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編者按:作者以年份主題詞為著眼點,以講故事、述歷史為敘述方式,運用大量鮮活的細節,全景式描繪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偉大曆程,突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功績。

“將革命進行到底”

1949年新年第一天,無論你在什麼地方,屬於什麼階層,都會明顯意識到大變局來了。

這天,人們從收音機裡聽到或從報紙上看到一篇《新年文告》,署名的是國民政府總統蔣介石。在文告裡,他承認“戡亂”失敗,願意向已經解放長江以北大片領土的中國共產黨“求和”,但條件是儲存現行的憲法,儲存“中華民國”的法統,儲存國民黨的軍隊,否則,國民政府勢必“周旋到底”。

這天,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也發表了一篇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這篇文告很有信心地宣佈:迎面而來的1949年,將是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年,人民的解放戰爭將在這一年獲得最後勝利,並且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

1949年1月25日《人民日報》第4版刊登的文章:萬分擁護將革命進行到底

果然,1月還沒有結束,故都北平就換了顏色。國民黨軍隊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將軍,率幾十萬部隊宣佈和平起義,接受共產黨的改編。2月3 日,人民解放軍在北平舉行盛大的入城式。

5月27日,解放軍開進了上海。第二天早上,一位年輕人看到進城的人民解放軍睡在馬路邊上,不禁感嘆:“看來,國民黨再也回不來了。”這個年輕人就是民族資本家中的標誌性人物榮毅仁。幾十年後,他成了新中國的國家副主席。

大變局

那時候,人民解放軍談論最多的一句話,會是上級傳達的那個口號: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1月10日淮海戰役結束,1月31日平津戰役結束。此後,人民解放軍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呈現出勢如破竹的氣勢。4月,解放軍取得渡江戰役的勝利,攻佔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接著,人民解放軍先後向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大進軍。席捲一切的大進軍,是1949年大變局的軍事神韻。

大變局的政治神韻,是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這個普通而寧靜的小山村裡綻放出來的。解放戰爭的炮聲還沒有停歇下來,中國共產黨人便在它 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部裡,勾畫起新中國的藍圖。

3月,在中央機關的大食堂裡召開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說:革命的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歷史長劇中一個短小的序幕。從現在起,開始了由鄉村到城市並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他還充滿信心地宣告:我們不 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作報告

對蔣介石來說,1949年來得格外痛苦。1月21日他在南京宣告“引退”,把總統權力交給了副總統李宗仁代理。

就在蔣介石“引退”20天后,他的結拜兄弟、當了20年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的戴季陶,吞食大量的安眠藥告別了“黨國”。此前,蔣介石的幕僚長、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布雷即已先行一步。陳布雷和戴季陶,一個被稱為“領袖文膽”和“國民黨的第一支筆”,一個被稱為蔣介石的“第一謀士”和國民黨內的大理論家。陳布雷自殺前的最後一句話是“讓我安靜些”,戴季陶得知陳布雷自殺後,曾痛哭道:“我的心已死了。”

共商建國大計

8月28日,被國民黨稱為“國父”的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乘坐火車到達北平前門車站的時候,她沒有想到的是,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共的主要領導人,早已在那裡等候,毛澤東還親自上車迎她下車。此前,毛澤東兩次寫信,邀請她北上共商建國大計,又派鄧穎超專程南下迎接。

宋慶齡到北平時,匯聚北平的各界精英名流中,有張元濟、張瀾,以及民國年間有代表性的政治家、企業家、軍事家、教育家和文化人。他們來參加歷史的約會,出席醞釀已久的政治協商籌備會,共商建國大計。

1949年6月,政協籌備在北平城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會議的任務是擬定參加政協的單位及其名額,起草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和新政協組織條例,制定評選國名、國旗和國歌方案等。人們通常把1949年6月到9月的這次會議叫做新政協,後來叫第一屆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共同綱領》規定,新的國家“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會議決定國都定於北平,北平改名為北京;紀年採用公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國旗為五星紅旗。

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張瀾、李濟深、高崗為副主席。周恩來被任命為政務院總理。

9月21日,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開幕。毛澤東在開幕詞中說的一句“占人類總數1/4的中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最為經典地詮釋了1949年大變局的主題。

1949年10月1日,和歷史約會的人們,登上了天安門城樓,慶祝新中國的誕生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上世紀70~90年代,漳浦這樣辦歌詠大會(附珍貴影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