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資治通鑑》第四十二卷,漢紀三十四

漢光武帝建武九年(癸巳,公元33年)

【原文】(可跳過直接看解析)

初,隗囂將安定高峻擁兵據高平第一,建威大將軍耿等圍之,一歲不拔。

峻猶不下,帝遣寇恂往降之。

恂奉璽書至第一,峻遣軍師皇甫文出謁,辭禮不屈;恂怒,將誅之。諸將諫曰:“高峻精兵萬人,率多強弩,西遮隴道,連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恂不應,遂斬之,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開城門降。諸將皆賀,因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計者也。今來,辭意不屈,必無降心。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亡其膽,是以降耳。”諸將皆曰:“非所及也!”

【譯文】(可跳過直接看解析)

最初,隗囂的將領安定人高峻帶領軍隊據守高平縣第一城。建威大將軍耿等包圍該城,一年未能攻陷。

高峻依然不降,劉秀派遣寇恂前往勸降。

寇恂帶著劉秀的詔書到達第一城,高峻派遣軍師皇甫文出城拜見。皇甫文的言辭禮節毫不卑屈。寇恂大怒,準備誅殺。將領們勸阻說:“高峻有精兵一萬人,多半都是強弩射手,在西面堵塞隴道,連年不能攻下。現在準備招降高峻,卻反而屠戮他的來使,恐怕不行吧?”寇恂不答應,於是誅殺皇甫文。放他的副使回去。轉告高峻說:“軍師無禮,已經殺死了!要投降,趕快投降;不想投降,繼續堅守!”高峻驚慌恐懼,當天打開城門投降。將領們全都向寇恂祝賀,順便問他:“請教您,殺了他的使節而又能使他獻城投降,為什麼呢?”寇恂說:“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為高峻謀劃的智囊。這次前來,言辭態度強硬,肯定沒有歸降的意思。如果保全他則皇甫文的計策得逞,殺掉他則使高峻喪膽,所以高峻投降。”將領們全都歎服說:“您的智慧不是我們所能趕得上的!”

【解析】

我記得這段材料在《智囊》這本書中也有記載,不過沒有上面這麼詳細。

聊聊上面這段材料,有兩個不同的切入點。

一個就如寇恂說的那樣。

“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計者也。今來,辭意不屈,必無降心。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亡其膽,是以降耳。”

這個切入點其實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別。

高峻這個人之前投降過劉秀,後來又跳反,帶兵鎮守高平第一這個地方。

咱們可以從隗囂的角度來看。

高峻有過投降記錄,忠誠度已經降低,現在他回來,繼續使用他是有風險的,搞不清楚這高峻是再次回來是真的還是詐降。

用歸用,要限制使用,更要設個嚼頭,皇甫文就是這個嚼頭。

再深一點,高峻不過就是一個擺設,真正做決定的還是皇甫文。

同樣從高峻的角度來看。

之前高峻投降劉秀有點稀裡糊塗,結果又跳反回去。

其中可能很大程度是,高峻此人沒啥智謀,在劉秀最初進攻的時候,見勢不妙立馬投降。

而彼時他的心腹皇甫文不在。

之後,皇甫文暗中找到高峻,一番勸說之下,又回到隗囂這裡。

如此才能說明高峻的反覆以及皇甫文的作用。

皇甫文在高峻這個小團隊中,不光是軍師的作用,更是堅定的主戰派。

由此再看寇恂的做法。

高峻有過投降經歷,又沒啥主見,這種人並沒有什麼擔憂的,而要考慮的是新的變量皇甫文。

所以,把皇甫文殺了,是寇恂的神來之筆。

假如高峻是擺設,話事的事皇甫文,現在他死了,則高平第一必亂,稍微再誘降一下,高峻就能再次投降。

同樣皇甫文是高峻跳反的關鍵、主心骨,現在他死了,高峻內心再次跳反的心也會活絡起來,稍微遊說一下,高峻依然會再次投降。

所以,從這個角度,就是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皇甫文是主要,高峻是次要。

運用在現實其實很簡單,一個小團隊、組織、搭配中,哪個人話語權更大、哪個人佔據主導地位?找關鍵要素。

就好比說你升職,要搞定領導,那我問你搞定哪個領導?

