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用道是明朝初年的一個文臣,出生在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縣,關於其前期的經歷史書上基本沒有什麼記載,所以我們後人也無從瞭解只知道其在建文年間的時候,通過科舉考試,成功進入朝廷中當官,被擢升為靖江王府長史,不久後先被召入翰林院負責撰寫《類要》。
靖江王朱守謙是朱元璋的侄孫,於洪武九年也就是公元1376年就藩於桂林,在明朝的規制中他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在總體待遇方面,基本上處於比親王級別較低,比郡王級別較高的中間階段。
還有按照明朝的禮制服規定,封皇子為親王的時候,需要授予金寶、金冊,而授親王的兒子為郡王的時候,則需要授予鍍金銀印、銀冊,靖江王雖然是以侄孫的身份封王,但他畢竟是朱元璋哥哥的直系後代,依舊給予他金寶、金冊。其他的冠服、車輅儀仗、朝賀禮儀等則大體與親王相同。
可以看得出來,朱元璋對於他這個侄孫可算是做得仁至義盡,老朱委派過去當長史的蕭用道,是一路跟著靖江王一起過去桂林就藩的,過去之後蕭用道便立馬向其陳述了八件事:
“慎起居、寡嗜慾、勤學問、養德性、簡鞭撲之刑、無侵下人利、常接府僚以通群情、簡擇謹厚人以備差遣!”
也就是說,蕭用道希望朱守謙來到藩地之後,能夠做到節約起居用度,清心寡慾不要太過沉迷於物質慾望,對學問上心,修身養性,不要輕易對下人動用刑罰,不要去侵奪下人或老百姓為數不多的財產,要多多去同王府的幕僚進行溝通,身邊要多備些老實敦厚的人,只有這些人認真為你做事等等。
此外,蕭用道又寫了《端禮》、《體仁》、《遵義》、《廣智》這四篇文章,用以督促朱守謙成為一個好藩王。然而在太平日子裡待久,朱守謙也逐漸養尊處優了起來,對於藩地的人民各種無辜淫虐,最終因為激起民憤而被朝廷削爵!
至於蕭用道,他一直在朝廷做官做到了永樂年間,在之前的靖難之役中,當朱棣帶領大軍渡過淮北直撲南京城的時候,他曾經上書給建文朝廷,指責那些在朝堂中當大官的人很無能,敵人都打到京城來了,你們還在一個勁地內鬥。當朝廷對他的奏疏置之不理,繼續內鬥,最終被朱棣入主南京。
過後不久,蕭用道想要藉口身體不好,逃離政治,但朱棣對此很是氣憤,將其貶到宣府鷂兒嶺巡檢,直到死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