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關勝才是真英豪

在梁山上有三位響噹噹的將門之後,按其在《水滸傳》中的出場順序,第一位便是青面獸楊志,他的老祖宗是五侯楊令公,也就是楊家將之後。

第二位是呼延灼,北宋名將呼延贊之後。

第三位便是關勝,他最特別,號稱武聖關羽的嫡系子孫。不過翻看三國正史,卻很遺憾,關羽的後人在蜀漢滅亡時,被龐德之子龐會“盡屠”了,也就是說遭了滅門!

所以關勝是關羽之後,僅是《水滸傳》的設定,或說劇情需要,以此體現梁山108將的忠義感。

畢竟《水滸傳》的全名叫《忠義水滸傳》(120回)。因此書中,宋江一見關勝就急不可耐地吼“若得此人上山,我情願讓位”,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筆者卻要強調一下,關勝雖非關羽後人,但他的歷史原型人物,卻是可歌可泣的真好漢、真豪傑,一共有兩位!

第一位是北宋末年的濟南守將,名字就叫關勝,妥妥一位真好漢。據《金史》載:金將撻懶攻濟南,有關勝者,濟南驍將也,屢出城拒戰,豫遂殺關勝出降

意思就是說,金兵侵犯濟南,關勝親統人馬,屢次抗擊金兵入侵。哪料後來卻被上司濟南知府劉豫給害死了。原來劉豫已經投降了金兵……

另一位是南宋的抗金名將,叫魏勝,他的兵器便是大刀,同時還是一位能左右開弓的神射手,給金兵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一看到是魏勝來了,基本上都撒丫子就逃。“勝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東魏勝”,金人望見即退走”。

可惜如此英豪人物,卻被南宋議和派給坑死了。由於“都統制劉寶”想要跟金兵議和,遭到魏勝的反對,表示“不許”。於是,魏勝就只能獨拒金兵,而劉寶卻“迄不發一兵”救援。

由此,魏勝身陷金兵重圍,卻依舊奮勇廝殺,突圍“至淮陰東十八里,中矢,墜馬死,年四十五”。

影視劇《新水滸傳》中,把這段安排在了盧俊義身上,他遭童貫陷害,身陷遼兵重圍,差點死掉,這才由悍勇大將,變為“盧員外”。

看完關勝和魏勝的記載,是不是有些出離憤怒?沒辦法,這就是生冷如鐵的歷史,唯有記住這些真英豪,讓這股歷史的正能量傳承不息,方是正理。

如今明白了關勝的歷史原型,他在《水滸傳》中力壓林沖排位第五,成為梁山五虎將之首,是不是瞬間,也就不覺得林沖有啥可冤枉的了?

對比書中的設置,林沖號稱“小張飛”,自然要排在關勝之後。

對比歷史原型人物,林沖的歷史原型之一是“水滸四大寇”之一的王慶。也就是說《水滸傳》把王慶的有些事蹟,放在了林沖身上。

只不過林沖忍啊忍,把自己忍死了,而王慶卻反抗到底。但無論怎樣,跟關勝和魏勝一比,似乎層次上也差一些,所以才說:關勝才是真英豪!

二、為啥對關勝笑裡藏刀?

《水滸傳》中的關勝,雖施耐庵鉚足力氣,想寫出花來,奈何卻明顯比不過武松、林沖和魯智深,那麼光彩照人。

比如,蔡京命人去蒲東巡檢司,召關勝入京時,“關勝正和郝思文在衙內論說古今興廢之事”。

看關勝這格局是不是很高?但問題是,跟呼延灼一比,關勝投降梁山卻如過假家一般,被活捉後說道:“人稱忠義宋公明,話不虛傳。今日我等有家難奔,有國難投,願在帳下為一小卒。”

當時高興的宋江夠嗆,畢竟得關勝,就等於立起了梁山的“忠義招牌”。隨著關勝投降,攻打大名府救盧俊義,就重新提上日程。在吳用的籌謀下,梁山好漢們終於把盧俊義救了出來。

