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的迷人之處就是時間線的單向性,從個體角度來說,任何人這一生都會面對無數選擇,理性或者衝動的一次次斷舍離的單項選擇題最終構成了人生的軌跡,歷史人物也擺脫不了這樣的宿命,而細究他們時間線的絞合迴轉或者平行推進,總會使人產生無限感慨。

1964年,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這一年,“原子彈之父”錢三強成為了批鬥物件,還下放到農村接受改造,鄧稼先被“盯”上,楊振寧加入了美國國籍,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三位科學家都曾經師從過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人類物理學歷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趙忠堯院士(這位大師的事蹟以後有機會再寫),可以說是師兄弟。如果再深究其中的關係,錢三強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科研團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他大膽起用年僅26歲的鄧稼先出任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總設計師;鄧稼先與楊振寧兩家是世交,他們也是發小,鄧稼先小楊振寧兩歲,楊振寧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不但幫他聯絡出國的學校,還在文革時期救過包括鄧稼先在內的一批兩彈元勳;而楊振寧與錢三強神交已久,他認為,“錢三強獨具慧眼的睿智和超凡的組織才能,促成了中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

下面你們將看到的,則是三個人在同一個時空中不同人生軌跡所交織出時代旋律,其中不乏慷慨激昂,不乏黑色幽默,不乏人性醜惡,不乏唏噓奈何。

沒資格參與慶功宴的“原子彈之父”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全中國乃至全球轟動了。

為了這一天,錢三強奮鬥了十餘年。

三天後,北京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錢三強所在單位的幾位領導都拍了照片登了報,但照片中卻唯獨不見這位科學家出身的副部長。

原來,就在原子彈試爆成功當天晚上7定,錢三強就成了一個批判會上的批鬥物件。三天後,錢三強捲起鋪蓋,搭上開往河南信陽的列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乎,這名五十出頭、書生模樣的被教育物件,是中國“兩彈”研製的總設計師。當然也更沒有人知道,沒有人在乎,這位師從居里夫人,眾人眼中看好的諾貝爾獎極具潛力的衝擊者是在什麼情況下回的國。

1946年,錢三強與清華大學時同班同學,也是女學霸的何澤慧在法國結婚,一起在居里實驗室研究原子核裂變。他們在實驗室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幾個月的時間,每天如此。最終,他們共同發現了原子核的三分裂、四分裂。

當他們把這一發現寫成論文發表後,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當時很多媒體稱他們是“中國的居里夫婦”。正當所有人都認為這夫婦兩人將在研究條件最好的歐洲紮根,同時向諾貝爾獎發起衝擊的時候,錢三強夫婦卻帶著襁褓中的兒女回到中國,他這樣解釋自己回國的動因:

“回到貧窮落後、戰火紛飛的中國,恐怕很難在科學實驗上有所作為。不過,我們更加清楚的是: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正因為祖國貧窮落後,才更需要科學工作者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我們當年背井離鄉、遠涉重洋,到歐洲留學,目的就是為了學到現今的科學技術,好回去報效祖國。我們怎能改變自己的初衷呢?應該回到祖國去,和其他科學家一起,使原子核這門新興科學在祖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新中國成立後,年富力強的錢三強走上科技領導崗位。他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前期的建立工作,牽頭成立中國第一個原子核物理研究機構。後來的“兩彈一星”工程中,許多研究人員正是出於此。數年間,他慧眼識珠,調兵遣將,將原子能研究所裡的重量級科學家,比如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王淦昌、彭桓武、王承書、于敏、程開甲等人調入原子彈工程中擔當重任,並不拘一格舉薦了鄧稼先、朱光亞等大家。這些人,後來基本都成為了“兩彈”功臣。他還主動“擋槍”,保護了剛剛回國的錢學森。

“原子彈之父”的稱呼最早還是由國外的媒體發出來的,他們稱,錢三強才真正是“中國原子彈之父"“中國核彈之父”。可怕的是,文革時這一稱號成為錢三強“反動學術權威”的罪狀之一。他所在的二機部不忘“補刀子”,在一份檔案裡指出:“他(錢三強)有嚴重的權威思想,以專家自居……不把領導放在眼裡。”

錢三強真正平反並且恢復工作,已在十年之後。這段歲月蹉跎的命運,其間的代價,只有反思中的民族才能痛切地感受到。

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頒發證書之後,錢三強生前的老部下、老同事彭桓武到了北京福田公墓,在錢三強的墓碑前,宣讀獲獎證書,並三鞠躬。

這是一份遲到的致敬。就在7年前的1992年,錢三強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9歲。

兩個發小人生軌跡的命運交織

鄧稼先和楊振寧同是安徽籍人,他們的父親鄧以蟄、楊武之都是清華大學教授,兩家同住清華西院宿舍,9號、11號更是緊近鄰居。鄧教美術史,楊教數學,性格很合得來,兩家是世交。

1924年出生的鄧稼先比楊振寧小兩歲。他們兩人生性都很頑皮,興趣也一致,兩人都曾在西南聯大讀書,但因為中學時楊振寧跳了一級,大學裡比鄧稼先高三級,就更是一個大哥哥,兩人的關係非常親密,應該說,鄧稼先一生都非常尊敬和愛戴自己的這位兄長。

1947年,鄧稼先考上了赴美公費研究生,須由自己聯絡學校。楊振寧那時在讀的芝加哥大學學費較貴,他就幫鄧稼先聯絡了離芝加哥市很近的普渡大學,這樣他們來往就很方便。 1950年8月29日,鄧稼先獲得博士當即回國了,那時楊振寧去了普林斯頓,之後兩人分隔了很長一段時間。

