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對聯最初的用意是貼掛在門上,以此來祈福和辟邪。無論是從字數還是從平仄關係亦或者是韻律等其他方面,對聯都極其講究對仗。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無論是字數還是蘊意上都講求一個合情合理。一副構思巧妙的對聯不單單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的高低之分。
更加能夠審查出對聯雙方之間的默契所在。更有甚者,在古代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會,一副絕佳的對聯甚至能夠促成一段佳偶良緣。
在宋神宗時期,曾經就有一個寡婦通過一副對聯,引來了自己的愛情。雙方相濡以沫,最終成就一段佳話。
作為一項考察古人文學修養的活動,對聯可以說是文人墨士最為鍾愛的事物之一。作為對聯最基本的要求對仗工整更是初學者所必須瞭解的。
簡單來說,對仗工整即為對聯的上聯和下聯中出現過的字詞講求對仗。詞義即可相近亦可相反。
再者就是,一副對聯的上下聯存在的字詞的聲調要麼相同要麼相反。通常來說,如果字詞的第一和第二聲是平聲,第三和第四聲則為仄聲。
也就是說上聯聲調為平平仄仄平平仄,那麼下聯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樣寫出的一副對聯才符合要求,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易於記誦。
宋朝這個經濟繁榮的朝代,歷來是無數文人墨客,所歌頌讚揚的存在。在宋神宗年間,據傳有一家富商。家中有一位極其聰慧的女兒。
與其它普遍意義的大家閨秀不同的是這位小女兒
從剛開始學習說話之時就已經表現得極其聰明。小女兒的的父母也並未要求女子無才便是德,束縛孩子的成長成才,相反卻是大力培養這名女子。
而富商的小女兒也是不負眾望,年輕時就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對於文章詩詞更是信手拈來,文學修養令人敬佩。
隨著年歲漸長,富商家的這名才女已經逃不開嫁人的婚俗,與另一人締結秦晉之好,白首到老。到了該說親的年紀,因為小女兒的才情遠揚,每日上門求親之人更是數不勝數。
最終這名女子遵循了父母的安排,在求親人選當中嫁與一名軍人為妻。彼時剛剛新婚燕爾的夫妻倆甜甜蜜蜜,琴瑟和鳴,卻不知禍事將至。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丈夫這一去便是天人相隔。刀劍無眼,戰場上瞬息萬變,死傷更是常事。女子的丈夫不幸在戰場上受了重傷,最終在回家的途中因傷情去世。
最終女子因為丈夫的離去成為了一個寡婦。
丈夫的離世,讓年紀輕輕的妻子整日痛不欲生,終日以淚洗面。作為父母的富商看著日漸憔悴的小女兒更是心疼不已。
人死不能復生,為了女兒的未來,夫妻二人更是隔三差五就來勸說女兒。最終女子在父母的勸解之下,慢慢地從喪夫之痛中走出,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雖然生為寡婦,女子依舊有著自己的自尊和處事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是萬分危機的事情,通常是依靠自己之前所學習的針線活來養活自己,不會輕易去麻煩他人。
寡婦門前是非多,她深知那個年代名聲遠大於其它事物。因此即使是有人勸她再嫁也沒有答應。
一個人獨自生存,女子的遭遇遠要難上許多,直到年關之時,望著平常盛放米的米缸,卻只能夠看到空無一物。這時候女子也會想如果丈夫還在身旁,是否如今又是另一光景。
最差也不會是現如今的無米可食。隨即有感而發,拿出紙筆打算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
不久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就被女子貼於門上。
這時一位秀才路過,看見女子所貼對聯:一人、一碗、一口鍋;才發覺女子艱難的生活境遇。出於對女子悲催遭遇的同情,秀才找來紙筆,寫好下聯後託人轉交給女子。
女子接到秀才所寫的下聯後,才領悟到秀才的心意。“單被單床單身人”。兩個對聯,都表達著形單影隻的含義。但結合在一起,卻是成雙成對之意。
從小就讀過眾多經典的女子通過對聯瞭解到秀才的心意,也萌生興趣想要進一步瞭解秀才這個人。於是通過他人轉告秀才,自己願意和他見上一面。
秀才在見到女子的真容之後,更是一見鍾情,直呼是自己的真命天女,暗生情愫。而女子被秀才的才情所吸引,更是芳心暗許。雙方對彼此都非常滿意,一段姻緣隨之而來。
因為一副對聯,兩個落單的人終成一段錦秀佳話。
兩人婚後的生活也是辛福美滿,夫妻恩愛,女子也因此與過去的生活告離段落,開啟了新的生活,彼此恩愛,白首偕老。
一副對聯不僅僅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文學修養,更是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話。試想一下,如果當初的女子在丈夫驟然離世後,沒有辦法重新走出,失去寶貴的生命。
如果不是因為苦中作樂的信念,女子早就會因為卻糧的窘境,而餓死在那個年關。如果不是因為一副上聯,也就沒有了日後的良緣。
在古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在婚前甚至都是沒有見過面,就走進了婚姻。
但是這樣的做法卻是實實在在地毀掉了很多年輕男女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力。何其殘忍。即使對聯中的秀才和寡婦的故事因為時間的久遠,已經無從考證,更有人認為此為杜撰之事。
但是二人追求幸福的故事依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言傳至今。對於愛情,哪怕無法抗拒,古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和執著追求依舊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