須知大名府,是邊關重鎮,朝廷得知消息後,便又派單廷珪、魏定國,這兩位前來踏平梁山,宋江急忙跟眾人商議。

關勝站出來示:這哥倆我認識,況且“關某自從上山,深感仁兄厚待,不曾出得半分氣力”,所以這事就交給我吧,只需五千人馬,就能把這兩人生擒上梁山。 宋江很高興,給了關勝五千人馬,讓他下山走了。

哪料關勝前腳剛走,後腳吳用就開口了:“關勝此去,未保其心。可以再差良將隨後監督,就行接應。”宋江雖表示不相信,卻還是派“林沖、楊志領兵,孫立、黃信為副將,帶領五千人馬,隨即下山”。(出自《水滸傳》)

吳用和宋江這番對話和操作,話雖看著風輕雲淡,甚至還頗有道理,但背後卻是滿滿的殺機。

其一:表明了對關勝非常不放心,甚至是害怕和忌憚。也就是說,宋江和吳用,根本就不相信關勝是真心投降梁山。

其二:林沖、楊志、孫立、黃信這都是梁山大將,其中尤其是林沖,一見關勝就出馬單挑,當時大有除之而後快的架勢。如今宋江卻派他和楊志統兵在後,明顯就是監視關勝,一旦有變,不必請示,立刻殺之的套路。這分明是笑裡藏刀!

自然此刻就要問了:關勝到底咋了?為何會讓宋江和吳用如此對待。須知,跟關勝平級的呼延灼投降梁山後,去臥底關勝,賺他入夥時,宋江和吳用給予了高度信任。可為何,卻對關勝玩“笑裡藏刀”的把戲?

三、兩點原因

其一:扭曲的梁山式忠義

前面說了,關勝投降的太快,如同過家家一樣就表示:服了宋江,我投降梁山。再參考他關羽後裔的身份,引起了吳用的懷疑。

對比呼延灼就非常清楚了。呼延灼從梁山一直打到青州,也就是說呼延灼投降的過程是非常複雜,其抵抗意志非常堅定,直至在青州徹底失去希望被活捉後,這才投降。

兩者一對比,以吳用那“坑人無底線”的性格,必然要擔心。宋江雖表明上大喊梁山之上皆兄弟,比誰都忠義仁德,但骨子裡卻跟吳用一樣。因此吳用一提醒,立馬說一套做一套,嘴上說“不會不會”,下手卻狠辣無比,直接讓一直不服氣關勝的林沖去監督。

所以,梁山之上的忠義或兄弟義氣,從來都是扭曲的。關勝的坦蕩,卻換來了宋江和吳用的猜忌。這完全是施耐庵,玩了一把“暗諷”。所謂,關羽的後代又如何?你雖坦蕩、格局高,奈何宋公明卻不是劉玄德。

其二:歷史原型的悲鳴

開篇就談關勝的兩位歷史原型:關勝和魏勝,皆為真豪傑,卻都死於上司的黑手。

如今再看《水滸傳》中的關勝,明顯也是這套路。比如吳用,除了在這裡對關勝上下其手外。在招安後,當梁山好漢征討遼國時,他還曾勸宋江投降大遼……

這事,是不是看著讓人目瞪口呆?那麼施耐庵為何要這麼寫?從關勝的歷史原型這裡,顯然就得到了答案。《水滸傳》顯然不僅僅是一部天馬行空,不接地氣的小說,實則是一部歷史寫實,一直都紮根於歷史之中。

那麼關勝最終被林沖、楊志殺了嗎?當然沒有!不過他卻在收降單廷珪、魏定國時,公開吼出了這樣一句話:“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談。兄長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關某等到來,招請二位將軍。”

注意前面這一句,魯智深反對招安時說的是:“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也就是說,魯智深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漢,都不敢否認皇上大哥,可關勝卻公開吼出給予否決!

為啥關勝這麼膽肥?筆者認為,就是其歷史原型的一聲悲鳴。

《水滸傳》中,關勝最後是酒後墜馬而死,好多人都調侃笑說,這就是醉駕結果。

但筆者卻看著關勝的歷史原型魏勝:在金兵重圍下奮勇衝殺,最終“中矢,墜馬死,年四十五”時,卻不敢有一絲的笑意……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武則天墓前61個無頭石人究竟代表著什麼?有何說法?