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統萬城的前生今世嗎?
在黃土高原的腹地,有一座堅硬無比的古城,他的名字叫統萬城,是匈奴人赫連勃勃所建立的都城。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赫連勃勃,後秦時期朔方的鎮守將領。公元407年,赫連勃勃叛秦自立,自稱天王、大單于,赦免境內罪犯,設置和任用百官。赫連勃勃認為匈奴人是大禹的後代,而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因此將國號定為“夏”,史稱大夏或者胡夏。建立帝國後的赫連勃勃不斷地襲擾後秦,這是後秦皇帝姚興所不能容忍的,隨即開始一系列反攻戰爭。後來姚興把一些兵力派去河西,由於兵力太過分散導致被各個擊破導致後秦大敗。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公元413年赫連勃勃以叱幹阿利為將負責營建城池。因赫連勃勃自言:"朕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萬為名”因此叫統萬城。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黃土高原上,木材稀少,水資源短缺。叱幹阿利經過苦思冥想,多次實驗後,最後利用黃土高原上主要的農作物,谷、米、白酒和黃土,生石灰、細沙拌在一起,用一口大鍋蒸煮,待到冷卻凝固之後,就變成一塊塊白土,堅硬無比,刀斧難入,用來築城真是再好不過的材料。據史料記載,統萬城城池固若金湯,宮殿壯麗輝煌,是中國古代城市防禦體系的代表,是真正意義上的匈奴龍城。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就這樣,叱幹阿利召集百姓十萬餘人建了統萬城。而叱幹阿利本人生性殘暴,對統萬城的修建更是嚴格。歷史記載“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在建成的六年中,幾乎天天都有人喪命,等到城建好後,光在檢驗工程質量中死去的民夫就超萬人,而這個數字超過了築城民夫總數的十分之一。所以說統萬城是建立在白骨之上的一座都城。
統萬城博物館內景
公元417年,劉裕攻入長安,後秦滅亡。進入長安的劉裕,派使者送給赫連勃勃書信,請求和好,二人稱為兄弟。赫連勃勃收到書信後命令其部下皇甫徽寫了回信,赫連勃勃把劉裕的使者叫到跟前,親手把回信給了使者。使者回到長安後把信交給了劉裕。劉裕讀了赫連勃勃的回信,十分驚訝,使者又說赫連勃勃容儀奇偉,英武絕人。劉裕讚歎說:"這是我比不上的啊!"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赫連勃勃沒多久就回到統萬城,劉裕留下兒子劉義真鎮守長安自己返回東晉。赫連勃勃趁劉裕回南京之時,奪取長安。攻佔長安後,大臣們都勸赫連勃勃定長安,但是赫連勃勃說道;長安是歷代古都,有山水環繞,是個好地方,但是我們的都城在統萬城,統萬城離北魏的邊境很近。如果定都長安的話,那麼,我們的老巢就會遭受很大的危險,於是赫連勃勃回到了統萬城。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公元424,赫連勃勃想廢掉自己的太子赫連珪,立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赫連倫為太子。赫連珪得知後,興兵七萬北伐赫連倫,之後赫連倫被殺;接著,赫連珪被赫連勃勃的另一個兒子赫連昌給殺掉,死後葬於長安。現在赫連珪墓前的石馬還藏於陝西碑林博物館。赫連勃勃得知赫連珪被殺後非常高興,立赫連昌為太子。幾年後,赫連珪統萬城去世,享年45歲,太子赫連昌繼位。公元427年,北魏圍攻統萬城,次年,赫連昌被擒,大夏被北魏所滅。
這個存在了短短二十五年,在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如曇花一現般消失在歷史的長河。
統萬城博物館內景
大夏雖短命,但是這個王朝卻給我們留下一座文化的瑰寶--統萬城。統萬城不僅是大夏國的都城,更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也是草原遊牧民族拋棄了帳篷而築起了城池的見證,表現出身為匈奴族的赫連勃勃對中原文明的渴慕。
統萬城博物館內景
統萬城一直被沿用至宋代初年,公元994年,宋軍終於攻佔統萬城,宋太宗趙匡義下令毀城遷民,這一個座被延用了600多年的統萬城就此毀滅,但是到今天為止,這座古城依然還在陝北榆林靖邊屹立著。因為建造時牆皮發白,因此今天人們更喜歡叫他另一個名字--白城子。現在這一座匯聚人類文明和智慧的古城,正在以不同的姿態屹立在廣闊的黃土高原之上。
榆林靖邊縣統萬城遺址一角
以史為鑑
可以知興替
讓我們在歷史的車轍中
踩到屬於自己的那枚腳印
關注“歷史不能丟”,好文章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