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計劃西進北上,與湘西的紅2、紅6軍團會師。在接連突破了國民黨軍設立的三道封鎖線之後,中央紅軍主力接近了湘江。蔣介石看出了紅軍企圖渡過湘江後,調集了25個師約30餘萬兵力,開始對紅軍圍追堵截,妄圖把紅軍消滅在湘江以東。
當時的情形是,湘軍、桂軍在兩側夾擊紅軍,中央軍與粵軍圍擊紅軍,敵幾路大軍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大口袋,並加速自東向西收縮,逼迫紅軍與其在湘江以東決戰。看出了蔣介石的企圖之後,紅軍於11月14日釋出動員令,要求部隊迅速擺脫尾追之敵,儘快向湘江行進,力爭在敵人合圍前渡過湘江。一時間,湘江戰役一觸即發。
11月28日至12月1日,這4個晝夜可謂是關係紅軍生死攸關的最嚴峻的時刻,期間,共發生了三場血戰,即灌陽新芋阻擊戰、興安界首光華鋪阻擊戰以及全州覺山鋪阻擊戰,所謂的湘江戰役,主要發生在這三處戰場。
新芋阻擊戰。11月28日,戰鬥正式打響,紅3軍團第5師死守陣地,與桂軍2個師又7個團血戰3個晝夜,至30日下午完成阻擊任務,開始撤離陣地。此戰,參戰的紅5師原有3000多人,一仗下來僅剩1000餘人,紅5師參謀長胡震、第14團團長黃冕昌,以及副團長、參謀長等犧牲了。第15團團長、政委都身負重傷,營以下幹部大部分犧牲。
覺山鋪阻擊戰。於29日打響,此戰是湘江戰役中,雙方投入兵力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場血戰。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第5團,以及紅1師第1團,在此阻擊湘軍3個師的進攻。湘軍在數架飛機的掩護下,向紅軍陣地發起了多次猛攻,工事大部被毀,紅軍傷亡慘重,但仍無一人後退。第5團政委易蕩平受傷,為避免被俘,毅然開槍自盡。第4、第5團傷亡殆盡,剩餘官兵與紅1軍團主力撤至珠蘭鋪、白沙一線,構築起了第二道防線,繼續阻擊敵軍,直到任務完成才撤下陣地。此戰,湘軍傷亡在1萬人以上,紅軍傷亡6000多人。
光華鋪阻擊戰。於29日打響,紅3軍團第4師在此奮勇抗擊桂軍4個團的猛烈進攻,彭總親自指揮了這場戰鬥。戰至30日,界首渡口在反覆易手達數次之後,被紅軍牢牢控制,但第10團團長沈述清,以及接任團長的師參謀長杜中美相繼犧牲。12月1日,完成新芋阻擊任務的紅5師主力趕到,與紅4師一起擊敗了敵人數次進攻,直到中央縱隊全部渡江,才撤離了陣地。
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後,仍有兩支部隊滯留在湘江以東,一支是負責掩護紅8軍團過江的紅3軍團第6師18團,另一支是擔任紅軍總後衛的紅5軍團第34師。紅18團遭數倍於己的敵軍包圍,最終幾乎全部壯烈犧牲。紅34師亦陷重圍,全軍覆沒,師長陳樹湘受傷被俘,後斷腸自盡。
湘江一役後,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餘人銳減至3萬餘人,是一次嚴重的失利。但血的教訓深刻警醒和教育了我黨和紅軍,使得我黨更加成熟,也磨鍊和鍛造了廣大紅軍指戰員的意志和精神,鑄就了永不磨滅的軍魂,使得紅軍成為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