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威宗(崇禎皇帝)在北京自殺以後,大明朝群龍無首,一些宗室成員在各方勢力的輔佐下,先後在南方建立起數個政權,這些政權被合稱為“南明”。然而這些人為了爭奪皇位,全然不顧國家危亡,在動盪的時局裡不遺餘力地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皇權戰爭”。正是在這種無休無止的內耗中,明朝徹底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首先,我們從“南明”這個詞語談起。在清朝,人們提及南明時多用“勝國”“故明”“明季”等詞,儼然不願承認其歷史地位。直到很久以後,“南明”這個稱呼才逐漸流傳開來。需要指出的是,南明本身就是明朝歷史的一部分,並不是一個獨立朝代;之所以稱其為“南明”,是後人為了便於與崇禎之前的大明王朝相區別。再則,這些政權都建立在南方,這樣命名倒也符合歷史規則。

那為什麼不用“後明”這個詞呢?這是因為後明是孫可望在貴州時,向他獻媚的一派為了擁護他做皇帝而擬定的國號,用在這裡實在很不合適。南明與後明,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我們知道,崇禎皇帝身死社稷以後,他的幾個兒子不知所終,這使南明爆發了嚴重的繼統之爭,多次內鬥的結果是其根本無法團結力量一致對外。眼看局勢混亂,某些藩王和實力派人物試圖趁機過把帝王癮,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結果導致各方勢力火併,小勢力被大勢力吞併,大勢力則被內耗消磨得喪失了銳氣。如此急劇的損耗,對抗清鬥爭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由於藩王遍及全國,不管在哪兒都可以找到一個宗室成員擁戴為抗清領袖,這使抗清力量極為分散,很容易被清軍各個擊破。加上大部分擁戴者存有私心,這些個宗室成員在他們手中就成了一個獲取利益的工具。當他們的個人利益不再被滿足時,宗室成員就會被實力人物拋棄,這點在鄭芝龍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然,擁立宗室成員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在積極抗清的勢力中,宗室成員就是一面鮮亮的旗幟,在其號召下,人心得以迅速凝聚,人們紛紛組織起來,共同抵抗清軍。雖然兼有自保性質,不過比起私利者又不知道強了多少倍,至少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這點夔東十三家可為典型。

總體而言,這種情況還是弊大於利的。它導致宗室成員之間長時間內鬥,嚴重消耗了抗清的有生力量,客觀上也為清軍各個擊破明軍制造了良機。同時,這一情況強化了官僚對升官發財的追求。各藩在升遷人員的時候,不再看對方忠心與否,有志抗清與否,而是看他是否是屬於己方利益集團。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再賢明的君王恐怕也無力迴天了。

北京陷落之後,見於史籍記載的稱帝者和監國,不論執政時間長短、所轄地域大小,前後計有安宗朱由崧、威宗太子王之明、潞王朱常淓、益王朱慈炱、紹宗朱聿鍵、魯王朱以海、靖江王朱亨嘉、益陽王朱術、韓王朱璟溧、趙王朱由棪、昭宗朱由榔、唐王朱聿鐭、益藩朱由榛、淮王朱常清、吳王朱容藩等人。

其中,韓王朱璟溧是否稱帝頗有疑問,淮王朱常清則屬史料誤記。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鄭成功、鄭襲、鄭經、鄭克臧、鄭克塽這五位明鄭的最高領袖,也可以視作廣義上的南明攝政。

另外,蜀王、桂王、榮王也曾被臣子們試圖立為皇帝。北京淪陷後,得到訊息的蜀地官員就商量推立蜀王朱至澍為監國,但因受到巡按御史劉之勃的阻止而未能成功。桂王朱由則是在弘光政權倒臺後,一些人打算立他為帝,結果還沒來得及實施,就得到了隆武政權建立的訊息,於是只得作罷。榮王朱由楨卻是因為奉天之變中一些官員和永曆政權失去聯絡,才差點被擁立為帝,後因遭到勸阻而未成。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偽滿洲國三大漢奸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