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已經31年,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無論是蘇聯樹敵太多、入侵阿富汗拖垮經濟,還是工農業發展極其不均衡、戈爾巴喬夫失敗的改革,都很有道理。對於此,普京有自己的一套歷史認知,他認為蘇聯的締造者列寧犯下了致命錯誤,給蘇聯解體埋下了禍根。
在普京的觀點中列寧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在列寧的努力下,推翻了沙皇統治,建立了蘇聯,但是列寧卻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隱患。俄羅斯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卻被列寧改造成了國家聯盟。事實上蘇聯解體跟列寧的關係不大,縱然蘇聯後來出現了太多的問題,後來的領導人完全有時間解決和改正,但他們卻沒有做到。
如果說列寧一定要對蘇聯解體負一些責任的話,沒有指定繼承人首當其衝。列寧去世前留下了《給代表大會的信》,信中對當時每一位政治局委員做出了中肯的評價,其中對斯大林的評價是“斯大林同志當了總書記,掌握了無限的權力,他能不能永遠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我沒有把握”。列寧認為斯大林“太粗暴”,他好像對每一位政治局委員成為領導人都不太滿意,最終就沒有指定繼承人。
列寧甚至預見了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決裂,“現時中央兩位傑出領袖的這兩種特點會出人意料地導致分裂,如果我們黨不採取措施防止,那麼分裂是會突然來臨的。”列寧屬意的繼承人有可能是托洛茨基,想通過《給代表大會的信》讓代表們選舉托洛茨基為最高領導人,可惜最後的勝利者是斯大林。
斯大林掌握最高權力的結果是可怕的,他為了最大程度集權,利用聯合一派、打壓另一派的方式打敗了列寧時期的所有政治局委員,包括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在後來施政的過程中取締了列寧留下的“新經濟政策”,在全蘇聯強行推行“集體化運動”,間接導致了後來的“大饑荒”。為了打擊政敵和反對,斯大林又以政治鬥爭的方式發動“大清洗”運動,列寧時期自由、民主的作風被完全壓制。
列寧的另一個措施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蘇聯的憲法給予了加盟共和國太高的自治權。蘇聯憲法規定,各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憲法,但不得與蘇聯憲法相牴觸;有自己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最高國家管理機關;有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有自己的領土,其領土未經它的同意不得變更;有自己的國籍,各共和國公民同時也是蘇聯公民;有權同外國發生關係,同外國締結條約及互換外交和領事代表,以及參加國際組織。
雖然各加盟共和國都受蘇維埃中央的領導,實際上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國中之國,最被普京不能接受的就是“有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這也為後來蘇聯的分崩離析提供了法律依據。這些加盟國自治權的規定在蘇聯建立之初需要吸納更多成員國的時候可以保留,但是斯大林之後的蘇聯已經不存在吸納加盟國的可能性,完全是可以修改的。
不僅憲法要修改,還要打破加盟國原有的領土疆域,將加盟國變成俄羅斯的行省或聯邦州,這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但是後來的最高領導人如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等都未能做到,導致蘇聯解體的隱患一直存在。
其實按照列寧的治國策略走下去,蘇聯不但不會解體,更不會走上帝國主義的老路。可惜後來的領導人普遍改變了列寧的治國策略,消滅了民主集中制、密切聯繫群眾等治國根基。取而代之的是集權制、個人崇拜、政治鬥爭等,蘇聯也在不斷地變質中越走越遠、最終解體。蘇聯這些後來的變質跟列寧關係不大,主要是看最高領導人的個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