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1086年10月11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天,太陽早早地落下西山,只把一縷殘陽鋪在黃河的水面上,有詩云:“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寫的就是這種景象。10月,已是深秋,刮過樹梢的風,好像已有些蕭瑟。北宋傑出的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在這如血殘陽和蕭瑟秋風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司馬光走了,他的名字卻留在青史之間。日升月落,歲月流淌,把司馬光塵封在歷史的煙塵裡,但他嘔心瀝血撰修的歷史名著《資治通鑑》,卻似淅瀝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融進了中華民族的血液裡,影響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歷史發展程序。

司馬光,字君實,宋代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故人稱“涑水先生”。司馬光嘗自稱“齊物子”和“迂叟”。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馬光誕生在光州光山縣(今河南光山)縣令司馬池官舍內。司馬光遠祖“皆以氣節聞於鄉里”,其父司馬池曾任職中央,出守地方,以“清廉仁厚聞於天下,號稱一時名臣”。

司馬光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即受到嚴格的教育,而且他自己勤奮好學。在學校,聽先生講論《春秋左氏傳》,雖未能完全理解書中奧義哲理,每次放學回家,即能對家人複述文章大意。

司馬光常常“手不釋卷,至不知飢渴寒暑”,真正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地。司馬光曾以一根圓木做了一個枕頭,名曰“警枕”,每讀書睏乏,乃以此枕而睡,枕滾即醒,又繼續讀書寫作。就這樣,司馬光勤學不倦,持之以恆,“於學無所不通”,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蘇軾稱其“文詞醇深,有西漢風”。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三月,司馬光金榜題名,中進士甲科,被授以奉禮郎,從此,司馬光步入仕途。

當北宋人民鬻妻賣子、無以為生的時候,統治者卻在花天酒地,揮霍無度,視人民血汗如糞土。司馬光對這種行為十分憎恨,認為“府庫之財,皆民之膏血”,極力主張節用,以舒民力。堅持“救災節用宜自貴近始”,禁止一切過分的俸給賜予,真正做到“不祿無功,不食無用”。

一次,司馬光發現文思院製作奇巧無用之物,華麗無比,耗費無算。司馬光氣憤至極,立即上疏奏陳,自今以後,“文思院、後苑所做奇巧之物,不急而無用者,皆得停止。內自妃嬪,外及宗戚,下至苫庶之家,敢以奢麗之物相矜相高,貢獻遺路以求悅媚者,亦明治其罪,而焚其物於四達通衢”之地。

司馬光在朝,忠直敢言,擊奸崇賢,頗得清正之聲。而且尚能體察人民疾苦。這一切,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天下以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號為司馬相公,婦人孺子亦知其為君實也”。

翻開中國成語詞典,其中有一個詞目叫“典地葬妻”,這個千古傳頌的故事說的是司馬光的妻子去世了,但清貧的司馬光居然無以為葬,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

人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紅樓夢》中的賈府更是白玉為堂金作馬。司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位顯,最後居然連葬妻的錢都沒有。

司馬光“欲以身殉社稷,躬親庶政,不捨晝夜”,為國為民嘔心瀝血,日夜操勞,致使其身體狀況愈來愈壞。人們見其日漸瘦弱,乃舉諸葛亮食少而事繁致疾誡之,司馬光十分感謝。

因撰修《資治通鑑》,司馬光耗費了19年心血,已齒落髮白,自感來日無多,便給子孫預留下喪事不可奢華的遺囑。

元祐元年(1086年)初,司馬光已臥床不起了,自知已不久於人世,乃手書一紙付呂公著,說:“吾以身付醫,以家事付愚子,唯國事未有所託,今以屬公。”司馬光重病垂危時,還是那麼念念不忘國家天下之事。

九月,司馬光病情迅速惡化。1086年10月11日,官至宰相的司馬光在中風的病痛折磨中去世,享年68歲,歸葬其老家陝州夏縣。

司馬光死後,他的子孫便按其生前遺囑,殮入早已備好的薄棺,遺體以一舊布被覆蓋著,隨葬的只是一篇專門頌揚節儉的文章《布衾銘》。前來弔唁的大臣看到司馬光家中除了滿屋書籍外,家徒四壁,床上鋪的也就是一張舊竹蓆,不禁慨嘆不已。朝廷隨即送來2000兩喪葬銀,其子謹遵父遺命全部退回。

從此,這位一代廉士,便靜靜地長眠在涑水鄉一塊高大的“忠清粹德”墓碑之後。

與童年救人時開創新思維相反,司馬光成年後為官卻一向強調“守常”。他臨終前為相,僅數月便把文壇老友、政壇對手王安石實行的新政全部廢除,這同當初王安石的變法一樣也引起天下騷然。司馬光死後8年,哲宗皇帝便將他打成“奸黨”,追奪官譽諡號並砸了刻有御書的墓碑。

又過了30餘年,金兵南下摧枯拉朽般輕易攻下汴京,宋朝兩個皇帝成了俘虜。

北宋元氣是為王安石變法所傷,還是被司馬光復舊所壞,幾百年間史家爭論不休。不過司馬光在學術上成就斐然,在政治上卻肯定是個悲劇式人物。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秋瑾:起義時丈夫王廷鈞呵斥她傷風敗俗,犧牲2年後王悲極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