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何謂流民,就是那些因為土地兼併而失去耐以生存的土地或者因為天災人禍而只能背井離鄉的百姓,所以我們可以從各朝各代看到大量的流民現象,看到古代百姓的苦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經濟社會,可以說對於百姓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根,可以滿足他們自給自足的需求,更能讓他們有安家立命的場所,而統治者也樂於見到這一現象,一是可以確保社會的穩定,減少犯罪,二是可以確保國家稅收的正常徵收。

但是這一切都會隨著地主階級的掠奪而變成鏡花水月。隨著土地的失去,使得他們無法再繼續生存下去,而為了能夠活下來只能變成無法再當地定居的居民而四處流浪。

正如張養浩在《哀流民操》裡說的那樣:

哀哉流民,

為鬼非鬼,為人非人。

哀哉流民,

男子無縕袍,婦女無完裙。

哀哉流民,

剝樹食其皮,掘草食其根。

哀哉流民,

晝行絕煙火,夜宿依星辰。

哀哉流民,

父不子厥子,子不親厥親。

哀哉流民,

言辭不忍聽,號哭不忍聞。

哀哉流民,

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

哀哉流民,

死者已滿路,生者與鬼鄰。

哀哉流民,

一女易鬥粟,一兒錢數文。

哀哉流民,

甚至不得將,割愛委路塵。

哀哉流民,

何時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哀哉流民。

這首詩是在元文宗天曆二年關中發生特大旱災,張養浩被朝廷臨危受命,他在到達陝西的途中所見所聞、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

首先是土地兼併,這是歷朝歷代都會經歷並且無法解決的大難題,隨著前朝滅亡,土地重新分配,社會開始穩定,於是田產也成為很珍貴的社會資源,追逐利益的商人或者地主或官宦便會開始吞併一切可以吞併的土地資源,導致有錢的更有錢,而貧窮的更窮,不是淪為佃戶就是走上流浪之路。於是百姓的怨氣更深,經過一系列起義鬥爭好不容易推翻了前朝,隨著新的朝代的建立,百姓得到了新的土地,開始了新的生活,於是社會更加繁華,之後商人、地主們就開始兼併土地,百姓流離失所......

但是土地兼併並不是唯一的理由,封建社會沉重的稅收讓農民喘不過氣來,就算賦稅較輕,人頭稅都讓人無法承擔。那些只有微薄田產的農民註定無能為力,更何況還有徭役等項目,最後只能迫使自耕農破產,賣兒鬻女不計其數,最後一切都賣光的時候,農民自身也成了居無定所的存在。

而統治階級第一反應的是要確保自身的利益,於是這些無奈逃跑的農民本身的負擔就會被攤派到那些還可以繼續掙扎的人身上,本身半條命的壓力現在變成一條命甚至兩條命。於是惡性循環,那些原本還可以自保的人也逐漸變成了流民,如此剩下的自耕農壓力更大,然後又會產生更多的流民。

反反覆覆,無窮無盡。

第三個就是無法有效預防的天災人禍,比如大旱或者水災、蝗災,不然就是突如其來的戰爭。根據不完全擁擠從漢高祖時期到崇禎末年的近兩千年間,重災年份就有1242年之多,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更別說戰爭,雖然中國的思想是統一,但實際上戰亂和分裂才是大頭,這些種種災難最終的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百姓,也許會成為乞丐,成為盜賊,成為流浪者,但是無論成為什麼都是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不安定的存在,動輒千百為群,暗藏器仗,騎 坐驢馬,經過州縣 ……散佈鄉村,非理騷擾。所至之處,任從作踐,雞犬為之一空。甚至檢括財 帛,毀壞屋宇,鬥毆殺傷,紊煩官府”。

這都還是小打小鬧的,更有甚者會佔山為王,成為一方頑固勢力,直接和官府明著來。

於是統治者千方百計要解決流民的問題,比如在各州府設立一個專門讓流民就業的機會,或者讓他們去開墾新的土地,不然就是想辦法收留到達當地的流民,達到了一定的數目就會得到朝廷的嘉獎,這些都是納入地方官的業績考核之中的。

不過這些只是輕微的、暫時的解決手段,最終一個社會問題到達無法解決的程度,那個這個朝代將會被新的朝代取代,如此循環,無窮無盡,一直到有一天有人把這個問題解決。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想開家砂鍋店選什麼砂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