼太監搶著伺候?徹底暴露人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