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未到潮陽文光塔之前,想起不久前去過的祥符塔——位於潮南區峽山街道的老市區。祥符塔離文光塔約二十五公里,兩塔遙遙相對,均為從前潮陽縣的著名景點。祥符塔名氣雖大,卻是不能攀登的,整座塔沒有任何開口可入,遊客只能走近仰觀之,再發點思古幽情。當初,我就是懷著登塔想法去看祥符塔的,等到真的實地走近,才發現自己弄錯了,帶著一點難過。

我已看過不少塔。誠如唐初才子陳子昂在詩中所寫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每當登上塔頂,俯視大地,仰觀天空,感天地之浩渺,宇宙之蒼茫,個人真如滄海之一滴水,何足道哉!個人之際遇,相較宇宙之奇幻,實在不值一提。記得,三年前在粵西新興國恩寺登塔,看到塔外掛著的飄蕩在空中的小銅鈴,近處佛寺縷縷梵音不斷傳來,不由立刻歎服佛教大德的宇宙觀。人生百年,置之於無窮的宇宙時光中,猶如白馬過隙,瞬息而過。所不變的是,法身佛遍滿宇宙,佛法依稀可覓。那一刻,看到風鈴擺動,想起慧能的“風不動,幡不動,而是心動”的禪語。還記得,五年前立在潮州韓江邊的鳳凰塔之上,迎著秋日獵獵江風,正值夕陽殘照之際,彩霞倒影染紅韓江,遠處韓山輪廓分外明晰。那一刻,我的眼光隨韓江上移,一直看到福建汀江、梅州梅江,我的思緒上溯,想著“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窮”的韓愈。在我心中,鳳凰塔仿似韓文公的一根巨筆了……

正在浮想無窮之際,一聲提醒,“文光塔到了!”把我從一系列浮想中驚醒,抬頭一看,好一座挺拔、筆直的大石塔出現在眼前,矗立在熱鬧市區。塔的附近,剛好是潮陽博物館和潮陽影劇院。移步走近,原來塔是一座八角七層樓閣式磚石建築。塔的周圍有古井、六角亭、迴廊、綠樹,還有地方文化名人蔡楚生塑像,組成優美景區。可惜的是,塔門緊緊關閉,不讓遊客進入,好在周圍有資料記載該塔情況。一塊碑文立於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名為《籌建文光公園序》。另一塊碑文《潮陽邑侯漆公鼎建文光塔記》,落款標明立於“皇明崇禎十年歲次丁丑孟秋中元日”。這位潮陽邑侯漆公就是當時的潮陽知縣漆嘉祉。

原來,文光塔高42.68米,底周長40米,內設螺旋石梯122級,可盤旋登頂。塔身由底座、塔壁和塔室三部分組成。首層用條石砌築,南向開門,二層以上為青磚砌築,四向開門,門的方向逐層呈四十五度角交錯變換。每層外有石質平座欄杆,具宋代特徵。塔內每層有彩繪藻井,梯間逐層開不同形式的採光窗,塔身自下而上逐層向內收斂,塔頂為灰塑紅葫蘆。

我對古建築學瞭解不多,只知這座塔混合宋、明、清風格,但基本以明代風格為主。最後一次修塔時間是公元二○一○年,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石塔,延續地方文運。

據說,凡是有類似文筆之塔的城市,總會出現不少優秀讀書人的。文光塔原稱“千佛塔”,在歷史上幾經重修,明朝因地震,塔放毫光,當地百姓認為是人文昌盛之兆,於是在明末的一六三五年復建時改名為“文光塔”。地方史乘記載,明洪武十八年至崇禎七年的二百四十九年中,潮陽共有三十五人登進士,而其時潮陽人口不足十萬,讓人刮目相看。

走近“文光塔”正面,但見門上方有紅字匾額“文光塔”,下面還有對聯一副“千秋文筆振金石,百丈光芒貫鬥牛”。匾額和對聯均為清嘉慶乙亥(嘉慶二十年,1815)孟冬潮陽知縣豫章唐文藻所題。

潮陽素來有“海濱鄒魯”之稱,本地人才眾多,外來俊彥不絕。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名士在文光塔留下足跡,寫下詩文?塔前的“古甬道”,由三個乾卦組成,寓意“天長地久”和“三元及第”。相傳歷代重視關心文光塔的地方官員和鄉紳,從這裡走過之後,不但健康長壽,事業順利,而且子孫都興旺發達。想要高中的學子,經這裡登塔,學業便會步步高昇,三元及第。潮陽民間還有“奴仔要中舉,入塔應規矩”、“若要中科甲、祈求文光塔”的說法。

