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
東漢末年分三國,無數英雄開始了自己的光輝歷程,三國時期是我國武將能人輩出的時代,且其中的很多人對後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被後世稱之為武聖的關羽,在江湖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除此之外,關羽的死亡也被很多人看做三國格局結束的徵兆。關羽的死亡讓蜀國的實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也讓蜀國和吳國的結盟成為了歷史,那麼明知如此,孫權為何非要殺掉關羽呢?
關係破裂
三國鼎立局面之所以能夠維持,原因在於蜀國與吳國的結盟,赤壁之戰的失敗,讓魏國不得不暫停自己進攻的腳步,蜀國和吳國也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但就在這時,諸葛亮的一席話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三國的結局。
在赤壁之戰前,蜀國絕對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存在,雖然賬面上蜀國有著關羽、張飛等多位大將,也有著諸葛亮這樣的謀士,但蜀國的地盤決定了他不能在這樣的亂世有大作為,對於劉備來說,如果能夠一個讓他發展的地盤,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對於主公的需求,諸葛亮自然一直在做著準備。
在赤壁之戰的尾聲,諸葛亮突然找到劉備,告訴他一件劉備期待已久的事:咱們有地盤了,這就是荊州。
於是劉備在孫權疏於防範之際,立刻帶兵出擊,等孫權反應過來的時候,劉備等人已經站穩了腳跟。
其實這次赤壁之戰,說到底還是孫權與曹操的戰鬥,為了獲勝,孫權拿出了所有的底牌,最終以慘勝的代價將曹操打回了大本營,可就在這時他發現,在戰鬥中損失接近於零的盟友,卻搶走了自己一大塊地盤,而剛剛經歷戰爭的孫權,竟然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收回自己的地盤,而這也成為了蜀國與吳國破裂的導火索。
關羽之死
在獲取荊州後,蜀國與吳國之間爆發了多次矛盾,經過幾輪交鋒,蜀國曾交出荊州一半的土地,並在大本營前往益州之後,將荊州交給了關羽去管理。
拋開關羽敗走麥城這件事,由關羽鎮守荊州是蜀國最好的安排,因為在呂布去世後,關羽已然是眾人心中的三國的第一戰力,再加上關羽手下以那一批四處征戰的部隊,荊州幾乎萬無一失,可就是這讓劉備最放心的地方,偏偏被攻破了,而關羽也被孫權生擒。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劉備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選擇和孫權進行溝通,用一切代價來贖回自己的好兄弟關羽,就連曹操也希望孫權不要殺掉關羽,在這種大環境下,孫權大概率是不會殺掉關羽的,畢竟在那個時代,英雄的象徵意義要比實際意義大的多,一旦殺掉關羽,蜀國和吳國就是不死不休,但孫權偏偏直接殺掉了關羽,這讓劉備當場傻了眼。
那麼孫權為何會一意孤行,非殺掉關羽不可呢?
關羽的死因
對於關羽,不僅劉備看中他,就連曹操與孫權也同樣看中他,曹操曾不止一次地想要招攬關羽,而孫權也同樣想要和關羽成為姻親,可在關羽眼裡,孫權卻不值一提。
在和關羽對戰前,孫權曾派人向關羽說親,但關羽的回答卻徹底熱鬧了孫權:虎女焉能配犬子。
這種傲慢的態度讓關羽在孫權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也為以後發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在決定與劉備撕破臉之後,孫權將進攻關羽的重任交給了呂蒙,這其中也有十分微妙的關係,呂蒙是周瑜的弟子,而周瑜則是在為吳國收回荊州期間勞累成疾,所以呂蒙對荊州不但志在必得,而且他對關羽也有很強大的敵意,為了打敗關羽,他做了充分的準備,最終也收穫了勝利,將關羽生擒。
在來到孫權面前時,關羽還有很大的活命機會,畢竟大家相識多年,而且孫權也不願意看到一個歇斯底里,一心要和自己死拼的劉備。
但奈何關羽實在過於高傲,已經成為階下囚的他,在朝堂之上大罵孫權,事已至此,孫權也忍無可忍,最終殺掉了關羽。
不過除了關羽的態度之外,孫權不得不殺關羽還有兩大因素,首當其衝就是關羽本身的性格,關羽不但十分高傲,而且較為記仇。
如果這一次放過關羽,關羽顯然不會就此淡忘被生擒的事情,假以時日必然捲土重來,在那個時期,沒有人想要在戰場上正面對決關羽,即使是曹操,也會選擇避其鋒芒。
既然樑子已經結下,如此厲害的一員武將,孫權一定不會放虎歸山,如果有一天關羽生擒了孫權,孫權所遭遇的必然是更加可怕的折磨,為了自己的安全,殺掉關羽勢在必行。
其次就是周瑜臨死前的話,在三國之中,吳國的處境是最尷尬的,他想要發展壯大,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荊州地區靠攏,而且吳國是三國之中唯一和漢室王朝沒有關聯的國家,魏國挾天子以令諸侯,蜀國一直標榜是漢室傳承,唯獨吳國,是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割據勢力,眼看著蜀國越來越強大,到時候最先遭殃的必然是吳國。
所以在這個時候,孫權必須想辦法削弱蜀國的實力,而這個突破口就是關羽。
在《三國志·周瑜傳》中有明確的記載,周瑜死前曾明確講出吳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極力拿下蜀中,進而得張魯得漢中,隨後與馬超聯合,佔據襄陽以此逼迫曹操,如此一來北方可以循序漸進得拿下。
而想要拿下蜀中,必須解決的人就是關羽,在水淹七軍後,關羽的帶兵能力得到了充分證明,再加上劉備對關羽的絕對信任,如果不拿下關羽,荊州在劉備的手裡繼續發展,吳國接下來與蜀國的正面對抗必將舉步維艱。
反之,如果提前解決關羽,勝利的天平將會傾斜於吳國。
事實證明,關羽死後,不僅劉備慌了神,就連諸葛亮也捉襟見肘,再加上張飛的死亡,吳國從此一蹶不振,對外戰鬥鮮有獲勝,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戰亂年代,將軍的作用要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
所以關羽之死,時也,命也。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