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衰亡是歐洲歷史上最大的事件,直到今天,都有很多專家學者總結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大家重點考慮的是政治因素和軍事因素,羅馬帝國晚期的經濟危機也是羅馬衰亡的一大主要原因。
雖然有很多有識之士對羅馬的經濟提出了一些改革,但羅馬帝國已經積重難返,再也無法挽救了。
一、帝國不同階段的經濟隱患與危機
1.帝國前期
在羅馬共和國後期隨著國家不斷地對外發動戰爭,羅馬共和國的領土逐漸擴張,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對外戰爭勝利之後,總會俘虜大量奴隸,這使得羅馬的經濟基礎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原先的小農經濟逐漸被奴隸制所取代,因此經濟基礎的改變使得上層建築也隨之改變,共和國就被帝國取代了。
奧古斯都擔任元首之後,對財務官手中的權利進行分散,只保留財務官管理元老院行省財政的權利。還設立了督察使這一官職,這個官職數量龐大,直接對奧古斯都負責,這也使得帝國元首對國家財政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奧古斯都還對羅馬的行省人口進行普查,取消了共和國時代的稅收制度,擴大了免稅特權的範圍。
在奧古斯都之前羅馬的貨幣非常混亂,貴金屬含量比例不同,導致國家貨幣成色不足,也造成了共和國晚期高利貸行為非常猖狂,奧古斯都統一了全國的貨幣並且鑄造了成色很高的金幣銀幣,確保軍隊能夠得到高質量的現金。
奧古斯都的這一政策也有隱患,在這一政策下,元老院對帝國財政的掌控力大大下降,雖然在名義上元老院仍然參加帝國財政事務的管理,但是帝國財政收入歸入羅馬國庫。
與此同時羅馬還存在著元首個人金庫,久而久之,帝國元首的私人財產與公共財產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很多應該屬於國庫的收入逐漸劃分為元首的收入,國庫因此日漸空虛。
2.帝國後期
西羅馬帝國後期人民負擔很重,元老們大多都有自己的產業,是自己城市中的大商人和手工業主,同時這些元老還負責替羅馬的中央政府收取地方稅收。
到了公元前三世紀時期,由於帝國前期經濟政策的隱患導致的經濟危機,使得元老們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很多元老到了破產的邊緣,但是帝國的統治者並沒有採取對元老經濟的挽救措施,反而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把城市元老的財產強行收歸國庫。
在這個時候,很多元老想方設法地放棄自己元老的名號來抵抗帝國的壓榨,但是羅馬政府卻制定了很多法定強迫元老們的職位成為世襲。這個時期的帝國政府的剝削對象已經不分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整個政府成為了榨取全國人民血汗的機構。
公元前三世紀是由於皇帝對軍隊的需要逐漸加劇,皇帝本身的生活也非常奢侈,因此皇帝們開始有意識地降低貨幣的價值,導致貨幣貶值。這個時期的銀幣用銅鑄造外面包了一層銀,含銀量只有5%。
這使得稅收改成徵收實物士兵甚至官僚的薪水也由實物來代替羅馬帝國的商業陷入了蕭條局面,市民經濟衰落,羅馬的經濟體系由此崩潰。
政府雖然發行這種劣質銀幣,收稅的時候仍然要求黃金和白銀,這樣一來民間的財富更加貧瘠,在鄉村實物的價格幾乎上漲了幾十倍。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帝國遭遇了全面的政治軍事危機,整個帝國搖搖欲墜。
二、奢侈的統治者
1.奢侈的吃喝
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的貴族們非常講究吃喝。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很多貴族們不惜耗費人力物力搜尋特定地區的產品。希臘的海魚肉質鮮美,獲得了羅馬帝國的喜好,因此羅馬某些貴族花費大量的錢財用於收購這些魚類。
除了個人的吃喝之外,羅馬帝國的宴會也是非常奢侈,貴族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參加宴會,宴會之後通過蒸汽浴讓自己大量出汗來消除飲食過度帶來的消化不良。
一個人的飯量是有限的,羅馬貴族在吃飽喝足之後往往對自己進行催吐,來投入下一輪的吃喝。羅馬的下層群眾也效仿貴族們飲酒,在帝國時代很多城市都開設了酒吧,供下層民眾飲用。
2.奢侈的衣物
早在共和時代末期,羅馬人就開始講究其衣著了。為了滿足對絲綢的需求,羅馬貴族與中國進行了大量貿易,當絲綢來到羅馬之時,絲綢的價值已經和同重量的黃金相等,一些貴族婦女們用黃金,珍珠翡翠和紅寶石來裝飾衣服,貴族男女們手上帶滿了各種戒指和黃金飾物。
除了這些之外,貴族婦女們還注重化妝,為了把人裝扮得年輕,她們用胭脂和一些重金屬磨成的粉末,裝飾頭髮和皮膚,還使用大量的香水來提高化妝水平。
3.奢侈的起居
很多羅馬貴族都有自己的豪宅,一般的貴族使用的住房有十多個。那些大貴族甚至在不同的地區都有自己的房子。這些房屋不但佔地面積巨大,有些貴族,甚至用寶石黃金象牙來裝飾自己的房子,會客廳裡也掛著精美的油畫餐具都是由象牙和黃金製作的。
如果說她們住房只是簡單地使用金銀器皿和奢侈品的話,那麼還不算花費巨大,有一些自認為有格調的貴族,已經厭倦了那些庸俗的金銀,取而代之的則是把自己的房子變成自然的一部分。她們在自己的庭院裡設置了大量樹林和池塘遠遠一看就像把自然風光搬到了自己的家中,這樣一來所花費的財富要比使用金銀器皿裝點房屋要多得多了。
在羅馬競技場中一年被打死的猛獸多達1萬多頭,羅馬附近還有海戰表演,參加表演的戰士達到3000多人。
這些新奇的娛樂活動使得羅馬下層民眾忘記了生活中的苦難,她們的經歷在娛樂活動中得到了宣洩,自然不會想到去反對統治階級。
5.社會性腐敗
在這種全民都墮落的社會風氣中,很多羅馬公民把出賣自己勞動產品視為下流的,她們放下手中的勞動工具跑到城裡,在馬戲團裡揮舞自己的雙手,破產的人們也不再尋求新職業,而是瘋狂地湧入城市,成為流民。
羅馬的公民是有選舉權的,因此只要給錢,這些破產的公民願意把自己的投票投給一條狗。
這種風氣也造成了軍隊的腐敗,羅馬軍團本身是天下無敵的,但是由於長期以來的腐化和墮落,羅馬的軍隊開始熱愛享受,腐敗現象大量增多,戰士們開始逃亡。
羅馬的經濟體制本身就有隱患,羅馬的貴族消費的膨脹也使得大量社會財富被揮霍一空,一方面社會財政發生了經濟危機,造成了下層群眾消費的不足,使得社會矛盾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在這種膨脹的消費中,貴族們對於奢侈的事物的愛好變得越發強烈,導致整個社會層面上的墮落和放蕩造成了羅馬道德的淪喪,這種淪喪腐蝕了社會各個階級,特別是公民隊伍,從而使得西羅馬帝國在經濟上滅亡。
參考文獻:
[1] 楊共樂、楊俊明:《璀璨的古希臘羅馬文明》,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9 年版。
[2] 任寅虎、張振寶:《古代地中海群雄逐鹿記》,重慶出版社 1984 年版。
[3] 韓滿春:《帝國的命運:羅馬人與戰爭》,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