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段祺瑞(1865—1936),民國時期政治家,“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領。他幫助袁世凱練北洋軍,而後以此縱橫政壇十五載,一手主導了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一生清正耿介,頗具人格魅力,被稱為“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生活簡樸,為官清廉,一生沒有積蓄和房產,據說只收過馮玉祥一些南瓜;

但晚年為何被人詬病:一是有沒有積蓄房產,二是吃素是不是為了給三一八慘案懺悔。

但是彼時的清政府還在負隅反抗。段祺瑞接到袁世凱意旨,聯合了四十六名北洋高級將領電促清廷退位,表示他和他手下的八千將士們都強烈希望成立民主國家,實行五族共和。這時傅儀和他的皇額娘就有點慌了,開始商量怎麼辦?大臣們說什麼可以不用管,但姓段就不同了,他手握重兵,北洋之虎不是虛名。

清廷玩拖之訣,結果老段的致電又來了,這次說得比較誇張,說是馬上率領手下眾人逼宮。這下溥儀民慌了,跟裕隆太后表示,堅決要求退位,再幹下去的話小命不保啊。當時各省都已經宣佈自治了,也沒人進京勤王。於是小白旗從紫禁城裡打出來,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籤了字。

這是“一造共和”。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段祺瑞態度明確,就是積極反對這事。在袁世凱上任這天,段祺瑞始終都沒有出席活動,袁世凱對這個於自己唱反調的人感嘆“英雄所見也有不同的時候吶,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隨乎他吧”。後面為了抗衡袁世凱,段祺瑞“迎接”副總統黎元洪入京。在袁世凱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時候,段祺瑞等人忍不可忍,主張動員軍隊對抗日採,袁世凱不敢爭鋒,稱病辭職,在病中握著祺瑞同學的手,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後悔啊,沒聽你的。

這是“二造共和”。

袁大總統歸天后,繼任的黎元洪大總統跟他的內閣總理段祺瑞處不好。

先是在因孫洪伊、徐樹錚矛盾與黎元洪發生了爭執,最後由徐世昌出面了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雙方鬥爭更趨激烈。

段祺瑞主戰,先叫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毆打反對派議員,百端辱詈。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此為“三造共和”。

由此看來,段祺瑞似乎是好人,那為什麼無論是當時還是他去世之後他的風評缺褒貶不一?

號稱“六不總理”的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卻造成了轟動一時的318慘案。

1926年3月22日的《申報》報道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三一八慘案簡介的大致經過。報道中說在3月18日,北京五千多名市民和學生在李大釗的帶領下,向段褀瑞政府施壓,希望他們能夠拒絕八國通牒,維護祖國的權益和民族的利益,要求段褀瑞出來見面。不過據說段祺瑞並不在執政府。但執政府衛隊長卻下令向手無寸鐵的百姓們開槍射擊,造成共有47名市民和學生受傷,150多人受傷。

有消息稱實際下令的是鹿鍾麟,鹿鍾麟是馮玉祥的手下,並不聽命於段祺瑞。當時馮玉祥跟俄國人打的火熱。而且這個鹿鍾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率兵把老段從執政府大院趕跑了。

段祺瑞知道後也感嘆:“一世清名,毀於一旦。”此後他就一直揹負著罵名。

不過終其一生,段祺瑞的功是大於過的,他生活簡樸,為官清廉,一生沒有積蓄和房產;家訓是“不從政不從商不從軍”,不給兒子和家人謀取職位;晚年拒絕與日本合作,留下“八勿”遺囑;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屠呦呦:研發青蒿素,親自做小白鼠試藥,卻因領取鉅額獎金被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