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美軍出動了多個師級部隊參戰,其中火力最猛戰鬥力最強的當屬陸戰第一師。該師進入朝鮮戰場的時候下轄陸戰1團、陸戰5團、陸戰7團,以及第11炮兵團和第1坦克營。加上師直部隊和後勤保障人員,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28000多人。在火力方面,該師裝備有坦克149輛,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潘興重型坦克。

此外還有35輛裝甲車,64門高射炮,18門155毫米榴彈炮,54門105毫米榴彈炮,607具火箭筒,無座力炮、六零炮和重迫擊炮343門。除此之外,陸戰第一師還有固定的空中支援單位:第一航空聯隊,擁有72架艦載戰鬥機,跟隨部隊行動的空中火力引導小組可以隨時召喚、協調空中打擊力量。毫不誇張地說,陸戰第一師的火力比當時志願軍第9兵團全兵團的火力還要猛得多。

不料美軍這支頭號王牌剛和志願軍交手,就差一點在長津湖地區全軍覆沒。得益於超強的火力和極端的嚴寒天氣,陸戰第一師才艱難地由水門橋逃出生天。戰後陸戰第一師自己統計,戰鬥減員4418人,凍傷減員7313人,減員總數為11731人,這是該師成立以來受到的最為沉重的打擊。時任陸戰第一師作戰處的阿爾法·鮑澤上校認為,如果志願軍擁有足夠的後勤支援和通訊設備,陸戰隊絕不可能逃離長津水庫。

長津湖戰役一舉打掉了美陸戰第一師的心氣,陸戰隊的不少官兵將這場戰役稱為“地獄般的經歷”。《紐約先驅論壇報》隨軍女記者瑪格麗特·希金絲在興南港見到撤退下來的陸戰第一師官兵時大為吃驚,他們一個個蔫頭耷腦,就像“落魄的亡靈一般”。由於損失慘重,再加上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擊,長津湖戰役結束後,陸戰第一師就被安排回日本整補,直到1952年3月才重返前線。

當時敵我雙方正在板門店進行停戰談判,但美國人缺乏誠意,提出了許多無理要求,遭到我方拒絕後惱羞成怒,就把陸戰第一師派到了板門店附近炫耀武力,並計劃奪取開城。面對敵人的挑釁,志司做出了針鋒相對的迴應,把打過鐵原阻擊戰的63軍派了上來。陸戰第一師為找回場子,一上來就展開了猛攻。但此時志願軍的坑道防禦體系已經十分完備,陸戰一師漫天的炮火都成了無用功。

一旦夜幕降臨,63軍就用小兵群戰術四面出擊,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先後攻佔了西井東山、金谷北山和石川北山等高地,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把陸戰第一師這個莽漢打得灰頭土臉。後來40軍接替了63軍的防線,美陸戰第一師迎來了一個更為強勁的對手。40軍的首任軍長是著名的旋風司令韓先楚,以作風頑強,善於攻堅著稱。

此時40軍已經全部完成了換裝,火力輸出和之前相比大為增強,因此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和敵人打對攻。1953年5月末,40軍主動向美陸戰第一師佔據的馬踏裡西山和梅靚裡東山發起強攻,僅用十多個小時就攻佔了這兩個高地。在之後的四天時間裡,又打退了敵人數十次反撲。戰後統計,40軍殲敵1000多人,自身傷亡200餘人,美陸戰第一師被徹底吊打。

兩個月後,46軍又向美陸戰第一師佔據的馬踏裡東南山發起了反擊作戰。馬踏裡東南山位於臨津江北岸,距開城以東14公里,是美軍在三八線以北唯一的支撐點,只要拿下馬踏裡東南山,就可以把美軍全部趕到三八線以南地區。1953年7月24日黃昏,64軍以136師為主,對馬踏裡東南山發起猛攻。此時停戰談判已經進行到了最後關頭,克拉克命令陸戰一師死守。但在136師的猛攻下,美陸戰第一師咬牙堅持了三天之後終於頂不住了,不得不狼狽逃竄。美軍的這個頭號王牌,最終被志願軍打成了斷脊之犬。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Cognito基於光和聲音的療法可減緩阿爾茨海默氏症中的腦組織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