這座石塔,寄託鄉人信仰。

文光塔融儒、釋、道三教於一體,我留意的是塔和佛教文化的關係。佛塔起源上溯到釋迦牟尼之前。律典《四分律》、《五分律》都提及地下有迦葉佛古塔之事。釋迦牟尼在世時,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曾經供養佛的發塔、爪塔。佛涅槃後,眾弟子緬懷、紀念佛,便建塔供養佛舍利。古代佛典《摩訶僧祇律》中說:“真金百千擔,持用行佈施,不如一泥團,散心治佛塔。”又說:“若人於百千黃金佈施別人,所獲得的功德,不如一善心,恭敬禮佛塔的功德。”在《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中釋迦牟尼說:如果眾生能於此塔,以一香、一花禮拜供養,即使是八十億劫中積累的生死重罪都能一時消滅,而且能避免災殃,死時投生佛家。

有鑑於此,塔在佛教起源地的古代印度大量出現。印度建塔之風影響中國,佛法之外衍生風水、文運、藏庫和航向等各類意義。最初,文光塔始建於宋紹興元年(1131),當時作為埋藏高僧舍利之用,未見起名記載,後倒塌。鹹淳二年(1266),道人趙汝箎(佛教徒也有被稱為“道人”的,趙汝箎可能是居士)重建該塔,裡面放置千尊佛像,故稱“千佛塔”。早期佛教為利於傳教,常將舍利置於塔中。佛塔有了舍利,提升名氣與地位,吸引人們前來,擴大佛教影響。佛塔一般有七層和十三層兩種,佛經載七層塔來源於七寶:金、銀、琉璃和瑪瑙等七種寶物。以七寶建塔,故稱“寶塔”。文光塔為七層,列入“寶塔”一類。

如今,文光塔裡面保留著三清天尊、佛祖、觀音菩薩、玄天上帝、文昌帝君的聖像,每層天面都有各種寓意深刻的圖案。文光塔第七層放置道教的最高神像三清天尊,位於第六層佛祖像之上,體現修塔者意圖將道教影響力置於佛教之上。

觀音菩薩像放置於第五層。中國人,特別是婦女拜觀音,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信觀音能送子。潮陽人重視傳宗接代,如今文光塔仍會迎來一些前來求子的婦女。文光塔第四層的玄天上帝像和第三層的文昌帝君像,分別主管地方武運和文運。玄天上帝就是真武大帝,或北極真君,或稱“北帝”。

碑記還載,文光塔下有地宮或函盒,藏佛骨舍利子、佛像、銅錢、玉器、方尺、銘文等鎮塔之寶,但這些寶物是否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謎。老輩人說,當年日本軍入侵潮陽,曾經逼民工探寶,然而,寶物沒有探到,其中一名日本鬼子卻現場中暑而死。抗戰時期,日本人多次炸塔,但每次炮彈都落在六角亭位置,塔身完好。眾多傳說,增添了文光塔的神秘色彩。我另想起,抗戰時期,日軍在粵北韶關轟炸,有日軍飛機在虛雲大師主持的南華寺上空互相撞毀,此後日機小心翼翼,每次經過南華寺上空都要繞道。文光塔可能和南華寺一樣,深受佛法保護的吧。

文光塔入口處有指示牌,提示遊客沿順時針方向繞塔行走三圈,可獲得福報。誠如漢文《華嚴經》所說,“右繞三匝”。想起從前在梅州某佛寺看到的藏地密宗轉輪,也是要求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的,以獲得福報。

離開文光塔之際,突然想起一事:文光塔建於紹興初年,正是宋金對峙之際;文光塔重修於明末崇禎年間,其時已是天下大亂;文光公園籌建在民國三十六年,正值解放戰爭之時。地處粵東沿海的潮陽人不畏時局,毅然有建塔、修塔或籌建公園之舉,適足說明地方人在十分動盪時局中,仍然關心地方文運,祈求地方平安,信仰熱情不減。行文最後,援引在文光塔附近看到的一詩為結:

棉邑棲身近卅秋,

向來登塔是奢求。

數番心願數分念,

百級臺階百尺樓。

曜曜四門常就日,

巍巍三教總臨眸。

參差屋宇迷風物,

不見練江多少愁?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耐高溫耐低溫的茶花新品種,花瓣直徑達15公分,你一定會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