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2日)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突然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更狠的是,李世民政變成功以後為了以絕後患,又派人將自己年幼的侄子,也就是李建成的兒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李元吉的兒子李承業、李承鸞、李承獎、李承裕、李承度全部處決。
雖然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被逼出來的,而古代宮廷鬥爭也一向血腥異常,殺兄弒弟甚至父子相殘都是常事,他絕對不是最狠的那一個。但是這事無疑還是讓李世民在歷史上的名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批評他的人也是為數不少。
在諸多批評聲中,有一個是罵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以後,將自己的弟媳,也就是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楊氏納入宮中,後來還和她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實在有違倫理。此舉不要說在古代有些驚世駭俗,就算是在現代,也夠八卦了。所以關於此事的各種傳說頗為不少,現代一些電視劇中,更是將李世民和楊妃之間的戀情渲染得驚天動地,說他早就對這個弟媳情有獨鍾,所以才會做下如此驚人之舉。
說起來李世民寵愛楊氏並非現代人虛構,《新唐書》中就提到李世民對楊氏非常寵愛,一度還想立他為後,只是因為魏徵力諫,此事才告終止。
《新唐書·列傳·卷五》: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
然而這件事細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不少疑點。
首先來說,玄武門事變以後李世民確實將楊氏收入了宮中,但是實際上當時李建成、李元吉的妻妾女兒全部被收到宮中,並非只有她一人。李世民顯然不可能對自己的侄女有什麼想法,所以此舉應該還是為了防止有人利用李建成、李元吉的家眷做什麼文章,收到宮裡加以管制而已。
更為關鍵的是,根據《歸仁縣主墓誌》記載,楊氏入宮以後,開始是和歸仁縣主及其生母一起住在一間狹窄的宮室內,“誠周於造次之間”,居住條件這麼差,和李元吉的小妾沒什麼區別,絲毫看不出李世民對她有什麼寵愛。
當然,李世民後來肯定寵幸過楊氏,否則也不會有曹王李明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李世民一直沒有給楊氏正式的封號。甚至李世民後來在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恢復李元吉的王號,追封他為巢王時,楊氏就成了巢王妃,直到去世再未改變。由此可見楊氏始終掛的是李元吉妻子的名號。
假如說封皇后這事太大,臣子們會反對的話,其他給個小點的封號,這對李世民來說可不是什麼難事。而楊氏一旦有了正式的封號,好歹也算有個名分,不至於揹負一個通姦的罪名。
另外楊氏的兒子李明是在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封王,而李世民的兒子中,根據現有資料看,大多是在三歲時就被封王,最遲也不超過七歲。這麼算下來,李明大約出生於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更大可能是十八年(公元644年)之後,距離玄武門之變發生和楊氏入宮,已經頗有一段時間。
結合楊氏初期在宮中居住條件艱苦和始終沒有封號這兩件事來看,楊氏入宮初期李世民並沒有對她特別在意,只是後來才臨時起意,臨幸過一次,事後又沒放在心上了。所以李世民早就對楊氏有意這事不靠譜,就是想立她為後一事,也頗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