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中國,到上海之後定了一份要見的親友名單,其中第一個就是鄧稼先。

據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女士回憶:那時“四人幫”有個計劃,要把搞核武器的人打掉,這在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開始醞釀了。當時有兩個口號:“會英文的就是美國特務,會俄文的就是蘇聯特務”,可見迫害之烈。有個很有貢獻的炸彈專家錢晉,他們拷打要他承認是特務,他堅決不承認,結果被活活打死。年輕的一批搞光後就輪到高層的了。因為不能在北京搞,他們就把鄧稼先調到青海去,組織了一批士兵和工人去批鬥他,理由是有兩次核試驗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抓住科學測試的失誤上綱上線,目的就是要把負責人鄧稼先搞掉。就在這危急的時刻,楊振寧要見他,這才僥倖得救。

許鹿希女士感嘆道:“總覺得冥冥之中上天有個安排,讓楊振寧先生來救鄧稼先一命!其實,無意之中他還救了一大批中國搞核武器的人。這樣的巧合真不能用語言來描述,簡直太絕妙了!我至今想不出該怎麼表達,我為此非常感激他!”

無法言說的身份成了無法回國的阻礙

1949年去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楊振寧如魚得水,也就是在這裡,他碰上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朋友以及後來反目的路人:李政道。兩位天才青年成為普林斯頓的“絕代雙驕”,當時的普林斯頓高研院的院長、也是”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被譽為人類“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

1957年,35歲的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顛覆了物理學的固有認識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4年也就是在中國原子彈爆炸那一年,因為某種複雜的原因他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曾表示,當時做這個決定考慮了很久,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1983年,他在一本書裡說:“我父親到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放棄中國國籍。”

某種複雜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楊振寧的原配夫人杜致禮(與翁帆極像,所以才有了之後的緣分)是國民黨高階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換言之,楊振寧是杜聿明的女婿,在當時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不用說審查嚴格的兩彈一星工程,恐怕連一般的科研任務都不可能讓楊振寧擔綱。

但是,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住一顆愛國心。

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到九十年代末特別是二十一世紀,楊振寧促成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的建立,吸引大量優秀的科學家回國服務,其中包括首位亞裔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

他賣掉美國的房產連同部分諾獎獎金都捐給了清華,前後捐款總額接近千萬美金,而且他在清華多年任教分文不取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楊振寧回中國,圈大錢的是中國。

與此同時,他還在給大學生親自上課,前前後後培養了大批物理學人才,這樣人才將給中國基礎科學注入新的活力。朱邦芬院士曾經說過,楊振寧先生幫助清華物理系從根本上改變了面貌。

楊振寧還親自號召很多科學家回國,其中就包括姚期智院士,曾設立了CEEC獎金,支援中國科學家留學鍍金,還倡議少年班的建立等。

…………還有很多,大家有興趣可以再去查查資料。

更重要的是,楊振寧先生在學術上大放異彩,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定律”只是他眾多學術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事實上,他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有13項諾獎級別的貢獻,特別是由楊—米爾斯理論直接衍生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不但成就了75%的大一統理論,更成為今天量子理論的根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經這樣評價:提到20世紀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二是狄拉克拉的量子力學;三是楊振寧的規範場論。

富蘭克林學會也早在1994年公告明確指出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楊振寧四人同列為最偉大最重要的物理學家。

2017年,95歲的楊振寧先生恢復了中國國籍,就在那一瞬間,我們同時收穫了一位全球在世的最偉大科學家,沒有之一,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榮耀。

最新評論
  • 1 #

    歷史的迷人之處就是時間線的單向性,從個體角度來說,任何人這一生都會面對無數選擇,理性或者衝動的一次次斷舍離的單項選擇題最終構成了人生的軌跡,歷史人物也擺脫不了這樣的宿命,而細究他們時間線的絞合迴轉或者平行推進,總會使人產生無限感慨。#科學有意思# 1964年,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這一年,“原子彈之父”錢三強成為了批鬥物件,還下放到農村接受改造,鄧稼先被“盯”上,楊振寧加入了美國國籍,到底發生了什麼?下面你們將看到的,則是三個人在同一個時空中不同人生軌跡所交織出時代旋律,其中不乏慷慨激昂,不乏黑色幽默,不乏人性醜惡,不乏唏噓奈何。

  • 2 #

    不管如何他們三人當初怎麼選擇,起碼一點,現在從結果上看,楊老的選擇還是對的。1:榮譽,名譽多有(錢,權什麼的不說)2.只楊老一個人還活在世3:這是其他兩位,包括爾等百姓羨慕不來的(忘年戀)。家族,家庭方面都不要說了

  • 3 #

    中國人重視教育嗎???中國人尊重知識嗎???中國人愛護知識分子嗎???

  • 4 #

    楊振寧是杜律明的女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如果當年他隨鄧稼先一起回國會怎樣?如果能稍了解當時的中國,對高度機密科研工作政審是多麼嚴厲,楊振寧鐵定在核彈專案被排除在外,再加上楊鄧兩人研究的專案不同,楊振寧是基礎物理,而鄧稼先和錢學森是應用物理,所以楊振寧不回國是對的,當年中國根本就沒資本和裝置提供給楊研究基礎物理學,也很難找到像李政道這樣的科學家搭檔。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哪個朝代豬肉最便宜?曾不被接受的它,怎樣漸漸成為餐桌主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