基本上來說分為大boss、上級領導、直屬領導。

這其中,主要矛盾就是大boss和上級領導,直屬領導就是次要矛盾。

再來說說另一個切入點。

皇甫文出使寇恂軍營時,因態度傲慢被寇恂所殺。

恂奉璽書至第一,峻遣軍師皇甫文出謁,辭禮不屈;恂怒,將誅之。諸將諫···恂不應,遂斬之。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個算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

作為守方,不殺對方來使,留一線餘地,將來好投降。

任何一方殺掉對方使者,所傳遞出來的信息不是寧死不降就是雞犬不留。

對於另一方面而言,就必須全力以赴,整個事情就沒了迴旋的餘地。

將領們對寇恂殺皇甫文的勸阻,就是擔心殺了他,會讓高平第一里面同仇敵愾繼續死戰不降,讓原本能夠爭取的主和派轉變態度。

但看了上面的內容就知道。

若按照常理,高平第一已經被圍了一年,其中人心態度,恐怕已經從最初的主戰逐漸轉變為主和、主降。

畢竟如此戰爭環境下,極度摧殘人的意志。

而皇甫文出使的時候還敢這麼狂,那麼只能說明目前主戰派還不少,且掌握話越權。

所以,殺了皇甫文,主戰派少了個強硬的,主和的風頭說不定能上來。

但咱們換個比較陰暗的角度。

假設高峻想投降,皇甫文不讓,還堅決主戰,那麼高峻讓皇甫文出使,暗中讓人的給個消息,說就是這貨主戰的。

借寇恂的手殺了,自然高峻能夠順理成章地投降,少了很多阻力。

當然,這個是猜想。

回到正題,寇恂殺皇甫文其實存在巨大風險的。

注意,寇恂殺皇甫文有人勸,但他執意要殺,當時並沒有給任何解釋,就是他態度傲慢。

可是殺完之後,高峻投降卻出乎將領們的意料,此時寇恂才又有解釋到,皇甫文是高峻的文膽,殺了他高峻就沒了主意,就會投降。

所以,材料的兩個切入點。

從具體決策層面分析,為什麼殺皇甫文,高峻會降。

從操作層面分析,不過分析的事寇恂殺皇甫文的過程其實是風控。

這裡的核心要點,就是寇恂給出解釋緣由時間線。

殺皇甫文時,寇恂不給答覆,就以他傲慢態度極差為由,因為寇恂是帶著劉秀旨意來的。

恂奉璽書至第一

殺皇甫文可以說是,因為他對皇帝不敬,就算最後真的造成高平第一繼續死戰,也說得過去。

但此時,寇恂不能對將領說殺了皇甫文高峻就會降這番說辭。

說了就變成寇恂的動機不光有維護皇帝尊嚴,更有藉機在賭的成分。

一旦失敗,別人就會以此為藉口來彈劾寇恂,說他利用這個東西殺使者,導致高平第一死戰,造成戰損極大、延誤戰事之類的。

那個時候可不會再說你寇恂是為了維護皇帝尊嚴。

脫離殺皇甫文、高峻投降這事,再看寇恂,這套操作其實就頗有一些權謀權術的味道,尤其是對於領導做事而言。

簡而言之就是造魅,製造神秘感,營造很厲害的樣子。

具體的做法寇恂的操作已經很明顯了。

一件事情難搞,領導拍板如此這樣做,眾人不理解。

此時,領導就不能去解釋為什麼,而是要直接下令就這樣幹。

等事情不行失敗了,心黑點就說誰沒執行到位,把鍋甩掉,這是風控。

你說太明白了,是你決策的,又是按你說的做,責任不是你領導的還是誰的?想推都推不掉。

等事情成功了,再出來說為什麼如此,眾人恍然大悟,還是領導有辦法,威信漲一節。

當然,這樣搞領導要有魄力,又心黑才行,能不如此還是不如此的好。

最常見、最好、最穩的辦法,就是一些事情本身就要成或者必定成,作為領導掩飾一些關鍵信息不讓下面只知道,下面一頭霧水的時候再出馬。

讓後讓下面按照自己說的來做,結果事情成了,下面人覺得領導運籌帷幄、思路清晰、特別牛逼。

其實都是操作出來的,要是下面知道這些信息說不定幹得還更好呢。

所以說,權力還是要有點神秘感,太通透就沒有威信可言。

就如這句話所說:僕人眼中無偉人。

【閒扯】

好了,閒扯的基本上就在上面的內容中了。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建文帝下落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